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績效考核亂象引關注 臺州銀行將存款指標分解到個人被罰
1月3日,一則監管罰單在銀行圈激起關注。
“近幾年,銀行對員工的考核越來越嚴厲,把員工壓得喘不過氣來,這真的是合理的嗎?”
1月3日,一則監管罰單在銀行圈激起關注。
因“在年度考核指標之外單設臨時性考核指標,將存款考核指標分解到個人”,臺州銀行杭州分行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開出罰單。
就在上個月(2023年12月13日),浙江海寧農村商業銀行存在多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監管開出415萬元罰單,而其中一項就是“違規設立時點性存款考核指標,向非營銷部門與個人下達存款考核指標,導致員工違規攬儲”。
一石激起千層浪,銀行人績效考核問題目前亂象叢生,各類指標逐漸變態,不得不引人關注。
曾經,銀行也是需要經過千軍萬馬的選拔才能得到的金飯碗,現如今,這金飯碗有點不香了。
特別是近幾年來,銀行對基層員工的考核越來越嚴厲,要求任務到人,考核到人,層層落實,層層考核,層層監督。
存款、基金、保險、信用卡、手機銀行、貴金屬、代發........層層分解到每個員工頭上。
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清涼一夏,三季度奮戰金秋,四季度全力收官,活動天天搞。早上晨會、晚上夕會、天天調度會、每周培訓會。
基層員工竭盡全力,個個都覺得自己分身乏術,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有的客戶經理為了提高自家手機銀行活躍度,就用自己和媳婦的賬戶不停轉賬!
各類指標逐漸變態,基層員工怨聲載道。
銀行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高層管理人員手里,難道掌握最多資源的高管光下任務不干活?
本文為派財經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派財經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可發郵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聯系授權,并在文首注明來源派財經(微信公眾號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財經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35家A股銀行2024年報掃描:12家資產兩位數增長,8家營收負增長,浦發利潤增長領跑
在已披露經營業績的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實現利潤正增長,僅有3家銀行出現下滑,整體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6家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PK:強者恒強,凈息差收窄引發存款降息潮
6家民營銀行業績呈現頭部增長與尾部承壓的狀態,在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民營銀行開始降低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