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朋友圈貸款廣告亂象:個人信息被層層流轉,貸款中介“充當”銀行職員

“有身份證就能借”“靈活借款”“最快2小時到賬”……經常在朋友圈能刷到這樣的貸款廣告,廣告語很具誘惑。
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短視頻的信息流廣告,一直是一些小貸公司和網貸平臺獲客主陣地,其廣告帶來的效應不言自明。不過近年來,在繁多的貸款廣告中,亂象也層出不窮。此前據多家媒體報道,在這些貸款廣告中,不乏有貸款中介冒用銀行名義發布廣告、層層把用戶信息倒賣給貸款中介、甚至還有一些網絡貸款詐騙APP。
有用戶對WEMONEY研究室表示,在這些貸款廣告實名注冊后,接到了自稱多個“銀行”經理的電話,引流到線下貸款;還有消費者投訴稱被廣告引導下載了網貸App,收取了會員費卻并沒有借到錢。
WEMONEY研究室在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關注金融消費領域的熱點問題,聚焦消費者集中投訴的典型案例。
1.個人信息被層層流轉,貸款中介“充當”銀行職員
有用戶表示,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則“水滴分期”貸款廣告,貸款界面顯示:年化利率7.2%-36%,貸款額度0-20萬。
用戶給WEMONEY研究室的借款截圖顯示的貸款廣告信息沒有夸大詞匯看似正規。用戶表示,當初在看到廣告以為是正規借貸,其廣告顯示是哈爾濱市元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元豐小貸”)放款,而在注冊完后,就接到了數個貸款推銷電話,對方自稱是銀行職員,還提出只有線下見面才能貸款。
WEMONEY研究室通過元豐小貸認證的“水滴分期”(也是水滴融)公眾號上進行借款。在填寫完基礎信息后,顯示正在匹配資金,隨后頁面跳轉到“ 橙易通”并獲得66800額度,在借款頁面WEMONEY研究室發現,該貸款產品為恒衍鑫,助貸機構為北京恒衍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其用戶協議顯示,是和元豐小貸、國潤能投數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簽署授權協議,并未出現北京恒衍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在點擊立即申請后收到了“北京恒衍鑫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短信,短信稱會有業務員聯系辦理,隨后就接到了多位中介的私人電話。對方自稱是銀行“銀行信貸經理”問了基本信息、學歷、公積金、工資、支付分、賬單流水、貸款金額后,并聲稱初審通過,要求WEMONEY研究室注冊人帶著身份證和銀行卡去線下網點面審簽約,告知的地址均為一些商業寫字樓,并非某銀行地址。


有來電者在WEMONEY研究室多次追問下,改口稱自己是“銀行合作方”,“為用戶申請辦理的是銀行的資金貸款”,對方聲稱線上無法下款,需要到線下面簽才能批下來。對方還表示,不會額外收取費用。
WEMONEY研究室多次嘗試從水滴分期借貸,每次的助貸產品和助貸機構并不同,但最后個人信息被導流至貸款中介手中。
WEMONEY研究室經過調查發現,元豐小貸和上述所謂助貸機構并沒有直接的股權關系,也就是說元豐小貸把用戶的個人信息轉賣給了這些貸款中介機構。
經過實測可以發現,從用戶最初看到的打廣告的助貸公司,到實際審批貸款的公司,用戶已經至少被轉手導流了4、5次,用戶在整個申請過程中,都未能明確獲悉自己是在什么平臺上向哪家機構申請了貸款。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貸款廣告對產品信息披露不清晰、不規范,資金方指向不明確,無法獲取金融產品提供者的準確信息,將給金融消費者造成困擾及風險。
2.看似正規軍,實則暗藏“套路”
元豐小貸官網顯示連續9年榮獲“黑龍江省優秀小額貸款公司”稱號,還曾連續兩屆當選為黑龍江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副會長單位。就這樣一家正經的小貸公司,和曾經的互金平臺凡普金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元豐小貸成立于2009年,實繳資本3億元,面向全國放貸,并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一年時間在2017年就摘牌。根據企業預警通顯示,元豐小貸在2022年繳納社保的員工僅有2名,而在2021年時還有48人。
WEMONEY研究室下載了元豐小貸直營的借貸產品水滴融App,經過實名認證后,雖然獲取額度,但無法下款。隨后多次致電其官方客服電話無人接聽。由此推測,元豐小貸自營業務幾乎處于停擺狀態。
2019年年底,任買科技全資收購元豐小貸,而任買科技是由凡普金科拆分出來的。目前,元豐小貸經過一些列變更,股東中已沒有任買科技的影子,企業預警通顯示,其實際控制人是張帆控制。張帆曾是任買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凡普金科的合伙創始人。
而元豐小貸目前做的是導流生意,對于不少沒有實際業務的小貸公司來說,通道業務已經成為唯一的出路。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對于一些并不具備貸款資質的中介公司,掛靠到持牌公司,并按照放款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對方通道費。如果小貸公司提供純導流服務,則一次性收費4-5萬元。
不僅是元豐小貸經營不如意,任買科技目前官網已經無法打開,從多個渠道獲取的官方電話均無人接聽。
3.朋友圈的貸款廣告生意,為無資質的貸款中介提供了窗口
像微信朋友圈、抖音的信息流廣告是業內公認的價值高地。
互聯網平臺的貸款廣告早已引發監管關注,《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微信朋友圈等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經營者為金融機構提供網絡空間經營場所,應當建立準入管理機制,對入駐金融機構從資質資格、業務合規、社會聲譽等方面進行評估。
而對于持牌的小貸公司無疑成了這些貸款中介的獲客通道。
某業內人士表示,貸款廣告亂象,應當穿透業務后關注資金來源,如果是持牌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上述辦法的規范建立準入管理機制,而不是放縱其侵害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如果這些平臺背后沒有明確的資金來源,就應當按照非法金融活動的屬性予以取締。
南方都市報曾報道,這種朋友圈的貸款廣告,用戶在被引導線下面簽,會被收取5個點左右的服務費,這樣算下來貸款利息并不低。
一直以來微信朋友圈有關貸款導流的廣告就引起較多討論,看似是小貸公司、金融機構等的正規廣告,實則背后套路滿滿。
北京市中產律師事務所韓冬表示,微信發布的朋友圈廣告所涉及的小貸公司出現涉訴糾紛及資質問題,可以說是微信平臺對于廣告審核的一個疏漏。
雖然,騰訊廣告已建立了《騰訊廣告貸款行業違法處罰規則》,但目前來看,貸款亂象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微信作為一個大型的社交平臺,具有相對較高的公信力,消費者有時會基于對微信平臺的信賴而進行交易。在這一背景下,微信平臺對所發布的廣告內容及廣告主的相關資質證明文件的審核就必須更加嚴謹。(WEMONEY研究室 姜林燕/文)
猜你喜歡
國務院定調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鼓勵納入金融機構經營戰略,“一把手”負總責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相關意見。
WEMONEY研究室
共2660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