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向善”進階“善本金融” ,這家銀行結出高質量發展果實

最近一段時間,老葉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在杭州市臨平區迎賓路555號,有一家名為“瑞洲”的超市。這里地處城鄉結合部,從外墻看已經頗有些年頭,和很多小微企業一樣,這幾年它在發展過程中遇見了不少問題。
老葉正是瑞洲超市的老板,而做生意最棘手的難題,莫過于缺錢。因此隨著超市規模的逐漸擴大,流動資金不足,成了老葉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幸運的是,正當老葉一籌莫展之際,深耕小微企業多年的浙商銀行杭州分行為瑞洲超市定制了專屬個性化授信方案,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不僅如此,浙商銀行還給老葉帶來了技術上的扶持,比如瑞洲超市員工工資,就通過浙商銀行一鍵代發,超市還免費用上了浙商銀行開發的專業管理系統,可以說最大化的給小微企業提供了便利服務。
如今,老葉的瑞洲超市已經從“夫妻小店”逐漸變成了“連鎖超市”。目前,他和老鄉們已在星橋、崇賢、河莊、建德、柯橋等地開出了多家瑞洲超市,幫助大伙致富。
有一說一,有不少銀行都主打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但是能做到細微之處的,浙商銀行算是眾多銀行里的翹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浙商銀行如此“貼心”?3月28日,浙商銀行發布了2023年年報,從披露的業績數據和過往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家銀行“金融向善、金融為民”的發展理念,這也是其從同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點。
堅持“善”的初心:確立服務功能是第一性
作為一家發達地區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中,浙商銀行給市場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金融向善”。
堅持“善”的初心,做“善”的力行者,浙商銀行再次交出了一份誠意滿滿的答卷。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浙商銀行實現營收637.04億元,比上年增長4.29%;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50.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AE)為9.45%,其中歸母凈利潤增速連續三年穩步增長,自2019年以來增幅重回兩位數。
經營效益穩步提升的同時,浙商銀行的業務規模也實現了穩健增長,資產總額達到3.14萬億元,一舉邁上了3萬億臺階,較上年末增長19.91%。
而且近年來,浙商銀行的業績表現持續優于同業,營收增速連續10個季度位居股份行首位,且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連續兩年呈現“一降一升”態勢。
截至2023年末,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4%,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下降;撥備覆蓋率為182.60%,比上年末上升0.4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2.19%,較上年末提升0.59個百分點,資產“安全墊”繼續增厚。
這意味著浙商銀行的資產質量得到了進一步夯實,尤其重點領域風險前瞻性壓降成效突出,使其風險抵御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從成立之初,浙商銀行就將小微金融定位為戰略業務板塊,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如何引金融“活水”澆灌小微企業,多年來篤行不怠的浙商銀行,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浙商銀行看來,金融服務功能是第一性的,營利是第二性的。金融回歸初心、回歸本源,確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第一性。
財報顯示,浙商銀行積極響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強化對制造業、綠色及小微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7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54%;吸收存款1.8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13%。
把握“善”的機遇:從“金融向善”進階“善本金融”
作為“金融向善”的主要提出者和踐行者,多年來,浙商銀行始終秉承這一價值理念,但如何把“善”的基因嵌入到金融服務的場景中去呢?
在這條探索之路上,浙商銀行把握“善”的核心,進一步提出要擎旗“善本金融”,推動了從理念到實踐的進階。
2023年8月,在“金融向善”主題研討會上,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發言提到,“要引導資本向善、財富向善、科技向善,并從服務理念向善、專業人員從善、服務對象為善、保障機制助善四大向度推進善本金融生態,形成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范式?!?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服務隊伍從善是“善本金融”的關鍵樞紐。浙商銀行致力于通過推動專業人員從善,探索金融顧問制度和區域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以打造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示范樣本。
以“臨平試點”為例,杭州市臨平區構建了“政府指導+金服會賦能+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協同模式,為示范區建設把關定向。浙商銀行79名金融顧問奔赴一線,開展了70多場公益金融活動,組織業務培訓1600人次,解決融資需求1300個、融資金融138億元。
而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臨平試點”在金融生態優化、營商環境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社會金融意識提升等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域內新增市場主體近6000家,制造業、涉農和科技貸款同比分別增幅24%、35%和19%。
其中浙商銀行為企業搭建的數字化平臺——“金服寶·小微”,累計服務企業近5500家、提供貸款7.4億元,金融機構為跨境電商提供的融資利率下降了近60個BP。
金融活,經濟活;縣域強,經濟強。浙商銀行將金融服務貫穿“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積極參與探索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模式,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臨平模式”和“臨平指數”。
通過不斷的實踐,浙商銀行的金融顧問制度已經初顯規模。如今,金融顧問工作室已設立93家、覆蓋22個省市區,金融顧問的隊伍則擴大到3400余人,累計為8萬多家企業提供融資超5500億元。
此外,浙商銀行已初步構建起“浙銀善標”評價體系,把更多信貸資源傾斜到“善”的客戶、業務、產品和生態,反哺企業的經營生態,實現以金融向善為基礎的、更高維的范式變革。
種下一顆“善”的種子,結出高質量發展的果
今年,是浙商銀行成立的20周年。自誕生以來,浙商銀行就種下了一顆“善”的種子,如今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記錄下了無數“金融向善”的畫面。
不久前,浙商銀行涼山分行營業部的一位客戶求助,原來他的母親摔斷了腿、臥病不起,急需取錢治療,但他卻因為忘記密碼而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當時室外天氣惡劣、大雨傾盆,分行營業部的3名員工冒雨趕往客戶家中,分工協作,幫助老人解決了難題。
而這樣“金融向善”服務故事,其實正在全國各地持續發生。
比如在沈陽,由于二維碼支付的方式已經十分普及,三位來自俄羅斯的東北大學留學生因為只帶了現金,留學生活遇到許多不便。于是他們來到了浙商銀行沈陽新世界支行,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迅速為他們開立了借記卡,并教會他們使用“掃一掃”和“出示付款碼”支付方式,大大方便了留學生們的在華生活。
在太多類似事跡的催化下,這顆“善”的種子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果,并推動浙商銀行打造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經營路線,也取得了不少令人側目的榮譽。
去年,浙商銀行繼續上榜英國《銀行家》雜志評選的“2023年全球銀行1000強(Top 1000 World Banks 2023)”榜單,按總資產數據排名,在全球位列第84位。
金融機構也看好其未來發展,中誠信國際給予浙商銀行金融機構評級中最高等級AAA主體信用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2023年年報的同時,浙商銀行公告了《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向A股、H股股東每10股派息金額1.64元,現金分紅共為45億元(含稅),分紅比例達31.98%。
這個分紅比例在同行業中位居前列,而這并不是它第一次高額分紅,除2021年受配股程序影響外,浙商銀行在2019年、2020年、2022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達102.13億元。
與投資者共享高質量發展的果實,浙商銀行的價值之花正在徐徐綻放。
來源:金融八卦女頻道
文:月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35家A股銀行2024年報掃描:12家資產兩位數增長,8家營收負增長,浦發利潤增長領跑
在已披露經營業績的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實現利潤正增長,僅有3家銀行出現下滑,整體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6家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PK:強者恒強,凈息差收窄引發存款降息潮
6家民營銀行業績呈現頭部增長與尾部承壓的狀態,在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民營銀行開始降低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