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費信貸展望:兩個看點,一大策略
在農歷龍年,消金行業也要辭舊迎新。
整體來看,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2024年各大平臺的預期都偏保守。可以預見的是,在這一形勢下,資金方內卷、資產荒的局面仍將持續。
消金界發現,大部分機構的整體策略均為“穩中求進”——基本維持貸款余額的穩定。而對于一些腰部及以下機構來說,只能通過制定高定價的策略,繼而實現規模的增長。
但是心態還是各不相同——有人選擇保守的放貸策略,但在一系列促消費、穩增長利好政策刺激下,只能眼睜睜地看其他機構收益猛漲;也有人選擇激進的放貸策略,但在飆升的壞賬和未知的監管政策面前,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對于助貸機構來說,選擇怎樣的獲客和增長策略,不僅關乎當下的收益,更決定了未來的命運。至少現在市場達成的共識是,不看誰在市場環境好時獲取超額收益,更要看當發生危險的時候,誰能夠提前縮量,全身而退。
除了這一整體策略外,消金界認為,還有兩大看點值得關注。
01
牌照方面有望迎來新面孔?
助貸公司作為非持牌機構,沒有資金來源,也沒有放貸資質。大部分助貸公司通過互聯網小貸牌照展業,但囿于資金限制,只能做導流業務。而頭部平臺也在牌照布局方面積極踴躍,做到合規先行。
2023年12月,抖音集團旗下的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中融小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其注冊資本從90億元增加至190億元,增幅高達111%。這是字節跳動自成功拿下這張小貸牌照后的第三次大幅資增,也意味著其目前已成為國內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中,注冊資本金最高的公司。
根據2020年11月2日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經營網絡小貸的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展望2024年,在金融業務全面需持牌經營的監管總基調下,牌照的獲取依然是頭部平臺最大的看點之一。
除了小貸牌照外,消金界了解到,位于第一梯隊的京東科技等平臺,依然在積極爭取入股或申請消金公司牌照。
在監管細化申報材料、放大股東進出自由度之后,今年持牌機構中能否迎來新面孔,值得關注。
02
發力To Bank金融數科業務
展望2024年,不管是頭部助貸機構,還是科技能力稍弱的腰部及以下平臺,在主營業務之外,都在發力To Bank金融數科業務,努力講好金融科技故事,尋找新的變現途徑。
比如,樂信表示,不同于信貸業務,其數科業務是完全的金融科技輸出,幫城商行、農商行做產品、共建渠道、聯合風控、客戶運營等,可以理解為是把信貸能力的打包輸出。消金界了解到,樂信的數科業務目前主要合作了江浙的兩家上市城商行。
而奇富科技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新增和三家金融機構簽訂金融科技業務服務,這三家機構包括了股份制銀行,互聯網銀行,民營銀行。未來也會向更多金融機構輸出全流程解決方案,后續會有更多客戶規模化上線。可見這一方向勢必會競爭激烈。
另一家上市系平臺嘉銀金科更是在三季度更名為“嘉銀科技”,表示將全面聚焦科技戰略,對內將堅持技術驅動戰略,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堅持數字化運營;對外積極輸出科技成果,賦能金融機構。
此外,消金界了解到,包括數禾科技等在內的機構,也在發力相關業務。
通過提供定制化搭建和優化自營產品、獲客、運營、全生命周期輔助風控技術等服務,幫助銀行打造自營產品閉環,屬地化發展,成為金融科技平臺與銀行合作新趨勢,也為機構的可持續增長打開潛力空間。不過銀行是否會為該模式買單,需要繼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核心業務指標全面收縮,仍需平衡規模與質量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總資產達821億元,貸款余額819.4億元
消金界
共117篇文章
消費金融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