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機器人創業者,再次獲得近10億元人民幣融資
過去的一年,機器人和生成式 AI(GPT、Sora),是全世界最大的熱點。
其中通用人形機器人作為通用 AI 最好的載體,過去一年,也熱火朝天。2023 年底,知名機器人網站 The Robot Report 整理了北美機器人市場年度九大熱點話題,其中超過一半涉及人形機器人,而宇樹作為唯一一家中國企業,名列其中。
在 2024 年 1 月美國拉斯維加斯「科技春晚」CES 上,宇樹 H1 更是作為全場唯一能現場自動運行的人形機器人,而備受矚目。
破殼領航
據最新可靠消息,智能機器人公司,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或Unitree」),2024 年春節前完成了 B2 輪融資,融資近10 億元人民幣,新投資方包括美團、金石投資、源碼,老股東深創投、中網投、容億、敦鴻和米達鈞石跟投。
成長,厚積勃發
上述備受矚目的通用人形機器人 H1(靈巧手選配),宇樹其實只花了 2023 年上半年時間就研發成功了,并且在同年下半年就實現了小批量量產和發貨。目前,H1 基于 AI 驅動的程序快速迭代,日新月異,短短半年,已經發布了好幾個大的版本升級。且已經達到了同類型,全球一流的水平。
大家肯定很好奇,為什么宇樹會有如此快的研發和進化速度?實際上,答案很簡單,或許有些奇妙,是厚積勃發:宇樹創始人王興興在 2009 年讀大一時,就獨自一人完成了他的第一個機器人項目:一個雙足人形機器人,而且是在他的大一寒假期間完成的。在接下來的 2013 年到 2015 年碩士研究生階段,他再次獨自一人,從底層電機驅動板、整機機械結構到整機運動控制算法等,全新開發了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純電驅動的四足機器人 XDog,達到了當時全球機器人學術圈頂尖水平,開創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機器人技術方案的先河。至今,全球主流的四足或雙足機器人,基本都是用類似的方案。
2016 年畢業后,王興興創立了宇樹,正式開啟了創業之路,定下了宇樹「用科技推動世界進步」的愿景。
經過 7 年多的高速發展,宇樹逐漸從 1 人、3 人小團隊慢慢發展成為現在數百人的公司。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球高性能四足機器人領域,宇樹實現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最早提出技術方案,最早將其商業化,并且多年來一直處于全球出貨最多、銷量領先的位置,全球出貨量至少占 60% 以上。這樣的成就使得宇樹獲得了廣泛的全球關注和贊譽。
據業內人士介紹,宇樹在過去幾年中,奠定了機器人領域堅實的基礎:自研高能量密度關節電機、減速器、3D 激光雷達等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除了自研傳統機器人領域的感知和運動控制算法外,還正在開發完善機器人 AI 世界模型。這也是為何,H1 能成為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人形機器人的原因。
很多人直言:「過去的幾年當中,宇樹為全球范圍內提供了性價比超高的機器人,并在全球機器人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顯著推動了機器人 AI 的進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目前全球絕大部分人形機器人所使用的運動 AI,幾乎都是從四足機器人上遷移而來的,否則全球人形機器人的進步不會如此迅猛。」
成果,持續突破
2024 年 1 月央視《新聞聯播》,王興興接受了關于「我國制造業增長潛力加速釋放」的重點企業代表的深度采訪。
不知大家記不記得,幾個月前,火爆全網出圈的杭州亞運會,撿鐵餅,運標槍的機器狗,就是宇樹的,被全國人民親切地稱為「顯眼包」。
這幾年,宇樹在國內外大舞臺上頻頻亮相:2021 牛年央視春晚、2022 冬奧會開幕式、2023 SuperBowl(美國春晚)賽前表演、2023 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等等,一次又一次的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業內都知道,自 2017 年以來,宇樹始終深耕行業應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如電力巡檢、消防救援等落地應用上,成為該領域的先行者。他們推出的面向行業應用的四足機器人 B2,擁有卓越的負載能力和極致的穩定性。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幾十個項目,包括國家能源集團某電廠巡檢機器狗項目、某電網 220kv 變電站巡檢機器狗項目、某超高壓 500kv 變電站巡檢機器狗項目以及某省消防救援總隊消防應急機器狗項目等等,為各行業帶來了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宇樹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 180 余項,授權專利 150 余項;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認證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首臺 (套) 裝備認定、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等。據悉,宇樹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四足機器人公司。
目標,新一輪工業革命
生成式 AI,非常火爆,但離普通老百姓,每天的日常生活還是遙遠了。回顧過去一年多,大家可以發現 AIGC 基本沒有對普通人的生產生活產生太多的改變。但機器人 AI 不一樣,一旦機器人大模型 AI 取得明顯的突破(也許就是明天),將發生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徹底顛覆現在每一個人的生活。
如果想抓住人類歷史上,這人類文明最大的時代契機,想推動機器人 AI世界模型開發的同學,抓緊加入宇樹吧,聽說他們很缺人。把握這億萬年最關鍵的機會!
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據宇樹內部消息透露,王興興提到過他第一次知道 AI 的時候,就很喜歡神經網絡。當時在 2010 年大一,他幾乎將學校圖書館里面的神經網絡相關的書籍都基本看了個遍,那時候神經網絡 AI 是個非常冷門的領域。在 2010 年,他寫了一篇計算機課程作業小論文,題目大概是:增大神經網絡的規模,AI 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馬斯克再次展示人形機器人最新進展,機構判斷商業化元年或將到來
1月31日,馬斯克在社媒上曬出了特斯拉旗下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行走的視頻,再次引起市場對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期待。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數量全球第一,產業發展有望實現“領跑”
11月30日,機器人概念開盤走強,巨輪智能(002031.SZ)、晉拓股份(603211.SH)競價漲停,豐立智能(301368.SZ)、中大力德(002896.SZ)、昊志機電(300503.SZ)等個股紛紛高開。追覓科技狂飆,信任新題待解
對于快速擴張的創業企業來講,前有市場競爭壓力,后有投資人和估值壓力,擴張中遇到問題在所難免,但關注銷量和份額的同時,也應分出精力抓好品控和服務。唯有此,才能讓消費者在接受新科技潮流時,不僅在開始階段能眼前一亮,而且在結束時不留遺憾。
派財經
共989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