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24 深度觀察:生成式AI的新時代要來了嗎?
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的“奧斯卡”CES已經落幕,但留給大家的震撼還未消散。作為科技界的重點保留節目,CES匯集了全球各地的新產品和黑科技,吸引了包括英偉達、英特爾、AMD等4000多家企業參加,來自中國的企業超1000家。
這是疫情后最熱鬧且具有看點的一屆。空間計劃的傳說、智能家居的新玩法、芯片大廠的全新陣容、科技巨頭們都拿出了看家本領爭奪場館“C”位。
與其說,這是一場消費電子展覽,不如說,這是一場大型技術見面會。各個品牌產品百花齊放,實際上更多了一層暗自較勁的意味。來自東方的力量也不甘示弱,漂洋過海的黑科技引來不少現場觀眾駐足關注。
一
智能枕頭、同聲傳譯耳機?
這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有點卷
CES 2024上,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的發展態勢超乎意料地多元蓬勃。小到耳機、手表,大到智能門鎖、同聲傳譯,將日常生活的大多需求無孔不入地考量在內。無論是亞馬遜、三星的頭部玩家,還是各家后起之秀,都展示了一波實力。
1.智能穿戴:
CES 2024上,諸如智能鎖、智能戒指等智能穿戴的多種打開方式,正如電影科技照進現實。
Lockly智能鎖團隊的最新產品能夠支持面部識別,還可以與NFC配合使用,通過兩個2MP分辨率的紅外傳感器進行雙目面部識別,2.6英寸內,智能鎖得以在1.5秒內解鎖。同時,飛利浦則針對用戶手掌進行設計,推出手掌識別智能鎖Deadbolt,可以記錄不同年齡段的人高達50多種掌紋。
左為Lockly面部解鎖,右為飛利浦掌紋解鎖 來源/智東西
NeurGear團隊推出的ZenBud耳機則通過超聲波技術,利用刺激迷走神經來放松身體。迷走神經在人體中發揮著多項重要生理功能,如消化、呼吸、心率等。
來源:深圳灣
中國廠商帶來的Helio Ring智能戒指,采用了鈦合金的材質,通體不到4克重,具備心率、睡眠、壓力、血氧飽和度等健康監測功能,同時,還可以基于檢測數據,給予健康指導。也有網友激情發言:智能手表尚不舒服,智能戒指能否保證不是睡眠緊箍咒?

來源:華米 Amazfit官網
對戒指做文章的還不止一家,VTouch另辟蹊徑,將戒指化身為了一款移動麥克風,內置麥克風和距離傳感器,當戒指靠近嘴巴時,麥克風就會被激活。并且,出于安全考慮,單擊5次戒指就會自動觸發報警,并記錄當時的環境聲音。
很多網友曾開玩笑:近視眼的眼鏡一摘,聽力也直線下降。EssilorLuxottica帶來的助聽眼鏡則正是針對聽力損壞的問題出發。Nuance Audio 眼鏡,主要適用于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傷的群體,在鏡框設有波束形成麥克風,頭部輪廓用以校準算法,可以定向增強說話聲。
2.智能家居:
寵物追蹤、讀取腦電波、緩解打鼾……CES 2024上,智能生態不是夢。
Motion Pillow研發的智能枕頭讓愛打鼾人看到希望,它可以通過AI識別調節枕頭高度,以使用戶頭部呈現對應角度,以解決打鼾問題。

智能枕頭Motion Pillow(來源:Trend Hunter)
Palmplug的小型可穿戴手套將游戲和健康相結合。手套上對應手指裝置了傳感器,以用于手部跟蹤、觸覺反饋,并且可以應用到中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颊咴谶M行健康科技游戲時,手套的手部跟蹤功能發揮作用,將患者的康復進度實時傳遞給醫生,同步效果以配合調整治療方案。

Palmplug小型可穿戴手套(來源:The Verge)
Withings研發的Beam O,是一款多功能合一的家庭類健康監測設備,能夠實時測量體溫、讀取血氧水平、甚至充當聽診器檢測用戶身體狀態,以及配合做心電圖。產品小小一個卻高科技含量滿滿。

健康監測設備BeamO(來源:官網)
Mywave研發的Pebble,作為一款腦電波傳感器,需要被貼在額頭上。在用戶睡眠過程中,Pebble可以追蹤眼動期到深睡期,根據腦電波生成自定義的睡眠軌跡。并且,數據上傳后,還會生成對應的助眠曲。
來源:深圳灣
二
巨頭的技術“撞衫”
芯片領域,英偉達、英特爾、AMD等巨頭相繼亮相;屏幕領域,三星、LG、TCL也不甘示弱。
1.游戲體驗拉滿的英偉達
英偉達在展會中展示了游戲、創造、生成式AI和機器人創新相關產品,還進行了一場特別演講。英偉達再次為游戲黨帶來福音,發布了GeForce RTX? 40 SUPER 系列 GPU,作為AI PC的核心硬件,如Matt Wuebbling所說:“GeForce RTX SUPER GPU 現已支持超過 500 款 RTX 游戲和應用”,性能再翻。
與此同時,英偉達推出了NVIDIA Avatar Cloud Engine(ACE)Production Microservices,開發者可以通過 ACE 微服務,利用 NVIDIA Audio2Face?(A2F)等 AI 模型,以及 NVIDIA Riva 自動語音識別(ASR)構建游戲和應用的虛擬角色。
來源:英偉達官網
全球視覺內容締造者 Getty Images 在 CES 發布 的iStock 生成式 AI 工具,則也是基于英偉達定制的AI模型生成服務,以為設計師和企業提供從文本到圖像的生成工具,創建可授權的視覺效果,包括對生成圖像的法律保護和使用權。
英偉達的技術還蔓延到電動汽車領域。眾多 NVIDIA 汽車行業合作伙伴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CES 上展示了先進的技術,包括梅賽德斯-奔馳、Luminar、Ansys、Cerence等。
2.野心勃勃的英特爾
CES 2024中,英特爾同樣推進“AI無處不在”戰略,正式宣布進軍汽車市場,主攻智能座艙芯片、電車能源AI管理、開放式汽車芯片定制平臺三大方向,并將首款上車的芯片命名為“SDV”(Software Defined-Vehicle),主打軟件定義汽車的理念。
同時,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客戶端計算集團總經理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還透露:核心Chiplet技術產品Arrow Lake處理器和Lunar Lake處理器將于2024年下半年上市。
3.潛入汽車的AMD
AMD在CES上宣布了口號與野心:Advancing AI PCs。此次,AMD著重升級了桌面APU產品線。推出了四款全新APU,統稱為 Ryzen 8000G 系列。

它不僅展示了8000G系列APU和Radeon RX 7600 XT 16GB顯卡,也在汽車領域有所作為。
AMD首款通過汽車認證的7nm器件,Versal AI Edge SoC引入了先進的AI引擎,能夠優化包括前視攝像頭、車艙內監控、激光雷達、4D雷達、環繞視圖、自動泊車等在內的多種性能。
4.三星:世界首款!
三星和LG兩家不約而同在CES 2024上推出透明屏幕,摸索著技術領域的潛力。
三星在CES2024上推出了世界上首款透明Micro led顯示屏,兩款彩色玻璃面板和一款完全透明的面板,能夠提供高像素密度的清晰銳利的圖像。
三星的透明屏主要利用了Micro LED技術,突破了傳統OLED屏幕的能力,可以精確控制單個像素,并且受光的影響較小。
雖然只是原型機的概念展示,但也給了現場億點點震撼。
5.LG:透明大殺器來襲
同樣是在CES2024上,LG亮相的大殺器則是無線透明OLED電視,不僅擁有4K畫質、77英寸大屏,還具有無線特性。毫不夸張地說,購買者可以將這塊屏幕放在家中任意位置,例如客廳原本放置屏風的地方,作為裝飾品。
當進入AOD模式時,設備就可以作為一個動態藝術品融入家庭環境中,例如山水畫、藝術品,乃至魚缸……

此外,LG還將屏幕“平移”應用到汽車上,P2P P-OLED,可以將儀表盤使用的12.3英寸P-OLED和中央屏幕使用的34英寸P-OLED連接在一起,完全代替傳統儀表盤。
來源:LG官方
6.TCL:屏幕又雙叒叕變大
TCL作為本屆CES中展區最大的中國企業,也展示了在屏幕方面的技術擴展。雖然沒有類似的透明屏幕技術,卻在原有的98英寸QD Mini LED電視的基礎上,繼續拓寬電視的邊界,推出了全新的115英寸QD Mini LED產品QM891G。
全新產品QM891G也成為了當前尺寸最大的QD Mini LED電視。

來源:36氪 拍攝:蘇建勛
如果只將其運用于家居或者商用,那就限制住了該項技術。TCL實驗性地推出了42.7寸“超大異形車載一體式顯示屏”,不但可以實現8k分辨率,還能實時捕捉駕駛員狀態,以減少分心和事故。
超大異形車載一體式顯示屏。(來源:36氪 拍攝:蘇建勛)
當車主長時間閉眼時,車載屏幕會發出警告訊號。(來源:36氪 拍攝:蘇建勛)
三
生成式AI的科技與狠活
生成式AI成為了CES 2024的一大看點。生成式AI+萬物=無處不在。
WeHead的另類顯示器則將生成式AI擬人化,能夠提供類似真人的“面對面”服務,以實現和用戶的自發對話。該設備主要通過AI Agent控制3D設備、轉動機器人頭部、模仿人類交流以增強交互體驗。

WeHead GPT顯示器(圖源:WeHead)
一直備受矚目的VR、AR、XR,仍然是CES的重頭戲,開始在更多新型場景嘗試落地。
索尼推出了一款搭載智能控制環的“空間”VR耳機,包含新的XR頭顯和手柄設備,專為“空間內容創作”設計,用戶可以在虛擬與現實之間自由切換。設備采用 Snapdragon XR2+ Gen 2 平臺,搭載4K OLED 微顯示器和視頻透視功能的XR頭戴式顯示器。
索尼的首席執行官表示,這款產品專為從事 3D 工作的專業人士打造,可以通過將虛擬對象疊加到物理空間,以擴展創作思維。

TCL實業旗下雷鳥創新推出了第二代雙目全彩MicroLED+衍射光波導 AR眼鏡雷鳥X2 Lite,作為全球首款搭載第一代驍龍AR1平臺的雙目全彩AR眼鏡,整機僅重約60g。
來源:雷鳥官方
Solos推出了一款搭載ChatGPT的智能眼鏡Solos AirGo3,以實現實時翻譯的功能,得以實現跨國界無障礙交流。

Baracoda基于生成式AI,研發了全球首款智能鏡子BMind,根據用戶的精神面貌提供個性化的修養建議,例如光療、冥想、自我肯定等,以實現情緒改善,精神感知。
智能鏡子BMind(圖源:ZDNET)
生成式AI的“助手化”趨勢也日益增強。如:梅賽德斯-奔馳推出了對話AI虛擬助手;大眾汽車緊隨其后宣布所有車型搭載ChatGPT;華碩手機加持生成式AI能力以提示語音搜索、壁紙更換;聯想新品電腦支持智能助手配文、問答、交互等。
四
汽車與機器人的多種形態
機器人和汽車一直是技術應用的行業前沿領域。此次展覽,許多意想不到的公司為汽車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CES 2024中,小鵬匯天此次參展的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面向未來立體交通而設計。在陸行模式下,機臂、旋翼等飛行系統可完全折疊收納進車體內;通過折疊變形系統,可以打開機臂切換到飛行模式,在條件允許的環境下實現垂直起降,飛越擁堵、障礙、河流等,滿足人們短距離低空出行的需求。此外,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還采用了可折疊方向盤、透明儀表盤、駕駛艙透明底盤等前瞻“黑科技”,智能座艙可以在陸行模式與飛行模式之間自由切換。

“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
一直為影音設備出名的索尼,此次在CES 2024中“毫不客氣”地展示了智駕實力。
Afeela是索尼注入游戲思維的造車嘗試。PS5手柄作方向盤、Epic Games的虛擬引擎5.3支撐超寬儀表顯示屏、加入3D地圖與本地影音游戲、攝像頭。用戶既是駕駛者,也是玩家,能夠用操作手柄的方式開車,趣味性十足。

索尼汽車Afeela(來源:36氪 拍攝:周鑫雨)
宇樹科技作為國內的機器人領袖,展示了三款已經備受好評的機器人:消費級機器狗Go2,行業級機器狗B2,以及通用人形機器人H1。
消費級機器狗Go2,再次秀了一把中國實力,其價格設定也更偏向于消費級。現場帶的原本僅用于展示的7套Go2,就被觀眾一天內直接買走了4件。并且,這類機器人可以用于電力巡檢、環境探測、搶險救災等場景。
現場體驗過程中,機器狗和機器人的表現也格外引人注目。

宇樹的機器人。(來源:36氪 拍攝:周鑫雨)
RichTech Robots帶來了會聊天的機器人咖啡師。接入ChatGPT以后,AI咖啡師不僅能現場制作咖啡,還可以根據識別到的人物身份進行溝通聊天。在和情侶面對面時,它還主動念了情詩。
做咖啡的RichTech Robots。(來源:36氪 拍攝:周鑫雨)
法國機器人創企Enchanted推出的兩款機器人Miroka和Miroki可用于醫院和酒店配送、物流任務。
Enchanted展出機器人(圖源:Sypnotix)
韓國機器人創企WiRobotics推出了一款內置個性化AI教練的超輕量步行輔助可穿戴機器人WIM,稱這一設備能減少用戶20%的步行能量,幫行動不便的人獲得更好的鍛煉體驗。
▲可穿戴機器人WIM(來源:The Verge)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自1967年6月在紐約首次亮相,至今已57年。作為科技行業含金量滿滿的風向標,CES 既是一場技術盛會,也是一場研發者與消費者互動的平臺。
無論是智能家居還是電子芯片,科技發展已然駛入快車道。占據主流的產品設計,將始終服務于人、思考于人、應用于人??萍紵o孔不入地為每個家庭提供便利。IPC首席經濟學家Shawn DuBravac曾表示:“擁有改變生活想法的人,肯定會找到實現這些想法的方法?!眲摌I者總能找到創新的地方。
路雖遠,走在科技前沿、愉快地擁抱未來,一切都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1.CES 2024丨可穿戴狂卷健康功能,智能家居Matter生態壯大 by/智東西
2.暴走3萬步逛遍CES 2024:AI席卷一切,8大方向最火 by/智東西y
3.CES 2024開幕,36氪帶你云看展 by/智能涌現
4.2024 CES:AI與芯片接棒,車企集體轉向“務實”技術 by/鈦媒體
5.從CES 2024看AI PC江湖 by/腦極體
那么,全球消費的電子風向標將指向哪里?此次含金量滿滿的“科技屆春晚”,誰能成為“主角”?以下,Enjoy:
猜你喜歡
2024外灘大會正式開幕 立足上海展望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新篇章
9月5日,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在上海黃浦世博園區正式開幕。今年大會主題延續“科技·創造可持續未來”,致力于構建一個促進國際交流、科技與人文融合的對話平臺,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關注“醫+藥+險”等熱點話題!2024第九屆中國健康保險發展論壇邀您參會!
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以及國家對于大健康產業的鼓勵扶持,使得“醫+藥+險”逐漸走上C位。春節“科技七巨頭”市值排位洗牌:英偉達狂飆至第三
美股科技巨頭的市值悄然進行了一輪大洗牌。期間,英偉達總市值沖向1.79萬億美元,先后趕超亞馬遜和谷歌,成為美股第三大公司。手回科技沖刺港交所上市:旗下公司多次被處罰,董事長、CEO光耀同責
1月12日,深圳手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手回科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追覓科技狂飆,信任新題待解
對于快速擴張的創業企業來講,前有市場競爭壓力,后有投資人和估值壓力,擴張中遇到問題在所難免,但關注銷量和份額的同時,也應分出精力抓好品控和服務。唯有此,才能讓消費者在接受新科技潮流時,不僅在開始階段能眼前一亮,而且在結束時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