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銀行千強榜出爐!10家國內銀行入圍20強,招行、興業、中信排名提升
以一級資本計算的全球銀行1000強年度榜單最新出爐,國有四大行繼續蟬聯前四強。前20強中,招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分別較去年上升1位。
10家國內銀行入圍20強
7月10日,英國《銀行家》發布的2024年度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繼續為全球四大銀行。
該排名以一級資本計算,自1970年起一直是銀行業界基準。一級資本是衡量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重要指標,反映了銀行抗風險和利潤增長能力,是衡量全球銀行綜合實力排名的重要標尺。目前,工商銀行的一級資本為5240億美元,是國外銀行中排名最高的摩根大通的近兩倍。
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分別排在第9和第10位,其中招商銀行的一級資本增加了12.58%,超越了去年排名頭10名中唯一的歐洲銀行匯豐控股。目前,排名前10的銀行僅由中美兩國占據。
郵儲銀行位居第12位,與去年排名相同;興業銀行位居16位,較去年提升1位;中信銀行位居18位,較去年提升1位;浦發銀行位居19位,較去年下降1位。
另外,民生銀行排名不變,位列第22位;光大銀行位列第26位,較去年上升2位;平安銀行位列第34位,較去年上升1位;華夏銀行位列第49位,較去年下降3位;廣發銀行位列第60位,較去年下降1位;浙商銀行位列第84位,較去年上升3位。

從一級資本增長情況看,去年南粵銀行、嘉興銀行、煙臺銀行、溫州銀行等在中國排名靠前,且增長排名前10位的均為城商行及民營銀行。

海外多國銀行利潤飆升
榜單還顯示,利息收入飆升推動了多國銀行市場的利潤增長,部分銀行在2023年的稅前利潤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銀行家》數據指出,全球銀行業稅前利潤總額為1.53萬億美元,比以前整體平均增長了14%。歐洲則大幅增長41%,其中,瑞士和意大利市場分別增長了155%和72%。
美國方面,摩根大通的稅前利潤為紀錄新高的616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3%,這是美國銀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的稅前利潤。
“高利率推高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同時,亦令銀行客戶的借貸變得更昂貴和困難。”《銀行家》指出,銀行貸款組合中出現早期的風險跡象,特別是在于所謂的“第二階段”貸款。
“第二階段”貸款指的是該貸款的信用風險自上一個報告日以后顯著增加。此類型貸款在許多大型銀行市場中有明顯增加。澳洲和德國由于房地產貸款近年成為兩國銀行的一個重大憂慮點,第二階段貸款現時占總貸款中更高的比例,分別為17%和10%。
中國方面,長城華西銀行、大連農商行、南粵銀行、新網銀行、溫州銀行等利潤增長排名靠前,前20名中均為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類型的中小銀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35家A股銀行2024年報掃描:12家資產兩位數增長,8家營收負增長,浦發利潤增長領跑
在已披露經營業績的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實現利潤正增長,僅有3家銀行出現下滑,整體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6家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PK:強者恒強,凈息差收窄引發存款降息潮
6家民營銀行業績呈現頭部增長與尾部承壓的狀態,在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民營銀行開始降低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