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廣:金融健康理念是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標志

訪談人簡介:
貝多廣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理事會聯席主席兼院長、財政金融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自 1988 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后,先后任職于國家財政部、中國證監會、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有近 30 年金融市場的豐富經驗。貝多廣博士學術著述甚豐,早年曾出版《宏觀金融論》、《中國資金流動分析》等專著,曾獲得孫冶方經濟學獎,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0 年代初曾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紐約聯儲銀行擔任客座研究員。近年開始專注普惠金融研究,發表相關演講論述,最新著作《金融發展的次序:從宏觀金融、資本市場到普惠金融》2017年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目前正在主持普惠金融國家發展戰略的課題研究以及中國數字化普惠金融發展模式的課題研究。
侯力銘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員
WEMONEY研究室:國內外對金融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是目前并未形成統一的金融健康定義。金融健康主要是指什么?包含哪些內容?
貝多廣:目前,尚未形成公認的金融健康定義,不同機構和不同學者對金融健康的詮釋有一定差別。綜合考慮各方的觀點,金融健康大致包括居民日常收入基本能覆蓋支出,能夠應對重大意外事件等帶來的財務沖擊,具備基本的金融素養,能夠循序漸進地實現自身財務目標,從而達到健康的個人財務狀態。
可以看出,金融健康意味著居民能夠平衡日常收支,有良好的金融韌性、金融能力、金融規劃,能通過儲蓄、保險、信貸等金融工具應對重大疾病等突發事件帶來的財務沖擊,能做到誠實守信、有借有還、理性投資、風險為本,能合理運用金融產品和服務使未來的生活在財務上得到基本保障。
WEMONEY研究室:金融健康與普惠金融有什么聯系?
貝多廣:在發展階段上,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高級形態。普惠金融主要關注金融服務“有沒有”,而金融健康更多地關注金融服務“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務“有”的基礎上,將個體努力和外部支持相結合,不斷改善金融消費者財務狀況,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提升其財務韌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最終實現金融福祉。
未來五到十年,我國的普惠金融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在去年發布的《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中提出要布局能力建設的長效機制。今年的研究證明,金融健康目標恰好是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標志,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建設中關于能力建設方面的重要內容。
WEMONEY研究室:對于目前小微企業金融健康狀況,有沒有評估數據?
侯力銘:我們在既往研究的基礎上,獲取了2349份有效問卷,進行了“小微企業金融健康”研究項目,并撰寫了《小微企業金融健康報告》。《報告》所聚焦的金融健康衡量的是一個小微企業是否可以維持良好的日常財務運營、穩健地應對經營活動中的潛在風險、周全地準備當下和未來發展所需財務資源,體現了企業的良好運轉狀態、免疫力和成長潛力。《報告》顯示,雖然大部分小微企業的金融健康得分在60-80分之間,整體平均分為68.27,但仍有超三分之一的小微企業金融不健康,這關乎1.8億人的就業前景。
WEMONEY研究室:如何解決小微企業金融健康存在的問題?
侯力銘:我們提出五點建議。第一,要重點關注對小微企業來說最緊要的現金流問題,緩解由于應收賬款拖欠嚴重所帶來的現金流壓力,需要政府和金融機構更多支持;第二,要推動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能力和改善日常經營管理,需要金融機構開發更便捷、低成本、適配度高的解決方案,政府降低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度和門檻,強化數字化轉型的公共服務;第三,金融機構應針對小微企業的風險特征和保險需求研發適配度高、性價比高、保障力強的普惠保險產品,政府可開展保險知識的普及教育,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和行業監管;第四,金融機構要不斷優化普惠金融產品服務,通過“信貸+”綜合金融服務進行經營賦能,政府要加大對弱勢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第五,提高社會整體的金融健康意識,促進金融健康理念和指數的推廣實踐。
WEMONEY研究室:金融機構在賦能小微企業金融健康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侯力銘:無論是從金融業務還是數字技術的應用來看,金融服務供應商才是時刻在探索、不斷在創新的市場先鋒。同時,金融服務供應商也是經濟主體獲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主力軍作用,為普惠個體提供針對性更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應不斷加強金融健康能力建設,將提升客戶的金融健康水平作為經營的重要目標之一。將金融健康與金融機構自身的風控環節有機結合,不僅體現了金融服務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更是當前供應商提升自身競爭力、區分度的有效路徑,有助于實現金融機構穩健經營與客戶金融健康的“雙贏”局面。
所有可能面向個人、家庭、企業的金融服務供應商都有必要、有潛力建立融入客戶金融健康結果的商業模式。例如,銀行、保險、各類投資工具供應商、金融科技企業、小額貸款公司、金融規劃和咨詢服務商等。
WEMONEY研究室:對于小微企業經營發展,還有哪些建議?
侯力銘:我們發現,小微企業不僅面臨金融問題,解決其經營問題更加迫切且必要。金融健康往往意味著金融問題和經營問題同步解決。小微企業層次不同、周期不同、行業不同,銀行貸款只能解決小微企業的部分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銀行之外的渠道,比如股權、比如保險,甚至是混合融資的方法。
WEMONEY研究室:現階段,普惠金融發展面臨什么新要求?
貝多廣:普惠金融需求從以信貸為主,發展為綜合金融需求。前幾年,我國掀起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重點解決融資問題。但現階段普惠金融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也就是我們提到的金融健康指標,這也和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吻合。
WEMONEY研究室:如何構建普惠金融生態體系?
貝多廣:我們一直倡導構建普惠金融生態體系。普惠金融絕不限于普惠信貸,構建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滿足不同層級的小微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才是普惠金融的題中應有之義。
因此,今后普惠金融應更注重生態體系化發展,換言之,不局限于信貸,而應包括金融多個領域,例如保險,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此外,資本市場如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也屬于普惠金融。又如,聽上去離普惠金融似乎較遠的期貨,實際上也是逐漸納入普惠金融的工具。在云南,不少地區種植橡膠,但橡膠價格波動會威脅到膠農收入,當地通過保險加期貨來對沖價格波動,即價格與對應期貨掛鉤,期貨價格跌了,則予以價格補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第四屆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終審結果揭曉,再創全國數字金融發展新標桿
本屆香蜜湖獎共評選出13個項目獎、4個特色項目獎、3家新銳企業獎、5個數字化轉型先鋒獎。晉商消費金融八周年 與光與熱 熾烈前行
八年來,累計放款超過1000億元、服務客戶超過2100萬人,實現規模與效益穩步增長。貝多廣:金融健康理念是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標志
金融健康大致包括居民日常收入基本能覆蓋支出,能夠應對重大意外事件等帶來的財務沖擊,具備基本的金融素養,能夠循序漸進地實現自身財務目標,從而達到健康的個人財務狀態。一家數字銀行的普惠實踐之路
普惠金融被納入國家戰略,已歷十年。十年里,中國譜寫了普惠金融絢麗的發展華章,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正在日益成熟。中國數字普惠新征程之微眾樣本
微眾銀行的成長史,是數字與科技應用求解普惠金融的探路史。未來,亦可能是中國數字普惠“樣本”為全球提供更多參考的探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