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蕓科技科創板上會:海康威視有一票否決權,公司獨立性或需解釋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繼馬可波羅之后,5月31日,A股將迎來新“國九條”后第二家上會公司,也是科創板首家上會企業——聯蕓科技。
在馬可波羅被暫緩審議后,馬上面臨上交所審議的聯蕓科技成為市場新的焦點。
業績穩定性、毛利率走勢、關聯交易、公司獨立性等方面的問題,或將成為聯蕓科技能否過會的關鍵。
01、凈利潤波動大如何預判業績
聯蕓科技是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主要從事數據存儲主控芯片的研發及產業化,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數據通信、智能物聯等領域。
聯蕓科技的數據存儲主控芯片主要包括固態硬盤(SSD)主控芯片(已量產)和嵌入式存儲主控芯片(在研)。
此外,2017年,聯蕓科技開始布局AIoT芯片類業務,開發量產了感知信號處理芯片和有線通信芯片兩類產品。
2021年至2023年,聯蕓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5.79億元、5.73億元和10.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12.39萬元、-7916.06萬元、5222.96萬元。
根據聯蕓科技招股書(上會稿),2024年上半年,聯蕓科技收入預計為5.2億元至5.7億元,變動幅度為25.96%至38.07%;凈利潤預計為2353萬元至3205萬元,2023年同期為-2355.18萬元。
從近3年半的業績來看,聯蕓科技的業績波動較大。
2022年公司收入略有下滑,凈利潤由盈轉虧。2023年公司收入增長80.45%,凈利潤扭虧為盈。2024年上半年,聯蕓科技收入增速放緩,凈利潤扭虧為盈。
2022年,盡管營收與前一年持平,利潤卻由盈轉虧。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向重點客戶的產品推廣存在一定的驗證及試用周期,需要一定時間,同時,公司還產生了較高的研發費用。
聯蕓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2年受下游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略有下降,同時由于股權激勵影響導致凈利潤由盈轉虧。
新“國九條”后的第一家上會公司馬可波羅被深交所暫緩審議,監管層的主要顧慮便是報告期內馬可波羅的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一定下滑,監管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確認影響馬可波羅業績不確定因素是否消除。
整體來看,聯蕓科技的業績呈增長趨勢,并未像馬可波羅一樣出現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的情況。
但根據報告期內的表現,在凈利潤的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聯蕓科技的業績增長是否具有持續性及可預測性,或許聯蕓科技還需要向監管及投資者做進一步解釋。
02、毛利率走勢與可比公司不一致
除了凈利潤波動大,聯蕓科技的毛利率或許也值得重點關注。
2021年至2023年,聯蕓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36.07%、38.71%和45.29%,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招股書中,聯蕓科技將慧榮科技、美滿電子、瑞昱、聯詠這四家公司作為可比公司。
2021年至2023年,慧榮科技毛利率分別為49.97%、49.25%、42.31%;美滿電子毛利率分別為46.26%、50.47%、41.64%;瑞昱毛利率分別為50.41%、48.87%、42.81%;聯詠毛利率分別為49.78%、46.33%、41.85%。
2023年,慧榮科技、美滿電子、瑞昱、聯詠這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均較上一年出現下滑。其中,美滿電子毛利率同比減少了8.83個百分點,為四家公司中最多;即便是下滑最少的聯詠也減少了4.48個百分點。
而2023年,聯蕓科技的毛利率卻同比增加了6.55個百分點,與同行可比公司的趨勢截然不同。
在第二輪問詢函中,監管便要求聯蕓科技就“2022年發行人各類產品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同類產品變動趨勢是否一致”做出回答。
以得一微為例,聯蕓科技稱,得一微的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與聯蕓科技的數據存儲控制芯片具有可比性。
聯蕓科技從產品結構和銷售方式兩個角度對毛利率走勢不同進行了合理化解釋。
在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中,主要分為SATA接口和PCIe接口兩類,PCIe接口產品毛利率普遍高于SATA接口產品。
聯蕓科技稱,得一微的產品主要以SATA接口為主,發行人則是PCIe接口產品占比不斷提升,因此聯蕓科技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整體毛利率高于得一微。
銷售方面,聯蕓科技以直銷為主,得一微以經銷為主,聯蕓科技稱直銷毛利率比經銷更高。
以此為對比,聯蕓科技稱公司毛利率變化具有合理性。
03、海康威視對公司影響或需進一步解釋
此前,監管在兩輪問詢中重點關注了聯蕓科技的關聯交易。
2021年至2023年,聯蕓科技來自關聯方及第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22億元、2.15億元和3.18億元,占總收入比例分別為38.44%、37.57%及30.73%。
招股書中,聯蕓科技將該客戶稱為客戶E。
除了收入方面有關聯,客戶E還與聯蕓科技互相代收政府補助款。2022年,聯蕓科技收到客戶E轉撥的政府補助共計1.24億。
值得注意的是,IPO前,聯蕓科技共完成了三輪增資擴股,期間引入海康威視、江波龍等知名企業。
IPO前,海康威視及其子公司海康科技分別是聯蕓科技的第二大、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22.43%和14.95%,合計為37.38%,僅次于公司實控人方小玲45.22%的持股比例。
聯蕓科技并未向監管及公眾披露客戶E的身份,僅表示客戶E是國內最大的智能物聯企業之一,有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的需求。
不過,由于海康威視是聯蕓科技的主要股東,以及結合海康威視的業務,因此外界推測海康威視或為“客戶E”。
還需要指出的是,聯蕓科技的董監高中也有海康威視的高管。
根據招股書,聯蕓科技董事徐鵬2004年加入海康威視并工作至今,現任海康威視高級副總經理;聯蕓科技監事占俊華2009年12月加入海康威視并工作至今,現任海康威視財務中心高級總監。
此外,海康威視還擁有對聯蕓科技的一票否決權。根據招股書,雙方在增資擴股協議中約定,海康威視享有股東特殊權利,包括董事會層面的一票否決權、最優惠權、優先購買權、隨售權、優先認購權、反稀釋權、優先清算權。
雖然聯蕓科技實控人為方小玲,但海康威視對公司管理層施加的影響有多大,以及聯蕓科技在經營方面是否獨立,或許需要向監管及公眾解釋。
聯蕓科技雖未披露關聯客戶E,但客戶E在聯蕓科技收入中占比超30%,聯蕓科技與客戶E的關系能否長期保持,如何降低大客戶依賴,或許也需要公司做進一步解釋。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