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消費金融論壇】尹振濤: 《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壓實主要出資人責任

2023年12月23日,“2023年度消費金融論壇”暨第六屆「司庫品牌計劃」發布儀式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WEMONEY研究室主辦,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提供媒體支持,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中國消費金融40人論壇、星圖金融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論壇邀請了來自監管、學界、機構的眾多行業精英,共同探討消費金融發展的新挑戰,新機遇。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發表了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修訂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的解讀,并針對性提出了建議。
尹振濤表示,首先,《征求意見稿》出臺的背景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今年是《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3年第2號)(下稱“《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以來的第十年,也是消費金融公司迅速發展的十年。其二,近些年隨著金融科技、數字金融的發展,以及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消費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尤其是這兩年行業出現了很多新的模式、業態和技術,在這種大背景下,相應政策必然要進行一定的調整。
其次,在這十年里,市場監管環境和政策變化也很大,《試點管理辦法》中具體的條款可能跟現有的相對應監管制度產生了一定沖突,所以《征求意見稿》呼之欲出。
第三,在《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了兩個重要目的,第一是要適應新時代,第二是要規范發展,讓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有一點一定不能忽視,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征求意見稿》的出臺是為了讓消費金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更好發揮金融消費的作用。
在《征求意見稿》的內容方面,尹振濤指出了重要幾點。
第一,明確指出對主要出資人的調整。《征求意見稿》中對主要出資人進行了更加細致的變化和規范,核心目標就是讓其承擔更多的責任,發揮更大價值。首先,對出資人的出資比例進行了明顯的調整,對出資人的資產、營業收入等指標進行了更加細化的規范和要求。在《試點管理辦法》中規定出資人要有至少30%的出資比例,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主要出資人的出資比例都是在30%-40%之間,而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到要出資50%以上。圍繞出資比例變化的這項工作,通過主要出資人出資比例的上升而賦予其在處置風險、承擔風險當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另外,在修改規范中還提到,主要出資人應更大限度的將金融資質、科技能力或場景資源賦能消費金融業務的方方面面,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更大的資源和平臺。最后,目前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在30%-40%之間,離50%還有很大的差距,大概還有十幾家消費金融公司都面臨著大股東增資的要求。
第二,圍繞主要出資人資質,修改了兩點要求。其一,圍繞消費金融公司非常重要的調整的要點是提高了行業準入標準。此前《試點管理辦法》中要求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應為3億元,這一要求現在被提高到10億元。其二,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是《征求意見稿》把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進行了兩方面的分類,一是基礎業務,二是專業業務。而在之前的《試點管理辦法》中的分類是主營業務和非主營業務分類。通俗地理解,基礎業務是平常所開展的以消費金融信貸為支撐的主營業務,包括個人消費貸款、接受股東存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發行非資本類的債券等等方面的基礎性業務。非基礎性業務(專項業務)包括資產證券化業務、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類業務等。這些業務進一步區分之后,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分類管理,具體來說,根據每家消費金融公司的實力、資質以及各方面要求進行分類管理。也就是說,當前有一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由于一些原因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只能從事一些基礎性業務,而頭部的實力比較強的金融消費公司可以從事兩類業務。雖然大家都持有相同的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但是在開展具體業務的時候,企業會面臨著不同的選擇,業務空間以及展業范圍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第三,圍繞業務方面的變化是借款人貸款授信額度最高不得高于人民幣20萬元。針對這一點,我想提一項相對比較直接的修改意見,能不能把20萬元變成30萬元?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20萬元的來源還是2013年的《試點管理辦法》,經過十年的發展,老百姓的口袋收入都已經基本上翻了一番,雖然這兩年增速有所放緩,但無論是消費還是CPI在不斷上漲,十年前的20萬元的限額還用在今天是否還合理?第二,商業銀行的《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提出的限額是20萬元,而互聯網貸款核心是線上貸款,但是消費金融公司其實只是公司牌照,除了開展線上貸款業務,也有一定的線下貸款業務。而且很多消費金融公司線下貸款規模較大,特別是一些銀行系的消費金融公司,所以這個地方也應該與其他政策相匹配。第三,銀行關于《個人貸款管理辦法》中提出的限額是30萬元,而消費金融貸款也是以個人貸款為主要的業務類型,所以既然要做到政策相互銜接,我提一個微觀的建議,把20萬元限額上升為30萬元。
另外一個關注的重點是,關于擔保增信業務余額占比不得超過50%,核心是增強以純信用貸款為核心的貸款類型的占比,同時在增加與助貸機構等合作機構在合作過程中,增加一個合作機構可能老百姓貸款的利息就會上升一個點。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為了不斷下降貸款利率,所以這方面提出一些訴求目標是好的,當然對合作機構和其他機構在展業方面也會提出更多挑戰。
由于前期消費金融公司跟資金端,特別是跟合作端的合作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征求意見稿》也給予了一定的過渡期。
此外,《征求意見稿》也提到特別多關于消費者保護方面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兩章”來體現對消費者保護,一個專章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另外是在與合作機構管理的篇章中,很多內容都是為了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里特別談到了催收,催收和反催收黑灰產其實關系很大。但催收談的很多,催收管理談的也很多,反催收、黑灰產談到的并不多。在提修改意見的時候,黑灰產是否也應該在管理規定當中有所涉及?
最后,眾所周知助貸機構跟金融消費公司是非常明顯的合作關系,當《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可能對助貸公司的業務,包括業務發展模式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第一點是資金來源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當然對整個行業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機遇。另外一點非常明顯的是在《征求意見稿》的幾個條款中核心是要降費率,即讓老百姓承擔更少的成本。在這個過程中,以服務費為主的助貸機構可能會面臨收入方面的調整和限制。
最后一點,對于相對較弱的助貸機構來說,原來更多需要依靠外部的擔保機制來發揮作用,而新的《征求意見稿》中對擔保限額提出了規定,相對較弱的助貸機構可能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面臨降低金融屬性,偏向技術服務轉型的挑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核心業務指標全面收縮,仍需平衡規模與質量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總資產達821億元,貸款余額81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