隨著房價的逐年增長,購房成本大大提高,人們在無力全款支付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向銀行貸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結算,提前圓了自己的新房夢。但辦理住房貸款并非想象中安全,人們稍有一絲的錯漏,很容易掉入貸款機構的陷阱之中。
近日,有用戶反映,2013年10月份,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辦理了一筆117萬的房貸,貸款期限為20年,當時和銀行約定,這筆貸款按照等額本息的方式進行還款。可近日用戶驚奇發現自己還房貸已有七年,但是房貸本金卻一分沒少,目前,涉事銀行和用戶仍在進一步協商處理中。
據悉,該用戶通過公積金和商業貸款組合的方式入手了一套二手房,商業貸款共計117萬元,并按照合同上規定的"等額本息",分20年還完貸款。據用戶反饋,每月都會按合同規定存入九千元,但每次都只扣除四五千元,以為是用公積金填補了差額。直到2020年11月份,蒲某因換新房,在查看征信時發現,這七年還的所有房貸竟然一分未少。
用戶咨詢銀行工作人員才得知,房貸還款方式竟然變成了"先息后本",歸還完利息后再扣除本金,按"先息后本"還款要比之前多三四十萬。對此,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會繼續調查,近期會拿出處理方案與蒲某協商解決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