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茶業港股IPO:線下渠道收入放緩,尚未找到年輕人“消費密碼”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1月17日,曾多次尋求在A股上市未果的八馬茶業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八馬茶業與安踏、七匹狼、高力控股三家上市公司的“聯姻”曾引起了吃瓜群眾的熱議。倘若八馬茶業成功上市,“閩商聯姻圈”將又多了一家上市公司。
然而,一直走高端路線、主打“商政禮節茶”的八馬茶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業績增長出現放緩。此外,尚未找到與年輕人消費密碼的八馬茶業,或許難以獲得較高的估值。
主打送禮需求,中小企業主是目標客群
八馬茶業成立于1997年,創始人為來自福建安溪的鐵觀音世家的王文禮、王文彬兄弟。
八馬茶業成立之初,市場上的鐵觀音還是以清香型為主。王文禮兄弟走了一條產品差異化路線,先從鐵觀音單品類及更細分的濃香型鐵觀音著手。在此基礎上,八馬茶業開發出來日后長盛不衰的明星產品“賽珍珠”。
八馬茶業第一個轉折點是2009年,請到了當年知名的廣告人葉茂中給公司做策劃。在葉茂中的建議下,八馬茶業的品牌定位由“茶中奢侈品”換成了“商政禮節茶”,主打成功人士的送禮需求,目標客戶主要為中小企業主。

來源:八馬茶業董事何磊所著的《重構:門店新零售創業工作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3年末茶葉連鎖專賣店數量計,八馬茶業在中國茶葉市場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馬茶業在中國共擁有3498家線下門店,其線下門店客單價在2300—3000元之間。
八馬茶業第二次大的戰略調整是2013年,從單品類的貴價禮品茶延展到了消費者自飲需求的性價比自飲茶,并在2015年開始向全品類布局,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等多個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八馬茶業2013年的轉型也是受到了宏觀環境的沖擊。
2012年,“反四風”和“國八條”的出臺,讓公款消費瞬時塌縮,八馬茶業主打的高端消費瞬間入冬。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八馬茶業開始布局線上電商渠道。
于是在產品布局上,八馬茶業推出“自飲茶”,降低高端禮品茶比例;渠道方面,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馬茶業在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分別為381家、728家、1015家、1377家。
消費升級變消費降級,線下渠道收入下滑
2015年,隨著八馬茶業在電商渠道發力以及向全品類擴張,調整的效果很明顯。
根據公開資料,2015年至2021年,八馬茶業收入分別為4.04億、4.62億、5.79億、7.19億、10.23億、12.66億、17.44億,年復合增長率27.6%。
即便2020年和2021年受到疫情沖擊,這兩年八馬茶業的收入增速依然達到23.75%和37.76%。
八馬茶業的業績增長當然有自身戰略調整等方面的成功,但也跟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有關。
一是國內經濟環境處于上行期,地產泡沫尚未破裂,消費行業主打“消費升級”的概念。
二是電子商務也處于紅利期,2015到2021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復合增長率為22.21%。
然而,隨著地產泡沫破裂,消費升級變成了消費降級,八馬茶業的業績大幅放緩。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八馬茶業營收分別為18.2億、21.2億、16.5億元,收入增速分別為4.4%、16.5%、0.98%。
尤其是八馬茶業的線下渠道,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別為13.6億、13.1億、14.9億。2024前9個月,線下渠道收入10.9億元,同比下滑4.8%。
然而,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9月末,八馬茶業門店數分別為2931家、3370家、3498家,若以全年收入/年末門店數簡單估算,2022年至2024年前9個月,八馬茶業單店收入為44.69萬元、44.21萬元、31.16萬元。
從單店數據來看,2023年八馬茶業的線下收入增長更多是靠門店擴張所得,當門店擴張放緩后,線下收入便出現下滑。
更為嚴重的是,長期以來八馬茶業以高端市場為主。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八馬茶業目標客戶群體,比如企業采購一旦縮減,必然會對公司業績造成負面影響。從這個角度或許可以解釋,2024年八馬茶業為何會出現單店收入大幅下滑的現象。
尚未找到與年輕人鏈接點,或難獲得更高估值
年輕人代表著未來,資本也更看好與年輕人相關的生意。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報告,隨著年齡、消費習慣、社會環境的變化,80后、90后甚至00后,對茶的接受度持續走高,年輕消費群體已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然而,與原葉茶相比,年輕人更偏好喜茶、奈雪這類的新茶飲。
顯然,八馬茶業的產品與年輕人的喜好存在一定錯位。
對此,王文禮曾表示,“太多人建議我開奶茶店了,這其實很容易,目前全國連鎖專賣店已超過3400家,但這不是我們的強項。”
王文禮稱,“年輕人的生意不是不做,我在下一個路口等這些年輕消費者們。”
八馬茶業究竟是主動向年輕人靠近,還是等著年輕人向自己靠近,這兩種不同的路徑恐怕會讓八馬茶業的估值大不相同。
國內頭部私募景林基金經理蔣彤認為,未來能為年輕人提供情緒價值的消費會好于實物消費。
我們可以看到,迎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泡泡瑪特,2024年股價漲幅達到了驚人的346%。
實際上,2022年以來,八馬茶業針對年輕消費群體也做了一些嘗試。
2022年前后,八馬茶業成立子品牌“小馬茶趣”,對外經營奶茶、果茶、純茶等產品,以“線上+線下”模式銷售。
此外,公司成立創新事業部,培育速溶原萃茶飲子品牌“fnf”(fast and fresh),探索在茶飲料領域開拓新的增長點。
然而,目前在電商平臺上,并沒有找到小馬茶趣或fnf的茶飲產品,或許代表這兩個品牌沒有成功。
為了迎合年輕人和女性消費者,2024年八馬茶業推出子品牌萬山紅,每百克茶葉的價格介于100元到200元之間,主要在線上渠道銷售。
八馬茶飲能否通過萬山紅找到與年輕消費者的鏈接點,還有待觀察。
倘若八馬茶業繼續維持高端的品牌調性,沒能找到第二曲線,未來幾年的業績增速可能不會好看,在資本市場上恐怕也很難獲得更高的估值。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