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資管姜誠:不追逐景氣度內卷,選一條人少更容易到達的投資之路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曲奇
在國內公募基金經理中,中泰資管的姜誠是一個喜歡表達、熱衷于分享自己對價值投資觀點的基金經理。除了在季報、直播或采訪中表達自己對市場的看法外,他還經常活躍在雪球上與網友交流。
一個多月前,姜誠還因為“A股100萬點可期”這樣一句看似充滿爭議的話登上熱搜。但他當時是加了一個前提——如果時間足夠長,在復利效應下A股100萬點也是可以期待的。
作為一名價值派基金經理,姜誠為何選擇走價值投資這條路?過去幾年姜誠的業績表現究竟如何?
7只基金6只正收益,今年以來凈值最高增長超17%
通常來說,國內金融圈的準入門檻是很高的,前些年便流傳這樣一句話:“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從學歷上看,姜誠是清華大學金融學學士,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
截至目前,姜誠從業經歷有14年,其中基金管理年限7.3年,年化回報率超18%。2季度末,姜誠在管基金共為7只,總管理規模為134.94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基金為中泰星元靈活配置混合,A類及C類合計為65.48億元。
姜誠現管的7只基金中,有4只為姜誠個人單獨管理,截至7月30日年內收益率在5%附近。他與王桃一起管理的兩只基金,年內收益率均超17%。僅有一只基金年內是負收益,那就是他與田瑀合管的中泰興誠價值一年持有。

以中泰星元靈活配置為例,根據2季報,該基金重點布置的行業為制造業(47.54%)、金融業(20.37%)、建筑業(9.73%)、地產(5.27%)及商業地產(5.67%)等。
與1季度相比,中泰星元靈活配置2季度股票倉位減少1.95%,降至91.69%,但仍處于高倉位運行。
調倉方面,中泰星元靈活配置前十大重倉股全部都是“老面孔”,除了對海螺水泥進行減持外,姜誠對工行、招行、華魯恒升、太陽紙業等其余9只重倉股均進行了不同幅度的增持。

對于2季度的調倉,姜誠在季報中表示,“二季度市場先揚后抑,整體小幅下跌,我們的組合變化不大,僅基于個股風險報酬比的變化進行了‘被動’微調,行業保持穩定,倉位保持進取?!?
姜誠與王桃合管的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在行業配置上與中泰星元靈活配置有所不同,制造業配置偏少,港股倉位增加。
二季度末,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在金融業的倉位有21.37%,較上季末減少13.99%,在制造業上的倉位為11.59%,較上季末減少2.39%。
此外,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前十大重倉股中新增了港股的華潤置地、工商銀行,港股倉位由上季末的16.26%提升至24.80%。
在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的季報中,姜誠解釋了為何配有商業地產板塊及銀行板塊的原因。
姜誠認為,優秀的商業地產帶來的租金回報所提供的價值支撐比較扎實,結合目前估值水平,投資判斷的置信度較高。
他認為,銀行作為經濟增長的潤滑劑、貨幣的創造者,是長期存續風險最小的行業。同時,銀行高杠桿經營的商業模式,如果資產端惡化則會遭受較大沖擊。因此,在選擇標的時要重點考察銀行長期風險管理能力,即負債端低成本、資產端不激進。
姜誠對銀行股的配置,主要標的為工行、農行、建行及招行。
不追逐高度內卷的游戲,過去5年有4年跑贏滬深300
從投資風格來講,姜誠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價值派基金經理,以盡可能低的價格買到盡可能好的資產是他的終極目標。
對于為何走上價值投資這條路,而沒有走景氣度投資的路,姜誠給出的理由是他覺得這條路走的人少。
他認為追逐景氣度是一個高度內卷的游戲,一旦人多了,資產價格可能就會貴。在他看來,市場由一群特別聰明的人構成,大家都在試圖以比別人更聰明的方式來成為贏家,結果多數人還是會成為輸家,最終導致“一贏二平七虧損”的結局。
作為一名清北高材生,姜誠卻表示,自己完全沒有信心在這種比拼聰明的高階游戲中成為贏家。
與景氣度投資相比,他認為價值投資這樣一條看似狹窄的路,因為人少,反而可能更容易到達終點。
從姜誠的業績表現來看,在市場行情好時,姜誠的基金回報率并不算亮眼,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姜誠的基金不會給持有人帶來“過山車”般的體驗,出現利潤大幅回吐的情況。
以其管理時間最長的中泰星元靈活配置A為例,該基金2018年12月成立。2019年到2023年的5個完整年度中,中泰星元靈活配置A凈值漲幅分別為32.00%、41.78%、28.80%、4.46%、-7.18%;同期,滬深300漲幅分別為36.07%、27.21%、-5.20%、-21.63%、-11.38%。

對比滬深300來看,中泰星元靈活配置A只有2019年跑輸滬深300約4個百分點,其余4年均跑贏滬深300。其中,2021年和2022年都領先滬深300至少25個百分點。
如果拿2019年權益類冠軍基金廣發雙擎升級A來對比,2019年到2023年,廣發雙擎升級的收益率分別為121.69%、66.15%、4.41%、-23.90%、-32.53%。
一個更直觀的數據,2018年12月31日,中泰星元靈活配置A的累計凈值是0.9595,廣發雙擎升級A累計凈值為0.9830,兩只基金凈值差距并不大。
但到了2024年7月30日,中泰星元靈活配置A的累計凈值是2.3737,廣發雙擎升級A的累計凈值為1.7654,5年過去后,兩只基金的差距就十分明顯了。
雖然2019年和2020年,中泰星元靈活配置的業績表現遠不如廣發雙擎升級亮眼,但2021年到2023年,中泰星元靈活配置憑借控制回撤的能力,給持有人帶來了更好的回報和體驗。
“躺平派”操作風格:高倉位、高集中度、低換手
從姜誠的操作風格來看,他是一位喜歡高倉位、持股集中、低換手率的基金經理。
以中泰星元靈活配置為例,自2023年以來股票倉位長期處于9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姜誠并非無視市場環境而選擇重倉。
2022年全年,中泰星元靈活配置的現金倉位長期保持在12%以上,其中2022年一季度股票倉位只有81.95%,現金比例高達16.97%。
姜誠在2022年一季報中寫到,“股票便宜了就多買點,不便宜就少買點,特別貴就不買或者賣。我們在一季度的應對就是堅持個股持倉比例與潛在回報率的正相關操作。”
在高倉位下,姜誠還是一位持股集中度較高的基金經理。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中泰星元靈活配置前十大重倉股占比長期保持在75%附近。
而其他幾位價值派基金經理,如大成劉旭、景順長城鮑無可、中歐基金曹名長,他們的前十大重倉股占比一般不會超過60%。
至于換手率,姜誠曾在一篇文章中戲稱自己是“躺平派”基金經理。2019年至2023年,中泰星元靈活配置的年換手率分別為61.61%、80.16%、73.54%、119.33%、51.90%。
不過,他進一步解釋說,“躺平”的原則是用深度思考代替碎片化思考,用謀定后動取代頻繁調動,用耐心交換高勝率,跟時間做朋友而非跟它賽跑。“雖然大家看到我們的重倉股通常長期不換,但是這背后不是我們工作上的躺平,而是我在時刻保持警惕?!?
對于規模,目前姜誠的管理規模還不到150億元。
姜誠并沒有算過自己投資框架能承受多大的規模,但他表示,如果有一天他發現規模到了一個臨界點,無法再提供預期的回報率,那么他一定會主動把規模停掉。
從過去5年半的業績表現來看,姜誠是一位比較重視投資者回報、也是能為持有人帶來不錯收益的基金經理。
在二季報中他寫道,“欲速則不達,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少做交易多研究,少看行情多看書,努力為持有人帶來回報?!?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