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基金:準冠軍持倉不到2年3次大變臉,喜歡押寶上半年換手775.95%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雪梅
臨近年底,一年一度的公募基金排名,又被媒體提上日程。
客觀而言,這一年,A股市場走勢慘淡,截至目前,滬深300指數年度跌幅超12%。覆巢之下無完卵。對于權益類投資而言,能夠跑贏滬深300就是萬幸,業績翻紅者實在不多。
截至2023年12月6日收盤,漲幅43.65%的東方區域發展混合,排在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業績第一名;漲幅35.97%的金鷹科技創新股票A,排在股票型基金第一名;漲幅47.38%的國泰中證動漫游戲ETF聯接A,排在指數型基金第一名;漲幅57.93%的廣發全球精選股票(QDII),排在QDII第一名。

不過,若依投資國內標的的基金而言,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目前暫時是8000多只主動權益基金第一名。當然,緊追其后的泰信行業精選混合A,同期業績41.94%。到本月月底時,究竟鹿死誰手,目前還很難說。
這里,僅就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的凈值增長與持倉變化進行分析,暫不考慮其年底的實際排名。
01、近2年混合型基金縮水130億,規模下滑36.91%
東方區域發展混合屬于東方基金公司旗下一只產品。
這家券商系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大股東是東北證券。目前,其在管資產規模848億,在20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1位。

近年來,東方基金公司混合型基金規模大幅回撤,相較2021年12月底的353.79億,目前只剩223.20億,縮水130.59億,下滑36.91%。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東方基金公司目前管理規模,主要靠債券型基金規模上漲才得以維持在800億以上。數據顯示,這只基金的債基規模,2021年12月31日296.14億,近2年快速上漲到541.58億,飆升82.88%。

目前,東方基金公司有基金經理21人,在管基金111只。
公司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是李瑞,現任資產128.38億。他也是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其次是嚴凱,在管規模38.32億。前幾天剛剛卸任全部產品的蔣茜,2021年年末,同時在管3只產品,總管理規模曾超過50億元。
平時,東方基金公司并不顯山露水。
最近,這家老牌基金公司之所以引起業內關注,一是東方區域發展混合業績排名前列,二是其知名基金經理蔣茜卸任全部現任基金,未來很可能跳槽。
02、周思越接管時東方區域規模僅0.11億,不到2年擴大到4.84億

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的現任基金經理是周思越。
此前,周思越此前在管基金僅2只,規模5億出頭。目前規模上升到14.94億,主要是剛剛接管蔣茜的東方主題精選混合基金,這只基金規模9.61億。
公開信息顯示,周思越是在2021年最后一天,從張玉坤手里接管了東方區域發展混合基金。后來,張玉坤跳槽,去了惠升基金公司。

不過,周思越接手時,這只基金規模僅0.10億,可以說,是一只瀕臨退市的迷你基金。
數據顯示,周接管后,這只基金規模雖然在2022年上半年有所萎縮,但隨后就一路上揚,到2023年9月30日,規模已上升到4.84億。
從這一點來看,周思越上任后,解救了這只基金,讓它避免了退市的命運。

從這只基金單位凈值走勢看,近幾年曾出現兩波非常明顯的向上沖擊,一次是2021年下半年,一次是2023年上半年,這兩次沖鋒中間,出現了一次深度回調。
從時間上看,這波深度回調,自張玉坤卸任的2021年12月開始,一直綿延到2023年2月。換句話說,周思越接手的頭一年,也就是2022年,東方區域發展混合基金的單位凈值,其實整體是下滑的,只是在當年8-9月,出現過短暫反彈。
一直到今年上半年,這只基金的單位凈值在才出現大幅上漲,基金規模也同步擴張。那么,這段時間,他究竟用什么魔法,讓這只迷你基金起死回生?

03、東方區域發展持倉前10股票3次大變臉,每次都押寶一個行業
公司研究室仔細觀察了東方區域發展混合近2年的持倉變化,發現周思越的操盤動作可謂大刀闊斧,甚至有點孤注一擲。
數據顯示,自2022年1季度至今,這只基金持倉出現3次大規模變動。每次變動后,基金持倉前10股票,竟然都是清一色的某一行業個股。
這種在單一行業上重倉押注的玩法,其實是此前部分基金頂流的操作模式,他們喜歡押注某一風口方向,比如白酒,CRO,鋰電,光伏……然后,多只基金集體重倉,抱團取暖。押對了,成為基金圈網紅;押錯了,就重倉硬扛,試圖強行穿越行業低谷。
因此,不少頂流重倉被套后,往往就地臥倒,被基民罵作裝死。
僥幸的是,周思越這3次大調倉,基本上都沒出現太大失誤。
第一次:2022.01-2022.06,半年內,將持倉前10從證券、IT組合,換成清一色的房地產股。期間,換手率高達424.74%。


第二次:2022.09-2022.12,3個月內,將持倉前10從清一色的房地產股,全部換成AI為主的人工智能概念。


第三次:2023.03-2023.09。1季度末,將持倉前10還是清一色的AI人工智能股票;2季度末,則統統換成了酒業股。到了第三季度,持倉前10 進一步凈化為純粹的白酒股。



每次劇烈換倉后,這只基金持倉前10就完全換了一個行業,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同一只基金。期間的交易成本,換股后的潛在風險,恐怕都讓持有者捏著一把冷汗。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的業績登頂2023主動權益類基金,這種換股速度,換手頻率,押寶式投資,對其他基金有沒有實際參考意義,恐怕還要兩說。
04、東方基金旗下產品普遍高換手,東方鑫享上半年換手893.89%今年虧25.27%
東方區域發展混合的持倉組合,頻繁出現大變臉,換手率自然也居高不下。數據顯示,這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換手率竟然高達775.95%。

事實上,自2016年9月成立以來,除了剛成立那3個月,其他時間,這只基金的換手率就沒有低過。令人不解的是,即使在基金規模僅低于0.1億的2021年,換手率竟然也高達422%。
公司研究室發現,東方基金公司旗下其他權益投資產品的換手率,除了權益總監李瑞與另一位基金經理張博在管產品相對較低,其他人主管的主打產品都不低。

其中,陳皓在管的東方鑫享價值成長一年持有混合A,規模不過1.22億,上半年換手率竟然高達893.89%,今年以來已虧損25.27%,簡直讓人無語。
業內人士坦言,像這樣越折騰,虧得越厲害;越虧損,壓力越大,就越折騰。結果,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