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開啟戰略新篇:復旦系金融老將顧建忠接棒掌舵,業內首個AI原生手機銀行同步亮相
文|王彥強
上海銀行(601229.SH)迎來重大戰略轉折。在董事長金煜功成身退之際,復旦系金融老將顧建忠正式掌舵,同時該行推出業內首個AI原生手機銀行,展現數字化轉型新圖景。
4月22日晚間,上海銀行發布公告顯示,現年62歲的董事長金煜因年齡原因辭任,其辭呈自送達董事會即刻生效。公告用"銳意進取""經營品質提升""風險防控體系構建"等關鍵詞,高度評價這位掌舵人14年任期內的突出貢獻。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掌舵者更迭:金煜榮休,顧建忠接棒顯戰略延續
根據公司章程等規定,在新任董事長任職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長施紅敏先生履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而據上銀微動態顯示,4月22日,上海銀行召開干部大會,會上宣布,顧建忠任上海銀行黨委書記,并提名任董事長。
據公開資料顯示,顧建忠1974年11月出生,畢業于復旦大學,早年曾在上海銀行任職十余年,可謂“老上銀”。之后在2015年2月起,顧建忠被調入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系國有獨資公司)擔任副總裁。
此后,在2019年1月,顧建忠再次回歸銀行業,進入了上海農商銀行,擔任該行行長,與當時由行長升至董事長的徐力成為搭檔,并一起推動該行2021年8月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截至目前,上海銀行的高管隊伍為,?行長?:施紅敏。?副行長?:胡德斌、俞敏華、和汪明,?董事會秘書?:李曉紅。人力資源總監:周寧。業務總監:朱守元。業務總監:武俊。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人事調整延續了上海銀行高管團隊的"復旦基因"。金煜與顧建忠均畢業于復旦大學,現任行長施紅敏同樣出自復旦經濟學院。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學術背景的高度趨同,或將強化戰略執行的連貫性。
據業績快報顯示,2024年,上海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29.86億元,同比增長4.79%;
實現歸母凈利潤235.60億元,同比增長4.50%。截至2024年末,上海銀行資產總額32266.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7%;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14057.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9%;存款總額17100.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7%。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165.80億元,較上年末減少0.25億元;不良貸款率1.18%,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69.81%。
科技破局:推出首家AI原生手機銀行,實現“對話即服務”
與人事變動同步,上海銀行祭出數字化轉型"殺手锏"——業內首個AI原生手機銀行。
據4月23日上海銀行消息,該行于近日推出的業內首家AI原生手機銀行已經上線,部分鴻蒙系統端的用戶可以下載體驗。
據了解,與現有APP中“嫁接”AI功能的傳統模式不同,它大膽打破固有功能界面,以全新的對話交互模式驚艷亮相:用戶只需發出語音或文字指令,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理財咨詢等操作便可輕松完成,實現了從底層架構到用戶交互界面的全面革新。

圖片來源:上銀微動態
在過去,APP創新往往局限于業務流程的優化與產品功能改進,AI原生手機銀行的出現,讓金融服務變得更加智能,真正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蛻舨辉傩枰ㄙM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金融產品和服務,只需將自己的需求告訴AI專家,就能得到專業、高效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實現“對話即服務”。
據了解,目前,上海銀行已經累計建設超400個AI模型,加快營銷、風控、運營領域的智能化應用。2023年底,上海銀行上線AI數字員工“海小智”和“海小慧”。
2025年,上海銀行啟動“海小慧”智能服務升級計劃,率先于浦東、靜安等核心城區網點部署新一代智能柜員機。該系統依托ASR(語音識別)、VPR(視覺感知)、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矩陣,實現“能聽、會看、懂意圖”的沉浸式交互,客戶可通過自然對話、手勢識別及情緒感知完成業務辦理,標志著城商行數字化轉型進入認知智能新階段。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此次戰略級產品發布恰逢管理層更迭,既彰顯"科技興行"戰略的持續性,也預示著新領導層將深化數字化轉型。隨著AI原生應用的推廣,上海銀行有望在城商行數字金融競賽中建立先發優勢。
猜你喜歡
上海銀行開啟戰略新篇:復旦系金融老將顧建忠接棒掌舵,業內首個AI原生手機銀行同步亮相
金煜辭任!校友顧建忠或任上海銀行“一把手”,首個AI原生手機銀行上線上海銀行追討73.76億借款背后:房地產貸款占比19.52%,歸母凈利潤增速降至1%附近
上海銀行風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WEMONEY研究室
共2698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