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安全創新與實踐大賽丨奇富科技CEO吳海生:AI+金融創新的根基是數字金融安全
4月17日,由北京市西城區總工會、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國家金融標準化研究院、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聯合主辦,奇富科技等單位承辦的“2025數字金融安全創新與實踐大賽”決賽正式啟動。此次大賽旨在以賽促創,激發創新活力、推動行業成果共享。

本次大賽是在2024年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指引下,落地的國內數字金融安全領域首個頂尖賽事,大賽自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頭部金融機構、科技企業與科研院所等近50支戰隊參與。歷經數月層層遴選,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泰康保險集團、重慶螞蟻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金金融認證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18支精銳戰隊攜25個標桿案例脫穎而出,在決賽現場集中展現數字金融安全領域的前沿探索和創新實踐。


隨著DeepSeek等AI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度滲透,AI幻覺風險、數據隱私泄露等新型挑戰接踵而至,本屆大賽精準聚焦這一行業痛點,特別組建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柴洪峰,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一級巡視員、副司長陳立吾,奇富科技首席風險官鄭彥等權威專家構成的評審陣容,圍繞智能防御體系、隱私計算技術、大模型風控應用等前沿領域,通過“實戰化”評審機制檢驗技術成果的實用價值與安全效能,旨在為行業輸出可復制的“安全創新”解決方案,推動技術創新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耦合。
奇富科技CEO吳海生在大賽總結發言中強調:“金融創新的根基是數字金融安全。金融行業是‘AI+產業’化的重點領域,從今年選拔的優秀案例中可以看到,許多公司已通過‘AI+金融’的思路評估風險和解決數據安全問題。毫無疑問,AI+金融領域勢必持續創新,數字金融安全也應不斷迭代創新,為新技術、新模型下數字金融保駕護航。”

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領導表示,本次大賽匯聚了眾多高質量的參賽項目,充分展現了金融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的巨大潛力。同時,通過大賽路演環節的深入探討,進一步揭示了數字金融安全領域仍蘊藏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這需要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攜手并進,持續加大創新力度,深入技術研發與場景應用,共同書寫金融行業五篇大文章。
奇富科技首席風險官鄭彥闡述了公司在AI與風控結合實踐中的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構建端到端風險決策能力,利用內部歷史決策構建長思維鏈數據進行大模型訓練,逐步提升大模型對用戶的風險推理和決策能力;二是開發風險策略Agent,完善Agent的策略分析、策略復盤、策略衍生能力,輔助專家迭代策略,提升風險專家的工作效率和效能。三是加強語音智能體的交互服務能力,定向升級智能體的調用、任務編排能力,逐步提升智能體的任務解決能力,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效率和效果;同時,公司正在將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產品化,將計劃未來逐步在行業內賦能。

作為數字金融安全探索的先行者,奇富科技率先將大模型技術引入安全創新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范式。基于穩定高效的數字金融安全能力,公司在金融+AI創新層面持續加碼,早在2023年就建立了行業首支成規模的大模型團隊,陸續落地的AI應用已釋放顯著商業價值。2025年,奇富科技全面推進“AI+戰略”,打造行業首個賦能信貸核心業務流程的智能體平臺,覆蓋小微金融、營銷、反欺詐、風控等核心場景。借助智能體,公司多個業務流程從依賴人的經驗轉向模型驅動,將專業金融知識濃縮為高質量決策輔助,提升業務及用戶服務效率。同時,在數據安全領域,奇富科技基于大模型技術構建了一套全方位多模態的安全治理模型,形成事前預警、事中攔截、事后反饋的一體化安全防御機制,為行業數據安全治理樹立標桿。
本次數字金融安全創新與實踐大賽以開放姿態推動AI+模式下的數據金融安全創新成果共享,通過大賽與行業同仁共同探索了數字金融安全的創新邊界。未來,奇富科技將持續與各方攜手,打造激發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與活力、交付研究成果的卓越賽制平臺,為全國的金融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數字金融安全創新與實踐大賽丨奇富科技CEO吳海生:AI+金融創新的根基是數字金融安全
奇富科技CEO吳海生:AI+金融創新的根基是數字金融安全微眾銀行十周年:累計服務超4.2億個人客戶,單賬戶IT年運維成本僅2元
站在新10年的起點,微眾銀行不忘初心,繼續書寫普惠金融的責任與擔當,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已有銀行應用DeepSeek,業界:或將縮小中小行與大行大模型研發差距
對哪家銀行的吐槽最能引起你的共鳴?是否和你的體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