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賣水餃賺千萬、煮菜做到上市……這些投行女不簡單
水餃是好多人過年餐桌上的執念,沒想到有人靠賣水餃,在國外賺麻了。
近期有消息說,41歲的華裔女子納迪婭·劉·斯佩爾曼(Nadia Liu Spellman)花費12萬美元開了一家速凍餃子店,結果一年收入達450萬美元(約3200萬人民幣),惹得好多網友已經摩拳擦掌了。
▲納迪婭
勸網友們先放下搟面杖,納迪婭曾是個投行女,做過5年分析師,放棄高薪工作,在美國做起“冷門”餐飲,竟然取得巨大成功,靠的應該不是起早貪黑包餃子。
近幾年投行女轉行做其他行業的事例很多,不乏眾多成功案例,有的甚至上市了。投行女難道在創業方面有秘訣?
在投行工作5年僅剩700元,
賣水餃1年賺了3200萬
納迪婭出生在美國,父母是華人。她父母也是干餐飲的,在波士頓經營著一家頗受歡迎的高級中餐廳 Sally Ling’s,時常接待中外名人。
她曾回憶說,非常喜歡媽媽做的家常菜,尤其是兒時饑腸轆轆回家后,媽媽端上桌的那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即便到了大學,她依舊熱愛餃子,周末空閑會去奶奶家包餃子,也會在學校跟同學分享來自中國的美妙食物。
在巴布森學院商業管理專業畢業后,納迪婭有了在美國做餃子的想法,但遭到父母反對,他們認為這行“不入流”,女兒應該勇闖華爾街。

▲納迪亞童年時與父母合影
2004年大學畢業后,納迪婭搬到紐約,在一家投資銀行做起了分析師的工作,年薪5.5萬美元(約40萬元)。
工作了5年,雖然獲得諸多好評,納迪亞仍然覺得不適應辦公室氛圍,反而對烹飪念念不忘。她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時常會想起童年的精彩時刻。我真的很想重溫那些時刻。”
2008年,納迪婭下決心辭職離開投行,這些年也沒掙到什么錢,腰包里只剩下97美元(約700元)。她在母親的餐廳擔任了兩年的總經理,一邊積累餐飲工作經驗,一邊根據自己的觀察制定了一份商業計劃,堅持做餃子的商業夢。
這期間,她跟著母親學了很多正宗的中國菜,還抽空結了個婚。憑借在投行的工作經驗,她認為如果進入食品行業,不應當只開一家高檔餐廳,而是去建立一個可以大量銷售的商業模式。
2010年,納迪婭在波士頓創辦了一家餃子餐廳,取名餃子之女 (Dumpling Daughter)。前兩筆啟動資金來自她公公、叔叔等家人,一共12萬美元。

餐廳生意不錯。納迪婭說,餃子之女開業三個月后,門外和大樓周圍時常排起長隊,經常出現還沒下班水餃已經售罄的情況。納迪婭凡爾賽地回憶:“有時候,我會站在冷藏室里哭上30秒……然后再走出去迎接顧客,那里有40個人在等著要水餃?!?
開業八個月,餐廳的盈利就足以償還之前開店的貸款。1年后就能給她自己開工資。
看到中國美食如此受歡迎,2018年,她又開了第二家分店,緊接著又開了一家店。
2019年和2020年,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水餃之女”餐廳面臨生存困難。納迪亞本來就是要擴大銷售規模的,趁機做了電商,搭建了自己的網站,同時在亞馬遜Prime上開店賣速凍水餃。
從2022年11月到2023年10月,“水餃之女”線上線下的累計收入超過450萬美元(約3200萬人民幣),其中在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的電商零售大約占了總營業額的三分之一。
不過,水餃之女的電商銷售暫時還沒有盈利。原因咱們都知道,線上銷售前期要搭建平臺、還要做營銷活動,這些都得花真金白銀,等到“規模效應”來了之后,就會變好。
不愧是華裔,深知電商的運營之道,她說:“在消費品生產線上,你必須花錢讓人們知道你是誰,并在網上找到你。你實際上是在賠錢,因為你的花費是為了公司的發展?!?
納迪婭估計,“水餃之女”的線上業務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實現盈利,但她希望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努力,最終能使“水餃之女”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產品出名做大了,下一步就該上市了,作為投行女,這些路徑都門清。其實,投行女轉行做食品行業,然后成功上市的例子,是有的。
投行女轉行做菜成功上市,
馬云、鄭志剛等大佬都投了!
2023年11月17日,日日煮在美成功掛牌上市,募資總額為3315萬美元,以當天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為1.2億美元。
這是一個投行女轉型美食烹飪主播,再轉型成預制菜,最后上市的故事。
日日煮2012年成立于香港,背后的創始人、董事長叫朱嘉盈。她出生在香港,12歲跟著家庭搬到美國,與其他女孩子不同,朱嘉盈小時候喜歡炒股,假期打工掙的錢全投到股市。

▲朱嘉盈
大學畢業后,24歲的朱嘉盈回到香港,任職香港上海匯豐私人銀行投資管理部,作為證券研究部主管,她帶團隊炒股。由于工作出色,幾年時間便做到年薪百萬。
金融行業壓力大,閑暇時她喜歡做菜解壓。后來干脆將做菜視頻分享到Facebook等社交平臺上,短期內積累了大量粉絲,被網友稱為“港版李子柒”。
朱嘉盈將日日煮帶到上市的位置,大體分了三步,步步踩準風口,顯示了投行女對資本市場的靈敏嗅覺。
做菜視頻(圖文)運營了兩年,2013年朱嘉盈在各平臺的點擊量超2億,已經通過廣告實現營收平衡。
她干脆辭掉年薪百萬的投行工作,專職做美食媒體。她說:“當時如果我繼續做金融,職業生涯是可以預見的,但如果我沒有做日日煮,之后有別人做成功了,我一定會后悔?!?
此后她將事業中心放在內地,2016年1月9日在上海注冊了“上海嘉龍日日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自己的美食視頻節目搬到優酷、愛奇藝、抖音等各種視頻網站上。
她跟老公表態:“事業為重,可以不要婚姻和小孩”。
2016年為了拿融資,朱嘉盈又為做菜視頻的玩法加入了“社群+內容+產品”,公司上線了“日日煮”APP。
熟悉國內互聯網發展史的人應該了解,曾風靡一時的“社群+內容+產品”在2018年就把故事“講沒了”,消費者不買賬,資本自然不追捧。
2019年,朱嘉盈又為日日煮更新業務。公司轉而塑造品牌,同時期轉型的還有李子柒等國內網紅。背后的商業邏輯無非是,人紅了,利用名氣攢產品,賣給粉絲。
此后這種商業模式逐漸固定下來。日日煮在“快速烹飪”(RTC)和速食(RTE)兩大領域推出多款產品,包括“撈飯系列”、“自熱火鍋系列”、“菜肴系列”。說白了就是針對國內一二線城市年輕女性用戶群體,推出的“各類預制菜”。
到2021年,日日煮的視頻播放量全網超過30億次,日日煮網站上訂單量超過1000萬單,另外,日日煮還有8000萬活躍用戶和500萬付費用戶。
至此,朱嘉盈跟隨時代風口,先后完成了“美食博主”、“社群+內容+產品”、“預制菜”三個風口,她的這一套搗鼓,資本市場也比較認可。
八妹做過統計,2023年上市前,日日煮獲得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合一資本、MFund魔量基金、500Startups、阿里投資、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K11 Investment、Talis Capital、Ironfire Ventures、尚乘數科、璞瑞資本基金等。

▲日日煮融資表/金融八卦女制圖
這些投資機構中,阿里系來自內地,鄭志剛及旗下的K11 Investment歸屬于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裕彤家族。還有一家璞瑞資本,是一家專注食品領域的投資機構,資產規模40億美元,其背后的嘉吉公司是美國第一大私有資本公司。
一家公司能獲得內地、中國香港、美國頂級投資公司的青睞,顯示朱嘉盈的確有兩把刷子。
不過擺在朱嘉盈面前的問題依然不少。
日日煮這幾年融資幾億,但經營一直虧損,從2020年到2022年,日日煮凈虧損分別為1.14億元、4.59億元、1.22億元。
2023年也沒有變很好,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09月30日,日日煮收入總額1.6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5.5%;歸母凈利潤-2174.76萬人民幣,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就目前情況來看,朱嘉盈先得把營收搞上去,止住虧損的勢頭,同時再找一次風口站上去,給足資本市場想象空間。
投行工作多年,朱嘉盈應該知道,選擇了資本市場,就得按照游戲規則玩下去。除非不選擇,安靜地做個小仙女。
放棄百萬年薪當網紅,
“媽媽的東西”到了巴黎時裝周
2018年29歲的沈君瑤還是香港摩根大通的投資經理,年薪百萬。她的工作是每天坐在中環的大樓里思考“未來十年什么是事業最值得投資”。
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不斷閱讀各種研報,其中桌上一份關于新消費投資的方案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覺得這是未來。

▲沈君瑤
沈君瑤平常喜歡時尚,對珍珠、鉆石等首飾更是情有獨鐘,有自己的見解,曾動手做過一些設計。
于是,又有了一位放棄百萬年薪,加入創業大軍的投行女出現了。
她創業方向選擇做珍珠。
傳統觀念里,珍珠雍容華貴卻始終給人“老氣”的印象,是“媽媽戴的東西”。作為曾經的投行人,沈君瑤要想開拓年輕人的珍珠市場,自然得“教育市場”。
她創業第一步沒有建立企業,而是轉型做時尚博主,當了網紅。
她的小紅書從0粉絲開始,每天的工作是拍攝時尚穿搭、用認知“教育”粉絲,還要跟粉絲互動,保持關系。不久,就有粉絲在她手里買一些商品,這些人成為沈君瑤的“天使消費者”。
過程并不容易,她曾介紹:“既要講好故事,又要做市場培訓,還要活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市場教育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而且很費錢?!?nbsp;

2019年沈君瑤創立了珍珠品牌“PEARLSTIGE”。2019年,公司在小紅書開設首家線上店鋪,短時間銷售額取得了爆發,增長了800%。目前,沈君瑤有15萬粉絲,大部分人有消費能力。
不愧是投行人,沈君瑤竟然先于風口發現商機。這兩年,珍珠跟黃金一樣,突然在年輕群體里火了。小紅書上關于珍珠的筆記有757萬篇。
據數據顯示,位于浙江諸暨的”珍珠之鄉“山下湖鎮,僅2020年1-4月的網絡銷售額就達35億元,2020年,華東國際珠寶城市場商戶的網絡銷售額超200億元,沈君瑤的珍珠生意跟著水漲船高。
2021年,沈君瑤的品牌受小紅書官方邀請參加了上海時裝周Ontimeshow,公司還開設了天貓旗艦店,并入駐了頂級奢侈品酒店上海養云安縵酒店,以及北京、香港等頭部買手店。
2022年9月,PEARLSTIGE又登上巴黎時裝周。借此良機,品牌快速拓展影響力,參加完時裝周后三個月,珍珠產品就登陸了傳統四大市場(美、英、法、日)。
得到主流時尚圈認可,用戶那里沈君瑤也找到自信。
2022年雙11期間,旗下星環耳釘銷售額環比618增長9倍,香雅系列的ROSA香水瓶項鏈,老用戶復購率達120%。
2022年12月,沈君瑤與美團創始人王興、碧桂園創投孫梁浩等知名企業家一起,入選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2年度“青年海歸菁英100人”。
作為曾經的投行人,她對中國新消費市場充滿自信:“我堅信,未來5-10年內,肯定會誕生一些量級的中國品牌進入國際視野,不管是珍珠、珠寶賽道,還是黃金、鉆石賽道。接下來,不斷會有各種各樣的品牌和好產品在消費者聚集的平臺中長出來,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從發出的視頻片段來看,沈君瑤現在的生活很放松,時常放下工作,跟家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更多視頻則是介紹奢侈品、探訪老錢、探討女性事業布局......明目張膽地擴張事業背后,恐怕攜品牌進入資本市場也是遲早的事情。
一份數據顯示,2019年,高盛有近1800名實習生,其中54%為女性;2020年,高盛2727名暑期實習生中,有52%為女性;2021年,高盛1800多名實習生中,53%都是女性。連續好幾年,女性占據了一半以上。
未來會有更多女性在投行中發光發熱,也會有更多投行女轉做其他行業,并極有可能再次殺回資本市場。
沈君瑤說“人生不應該設限”。是啊,見識過美好風景的人,本能地還會想著去尋找更美的風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厲害了!賣水餃賺千萬、煮菜做到上市……這些投行女不簡單
近日,41歲的華裔女子納迪婭·劉·斯佩爾曼(Nadia Liu Spellman)花費12萬美元開了一家速凍餃子店,一年收入達450萬美元(約3200萬人民幣)。做好兩方面工作,邁過創業“死亡率”最高的雷區
創業公司會長期面臨生存的挑戰,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需要跨過很多坎,而從天使輪到A輪是創業公司要跨的第一個坎,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個坎。BAT出走創業的「她們」
相比于柳青、胡瑋煒等大眾耳熟能詳的創業故事,在聚光燈之外,我們發現了另一群同樣在創業路上堅定前行的女性創始人。她們或許本人知名度不高,但她們的故事,同樣值得被看見。
深藍財經
共124篇文章
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創立于2011年,發源于財經記者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