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產業
-
瑪格家居IPO五大質疑 公司回應稱“不方便回復”
董事長百余條風險纏身,又涉及多起訴訟,還實控多家公司,中小投資者利益誰來保障?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
圓心科技再求上市:虧損金額飆升,研發費用率低于2%,規模難言領先
未來,圓心科技能否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又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我們拭目以待。 -
不到三個月 泰禾集團從預告盈利1億變最多巨虧46億 董事長被帶走協助調查
泰禾集團修正后的2021年度業績顯示,歸母凈利潤虧損35億至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底,其還預計盈利1.01億元至1.32億元。 -
短短一周損失180個小目標,以嶺藥業如何“絕地反擊”?
的確,此時的以嶺藥業需要向市場、投資者解釋的有很多,但可以看出是有底氣的,作為連花清瘟的受益者,筆者也希望得到問題的真相,這就需要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
驚了!上海電氣先后踩雷“專網通信”、恒大,導致去年巨虧99.88億元
截至目前,上海電氣已經被中國證監會調查近300天,若上海電氣因上述立案調查事項最終被中國證監會認定構成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將存在被行政處罰的風險,且可能面臨被投資者訴訟的風險。 -
收購推特,馬斯克的野心瞄向“總統”?
馬斯克的冒險精神,對夢想的永不言棄、極致追求,對外界評價的滿不在乎以及對物質的淡泊從他母親和外公外婆身上有跡可循。 -
5000+精準觀眾參與, 200+優質展商搶先入駐的2022CDIE四大主題活動展區提前曝光啦!
會議名稱:2022CDIE 中國數字化創新博覽會時間:2022年6月21-22日地點:上海張江科學會堂 -
年賺十億的知網,又“翻車”了
知網當初的崛起,是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以及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幫助。如今知網的“江湖地位”,并不是自由競爭的結果,知識經濟不能只是一門生意,只有收起“學術收割”的鐮刀,厘清公共服務與盈利的關系,才能構建起良好的知識產權生態。 -
“偷稅生”菲鵬生物IPO曝內控缺失 注冊階段又迎證監會問詢
市場人士認為,一直以來,股權集中、“一股獨大”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 -
網傳“京醫通”將停運,或與北京銀行拒絕出資有關
4月18日晚,有傳聞稱,北京醫院掛號的公眾號“京醫通”要停運,停運原因或與北京銀行(601169.SH)有關。 -
木瓜移動再求上市:毛利率低,創始人沈思“愛上”相親
值得一提的是,木瓜移動曾在招股書中稱,其于2016年獲得臉書一級代理資質之前,曾通過飛書互動進行臉書渠道廣告投放。據雙方2016年簽訂的《客戶合作框架協議》,木瓜移動在與飛書深諾合作期間給予后者的讓利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