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6白酒三季報:3家兩位數增長,2家滯長,洋河營收與利潤雙減

出品/公司研究室酒業組
文/淮上月
10月30日晚,白酒業上市公司最后一批三季報出爐。隨著各項財務數據披露,公司研究室注意到,白酒頭部陣營出現新變化,山西汾酒(600809.SH)前三季度營收超過洋河股份(002304.SZ),后者保持多年的探花地位恐怕不保。
01、3家營收與凈利潤兩位數增長:茅臺、汾酒、古井貢
10月25日晚間,貴州茅臺(600519.SH)在頭部白酒中率先披露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1231.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53.16億元增長16.9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28億元,同比增長15.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07.79億元,同比增長15.08%。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收388.45億元,同比增長15.29%;凈利潤為191.32億元,同比增長13.23%。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貴州茅臺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繼去年同期首次突破千億元后,今年再創新高,超過1200億元。
當晚,山西汾酒也發布了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今年1月至9月,山西汾酒實現營業收入313.58億元,同比增長17.25%,歸母凈利潤113.5億元,同比增長達20.34%。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86.1 億元,同比+11.4%;歸母凈利 29.4 億元,同比+10.4%。
而在2023年,公司全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19.28億元、104.38億元。公司研究室注意到,山西汾酒今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113.5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104.38億元的凈利潤。
古井貢酒(000596.SZ)當晚也發布了三季報。
季報顯示,古井貢酒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0.69億元,同比增長19.5%;完成歸母凈利潤47.46億元,同比增長24.5%;扣非歸母凈利潤47.0億元,同比增長25.6%;經營現金流凈額為53.44億元,同比下降6.6%;EPS(全面攤薄)為8.9794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52.63億元,同比增長13.4%;歸母凈利潤11.74億元,同比增長13.6%;扣非歸母凈利潤11.59億元,同比增長14.5%;EPS為2.2204元。
數據顯示,上述三家公司,不僅2024年前三季度整體營收與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而且第三季度,這兩項同樣獲得兩位數增長。這樣的業績增速,即使在整個白酒行業內也位居前列。
02、2家營收與利潤出現滯長:五糧液、瀘州老窖
10月30日晚,五糧液股份公司(000858.SZ)發布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五糧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9.16億元,同比增長8.6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9.31億元,同比增長9.1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2.68億元,同比增長1.39%;歸母凈利潤58.74億元,同比增長1.34%。
顯然,與上文的茅臺、汾酒、古井貢酒的兩位數增速相比,五糧液的這份財報,可謂略遜一籌。
數據顯示,五糧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也要低于自家去年同期營收12.11%與凈利潤14.24%的增長。而且,去年第三季度,五糧液營收增速16.99%,凈利潤增速18.57%,遠遠高于今年。
與此同時,瀘州老窖(000568.SZ)也披露了三季報。
三季報顯示,瀘州老窖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3.04億元,同比增長10.76%;凈利潤115.93億元,同比增長9.72%。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99億元,同比增長0.67%;凈利潤35.66億元,同比增長2.58%;扣非歸母凈利潤35.7億元,同比增長3.52%。
去年同期,瀘州老窖前三季度營收增速25.21%,凈利潤增速28.58%;第三季度,去年營收同比增速25.41%,凈利潤增速29.43%。
兩相對比,瀘州老窖今年三季報業績增速顯然不如去年。
總起來看,五糧液與瀘州老窖這兩家四川名酒,今年三季報業績增速,明顯不如去年同期,說是滯長一點也不為過。
03、洋河三季報營收與凈利潤同步下滑,行業探花地位或不保
10月30日晚,江蘇洋河同樣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75.16億元,同比減少9.14%;歸母凈利潤85.79億元,同比減少15.92%。其中,第三季度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6.41億元,同比減少44.82% ;歸母凈利潤6.31億元,同比減少73.03%。
去年同期,洋河股份前三季度營收增速14.35%,凈利潤增速12.47%;單三季度,洋河股份去年營收增速11.03%,凈利潤增速7.46%。
兩相對比,洋河股份今年三季報,業績顯然嚴重下滑,與去年同期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在頭部白酒TOP6上市公司中,洋河股份成為唯一一家營收與利潤在前三季度雙降的公司。
對此,洋河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主動調整發展節奏,以產品升級、渠道優化、創新變革等系列舉措提升核心競爭力,穿越行業發展周期,為中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這樣的說法,去年年報時,洋河似乎也說過。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作為頭部企業,TOP6白酒上市公司,都面臨著行業低谷期消費降級、動銷困難,酒價批發與零售倒掛等困難。與其他名酒相比,洋河股份營收與凈利潤連續出現下滑,已不是單純的行業困難,也不是主動調整發展節奏一句話就能解決。
他認為,洋河目前的核心短板,恐怕還是缺乏真正有市場號召力的拳頭產品,比如茅臺的飛天,五糧液的普五,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沒有這種“王者”產品問世,洋河股份未來的發展,恐怕依然缺乏后勁。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山西汾酒當年前三季度的營收313.58億元,超過洋河股份的275.16億元,兩者相差38.42億元。
按照白酒行業以營收規模論英雄的習慣,前三季度,山西汾酒已經超越洋河股份,躍居行業第三。
當然,這還不是全年營收數據,即使如此,不少圈內人已開始議論:照此下去,洋河股份保持了多年的“探花”地位恐怕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