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跌破發行價,市值較巔峰蒸發80%(附此前有關王興想法的一篇文章)
美團跌破發行價,市值較巔峰蒸發80%
1月17日,港股美團大跌6.97%,報68.75港元/股,已跌破發行價(上市發行價69港元),創四年來新低,當前總市值為3947億港元,較巔峰時期的2.6萬億港元跌去八成以上。
盤面上看,2023年美團股價就累計下跌了53.7%,2024年開年以來僅12個交易日內,美團股價累計下跌超15%。
面對股價下跌,美團近期拋出大手筆回購。1月10日,美團公告上市以來的首次回購,單日回購近4億港元。美團近期連續回購屬于此前已公布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近期已回購的數額相當于回購計劃的四分之一,但對股價的支撐效果并不明顯。
Wind數據顯示,1月10日-1月16日美團連續回購期間,南向資金甚至還拋售減持了733萬股,拋售力度也有加碼跡象。
根據美團2023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凈利潤(期內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195.3%;經調整凈利潤為57.3億元,同比增長62.4%。
美團CEO王興曾在2023年三季報電話會上稱,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有十足信心,目前股價只反映了單一的業務價值,會在考慮業務的投資機會、現金流以及市場狀況等因素后進行回購。美團CFO陳少暉在展望四季度時也表示,“預計餐食外賣業務營收的同比增速將低于第三季度,閃購業務營收的同比增速(與三季度相比)將持平,但兩個業務的客單價都會出現下降”。
不過,三季報發布后,美團的股價仍一路走低。此前有多家機構發布研報指出,考慮到競爭格局影響及新業務投入,美團到店業務或短期承壓,利潤率也可能受到影響。
多位券商分析師稱,美團現階段被“低估”的核心原因,是公司正處于估值模式轉換期。在燒錢擴張還被偏愛的那些年,資本市場通常會用SOTP(分部估值法)給予互聯網公司更高的估值,而隨著互聯網熱潮退去,更加注重公司整體盈利水平的PE(市盈率)估值成為主流。對美團來說,二者最顯著的差別在于,市場不僅不再為無邊界的擴張買單,反而會“懲罰”那些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業務。
美團王興:我們不會在一兩年內大功告成
在北京叫外賣,通常比自己出去吃飯更便宜,而且要省得很多。19歲的林尚龍(Abey Lin)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現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他用智能手機從本地餐館點了份烤鴨,通過外賣軟件美團點餐只要20元(約合2.99美元),比店里的門市價便宜了80%左右。他還能買兩份打四折的披薩,上面撒著金黃的土豆和烤海鮮。在美團上購買另一家餐廳的豆腐菜只要1.46美元(約合9.8元),比餐廳菜單價格的三分之一略高一些。即使林尚龍有個小廚房可以自己做這道菜,他的烹飪成本也很難低于這個價格。“這讓我大吃一驚,”他說。
林尚龍是位志向遠大的導演,他到北京求學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應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他還沒有完全熟悉中國城市生活的新秩序,但很快就適應了環境。他基本上不去宿舍的自助餐廳吃飯,而是選擇可以隨時點餐、配送及時的漢堡、面條和孜然肉串,通常在30分鐘內就能送到。他穿過霧霾去校門口拿剛點的外賣時,總是會看到有一群送餐員在跺著腳取暖,等其他學生來取餐。“這樣更方便,也更省錢,”林尚龍說,“中國在這方面的效率高得離譜。”
在中國各地,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像林尚龍這樣的人點兩三次外賣,以及食品雜貨、辦公用品、理發、按摩和他們可能需要的其他服務。不過,隱藏在這個350億美元(約合2355億元)外賣市場背后的不僅有高效率,還有美團與中國價值最高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團之間的大戰。在中國實物商品的在線零售市場上,阿里巴巴及其多家子公司占據著霸主地位,但是美團在服務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美團的應用程序兼具Grubhub、Expedia、MovieTickets.com、Groupon和Yelp的多項功能,有60萬騎手每年在2800座城市為4億客戶提供配送服務。阿里巴巴堅信自己可以用低價策略把美團置于死地。兩家公司都在持續升級的補貼大戰中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資金,其激烈程度甚至可能會讓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選擇及時止損。
這場惡戰不僅關乎生意,也牽涉到個人恩怨。阿里巴巴在美團成立初期提供了資金支持,但是美團首席執行官王興退出合作關系,惹怒了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云(Jack Ma)和蔡崇信(Joe Tsai),雙方就此分道揚鑣。王興身材消瘦,戴著金絲邊眼鏡,留著寸頭,他說這次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阿里巴巴的這種思維方式很奇怪,”王興在美團北京總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該公司在2018年9月首次公開募股(IPO)以來他首次接受采訪,“如果你有什么商業舉措,他們就認為你是在偷他們的錢。”從外形來看,王興是位靦腆的程序員,不過以中國的標準來評價,他算是個離經叛道的人。他說Facebook是仿效其他在線服務的跟風者,認為中國最知名的企業創始人馬云有“誠信問題”,多年來損害了中國的聲譽,這要追溯到阿里巴巴分拆子公司的意外之舉。阿里巴巴對此事不予置評。Facebook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十多年來,中國互聯網行業由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這三大巨頭主導。現在,年輕一代有機會挑戰這些巨頭及其創始人(馬云和蔡崇信分別為54歲和55歲,而王興剛滿40歲)。中國服務應用程序市場的年交易額預計將在五年內超過8000億美元(約合53820億元),而王興掌控這個市場的努力可能會蠶食傳統在線零售商(尤其是阿里巴巴)的銷售額,因此爆發了補貼大戰。
很多投資者都看好阿里巴巴,該公司的市值是美團360億美元(約合2422億元)的12倍還多。由于投資者對王興的大手筆燒錢感到不安,美團的股價自IPO以來已經下跌了約30%。但是王興的支持者說,他也很執著。“他是個挺可怕的人,”今日資本(Capital Today Group)創始人徐新(Kathy Xu)說,這家風投公司投資了美團。“一旦他認準了什么東西,他就可以和你戰斗到底。他就是有耐心堅持到最后。”
王興的人生軌跡恰好映照了中國從貧窮的農業國家轉型為經濟強國的動蕩歷程。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中國的私營企業才有了合法地位。王興的祖父是中學的教導主任,也是位劇作家,在文革期間去世。當時王興的父親年僅16歲,只得想方設法養活自己的母親和三個弟弟。王興的父親試著做過采礦、園藝和其他生意,后來在水泥行業取得了成功,讓他的兒子得以深入觀察創辦一家企業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王興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然后在特拉華大學攻讀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但是在2003年,受到Facebook前身Friendster的啟發,他決定退學,創建中國的社交網絡。王興與大學室友王慧文和一個中學同學合伙創業。他們在清華校園北門附近租了便宜的辦公室,成立了一家網站。
這次創業并不順利。他們的校內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大學生,但是王興和兩位聯合創始人很快花光了他們從家人朋友那里籌集的80萬元資金,只好把網站賣掉。2007年,他們創建了深受歡迎的飯否(類似于Twitter的網站),由于難以遵守監管方面的要求,在2009年被迫暫停運營。此后,王興說“我想做些不那么有爭議的事情。”
2010年,他效仿當時美國最熱門的初創企業Groupon Inc.的模式成立了美團(“美團”的在中文中的意思是美滿團圓,意指團購優惠的好處)。這個行業很快就涌入了為數眾多的企業,不久后爆發了在中國稱為“千團大戰”的激烈競爭。成千上百家效仿Groupon的初創企業相互挖角,散布競爭對手即將破產的謠言,以不可持續的低價來吸引顧客。美團的員工經常從早上七點半工作到午夜之后。“這是關乎生死的問題,”于2011年追隨王興的阿里巴巴前高管干嘉偉說。
王興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他開始快速擴張,到2011年,美團已登陸上百座城市,而同時,他在花錢上又比競爭對手更為謹慎。兩家領先的本土團購網站相繼熄火,Groupon也關掉了中國業務,王興則通過專注于食品和餐飲業,積累了穩定的回頭客。“他們認為這門生意是團購,”他指的是競爭對手。
“我們認為這門生意是服務業的電子商務。”到2013年,隨著競爭對手持續衰落,他開始從餐館滿減折扣轉向直接送餐。他憑借免費可靠的技術贏得了商家的青睞,這些技術能幫商家記賬、進貨及接收訂單。“美團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杰克·王(Jack Wang,與王興無親屬關系)表示,他在北京開了一家受歡迎的越南餐廳,與多家送餐機構都有合作。
掌控外賣市場后,王興開始更激進地投資。他拉低了餐飲價格,現在可以更進一步,向用戶推銷酒店和機票。他在中國率先推動了電影票的便捷網購。短短幾年間,他就將數字售票份額從10%提升到了逾60%。2015年年中,就在美團從阿里巴巴等公司手中募集到7億美元后不久,由于王興在高歌猛進中花了太多錢,此時又需要募集下一輪風險資金。
據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的說法,阿里巴巴拒絕向美團進一步投資,原因是這家年輕公司不愿將其應用程序與阿里巴巴的應用完全整合起來。王興擔心這么做會讓他失去控制權。于是,美團轉向了阿里巴巴長期的競爭對手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騰訊同意領投一輪10億美元(約合67億元)的投資,并將自己的外賣業務與美團合并,讓合并后的公司獨立運營。“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攜手,”王興表示。“他們有的,我們需要。我們有的,他們需要。”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團召開董事會會議將此事坐實之前,阿里巴巴提前12小時得到了通報,但沒有選擇權。王興如愿以償。他也制造了一些可怕的敵人。
美團騎手平均一天送餐25單
在美團位于北京朝陽區的公司總部外,我們也能看到美團騎手的身影,他們在行人身旁快速穿梭,不時戛然剎車。他們這么爭分奪秒并非沒有原因:一名楊姓送餐員對記者表示,他通常一天能掙15-30美元(約合100-200元),短途送餐最少只能得到75美分(約合5元)。
在美團公司內,網絡運營中心的墻上布滿了電子屏幕,藍白相間的地圖上顯示著實時的訂單、送單、商家及顧客的情況。其中一張圖上顯示著公司在中國各省的訂單熱度。另一張顯示著北京的外賣騎手們在馬路上穿梭的實時信息。人工智能軟件幫助騎手們擇定路線。一名騎手平均一天能送餐25單,高于三年前的17單;整個平臺的每日訂單量約2000萬單。相比之下,美國外賣行業的領導者、Seamless的母公司Grubhub Inc.的每日訂單量還不足50萬。
這樣的數字以及美團的驚人潛力都令人驚嘆。中國城市地區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426人,幾乎是美國的八倍。美國有10座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國有156座。據艾瑞咨詢(iResearch)的數據,中國的送餐成本約為1美元(約合6.7元),美國則高達5美元(約合34元)。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美團守住了中國約63%的外賣市場,盡管阿里巴巴在過去幾年投入數十億美元,攫取了大部分剩余市場。
沖突的加劇及其帶來的競爭成本促使王興推遲了一些其他動作。美團在兩座城市的網約車試水一直在賠錢,王興已經暫停了向其他城市的擴張。他說目前的工作重心是讓每位外賣員多送40%的訂單。根據其資產負債表,王興預估阿里巴巴照現在的燒錢速度還能支撐12個月左右,但他預計雙方的較量還會持續數年。
在幾塊白板和旁邊幾只幾乎用干的記號筆的中間,他調侃了競爭對手、前競爭對手、美國科技領袖,甚至他自己。阿里巴巴的馬云一直是他的特別關注對象。“我仍然認為他有誠信問題,”王興表示。他說馬云在未獲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剝離了其數字支付業務支付寶(Alipay),此事對中國商界領袖在全球的聲譽造成了持久傷害。那件事發生在2011年,在多數人眼中或許已是陳年舊事,但王興并未拋之腦后。“他們想用謊言蒙混過關,甚至想讓政府部門背鍋,說是政府強迫他們這么做的。這并非事實,”他說。“我認為那件事的影響至今都被低估了。”
王興說他的榜樣是馬云的長期對頭貝索斯,貝索斯一直在推遲盈利日期,并不斷投資新業務。王興也打算這么做。“還有太多工作要做,”他說。“我們不會在一兩年內大功告成。”他的計劃包括推出一項類似亞馬遜Prime的付費用戶服務。據首席財務官陳少輝介紹,其中一項會員福利是可以免費使用美團旗下的摩拜單車。
美團希望股東們能比阿里巴巴(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更沉著一些,對公司有合理預期。盈利似乎仍遙遙無期。自成立以來,美團幾乎年年虧損,雖然坐擁86億美元(約合579億元)的現金,但依照王興對擴張的渴求,這些錢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去年,他斥資30億美元(約合202億元)買下了同樣在虧錢的摩拜。
但就目前而言,王興的公司已經幫助改變了中國數億城市居民的生活,人們不必在每次需要食物時都親自踏入紛繁混亂的街道。“我已經不去超市了,”羅瑞(音)說,她是一名三十幾歲的北京白領,幾乎天天都用美團。“在網上下了單,回到家,東西已經送到了。”即使上班時,雖然樓下就有各式各樣的餐館,她還是經常坐在辦公室里點外賣。
猜你喜歡
重慶市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助力 美團與沙坪壩區戰略合作共推小微金融支持
美團金融服務平臺與重慶市沙坪壩區政府聯合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強化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沙坪壩區小微商戶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支持,助力其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