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每周回顧:萬億國債出爐后降準或在11月份?基金三季度扎堆“喝酒吃藥”

一、宏觀行業(yè)
萬億國債出爐后降準或在11月份?
10月24日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fā)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草案,明確了發(fā)行國債的安排。
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fā)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fā)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我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發(fā)國債資金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在年末發(fā)行萬億國債超出市場預期。
10月24日,廣發(fā)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增發(fā)國債資金主要用于災后重建和基礎設施補短板,將對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形成支撐。財政資金路徑短、見效快,可以部分彌補當前地產投資低位所帶來的資本形成缺口,穩(wěn)定總需求。
不過,萬億國債發(fā)行對市場無疑產生短期供給沖擊,流動性受到的影響具體要看增發(fā)國債的發(fā)行方式。
多家機構也預測國債集中在第四季度發(fā)行將會增加供給,為緩解市場流動性,年末降準的概率非常大。中信證券明明等甚至指出,央行也不排除通過降息的方式來引導實體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
統(tǒng)計局:1—9月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下降9.0%
1—9月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利潤總額54119.9億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主要行業(yè)利潤情況如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yè)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0.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yè)增長24.9%,通用設備制造業(yè)增長11.0%,專用設備制造業(yè)增長2.4%,汽車制造業(yè)增長0.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è)下降1.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yè)下降9.4%,紡織業(yè)下降10.2%,農副食品加工業(yè)下降15.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è)下降15.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下降18.6%,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è)下降26.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下降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yè)下降40.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yè)下降46.5%。
31省份經濟三季報出齊:17省份增速跑贏全國
10月26日,西藏自治區(qū)公布前三季度全區(qū)經濟運行情況,至此,31個省區(qū)市均已公布經濟“三季報”。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這一增速較上半年GDP增速(5.5%)有所放緩。從增速看,31個省區(qū)市中,有17個省區(qū)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依次為西藏(9.8%)、海南(9.5%)、內蒙古(7.2%)、甘肅(6.6%)、四川(6.5%)、寧夏(6.4%)、浙江(6.3%)、安徽(6.1%)、新疆(6.1%)、山東(6.0%)、湖北(6.0%)、上海(6.0%)、江蘇(5.8%)、吉林(5.8%)、重慶(5.6%)、青海(5.6%)、遼寧(5.3%);河北(5.2%)增速與全國持平。西藏增速領跑全國,其次是海南。
二、公司
中國人壽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99%
10月26日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601628.SH)披露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5787.99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62.09億元,同比下降47.8%。
但從第三季度表現來看,中國人壽實現歸母凈利潤0.53億元,同比下降99.1%。對于凈利潤的下降,中國人壽表示,主要受權益市場持續(xù)低位運行影響,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在第三季度業(yè)績發(fā)布會上,中國人壽管理層就市場關注的利潤波動、超300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等情況進行進一步回應。管理層稱,資產減值損失并非個股原因導致,整體是由權益類品種產生。此外,三季度的投資收益的波動,不能代表公司真實的投資管理能力,希望理性看待權益資產投資價值和固有的波動性。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國人壽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25.69億元。
華為:前三季度銷售收入4566億元 同比增長2.4%
10月27日,華為在官網發(fā)布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業(yè)績,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66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率為16%。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公司經營結果符合預期。感謝客戶、伙伴一直以來對華為的信任和支持。面向未來,我們將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發(fā)揮公司產業(yè)組合優(yōu)勢,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為客戶、伙伴和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此前,華為的半年報透露,華為的ICT基礎設施業(yè)務保持穩(wěn)健,終端收入實現增長,數字能源和云業(yè)務實現良好增長,智能汽車增量部件競爭力持續(xù)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底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低調上市后,迄今“一機難求”。同時,今年9月,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新M7 上市后也出現“爆單”情況。
招商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1138.90億元,同比增長6.52%
招商銀行27日發(fā)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1-9月,該行實現營業(yè)收入2602.79億元,同比下降1.72%;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138.90億元,同比增長6.52%;年化后歸屬于股東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A)和年化后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AE)分別為1.46%和17.38%,同比分別減少0.04和0.84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資產總額106680.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22%;貸款和墊款總額64555.4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68%;負債總額96466.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3%;客戶存款總額79804.9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0%。截至報告期末,招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17.9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90億元;不良貸款率0.9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445.86%,較上年末下降4.93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4.27%,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三、基金
基金三季度扎堆“喝酒吃藥”! 茅臺穩(wěn)坐公募頭號重倉股
據華夏時報報道,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基本結束,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調倉路線曝光。
前十大重倉股亮相
根據2023年三季報數據,以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為統(tǒng)計口徑,天相投顧數據顯示,貴州茅臺依舊是機構的寵兒,再次蟬聯冠軍,穩(wěn)坐第一大重倉股“寶座”,寧德時代位列第二名,瀘州老窖緊隨其后,騰訊控股、五糧液、藥明康德、恒瑞醫(yī)藥、邁瑞醫(yī)藥、立訊精密、古井貢酒均躋身十大重倉股。

與前一個季度相比,中興通訊、陽光電源、晶澳科技等3只個股消失在最新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新晉前十大重倉股則為藥明康德、立訊精密、古井貢酒。
從基金重倉股的持倉市值看,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339只基金持有貴州茅臺,持股數量合計4916.63萬股,持倉市值高達884.28億元,大幅領先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
而寧德時代則被994只基金重倉持有,持股數為2.96億股,基金持有總市值約600億元。此外,位列基金第三大重倉股的瀘州老窖基金持有總市值超400億元,騰訊控股、五糧液、藥明康德基金持有總市值均超300億元。
整體來看,資金扎堆“喝酒吃藥”,白酒和醫(yī)藥依然是公募基金布局主流,前十大重倉股中有4只白酒股和3只醫(yī)藥股。
白酒醫(yī)藥成加倉方向
三季度公募基金調倉換股動作明顯,醫(yī)藥板塊大放異彩,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康龍化成等個股均被大幅增持,此外,白酒、消費電子和煤炭等順周期板塊也成了公募基金主要加倉方向。
從增持情況來看,藥明康德的基金持股總市值增長最多,并新晉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截至三季度末,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合計增持藥明康德132.50億元;山西汾酒、藥明生物緊隨其后,獲增持市值分別超90億元和70億元;白酒股也獲集中增配,貴州茅臺、古井貢酒、瀘州老窖均獲增持超30億元。
葛蘭在三季報中指出,站在當下時點來看,經過2年左右的調整,醫(yī)藥板塊總體估值和市場持倉都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反應了較為悲觀的基本面預期。隨著后續(xù)基本面的逐步改善,醫(yī)藥板塊整體仍有著較好的長期投資價值。
“展望四季度,我們依舊看好醫(yī)藥板塊的表現,同時AI在經歷了大幅度的回調之后也進入再次布局的時間窗口。對于醫(yī)藥,我們認為反腐抑制短期需求和也抑制長期供給,一個長久期資產遇到了長期利好,而短期利空帶來的回調或許是較好的投資機會。”富國基金于洋表示。
銀華基金李曉星也表示,對四季度和明年的醫(yī)藥板塊繼續(xù)保持樂觀。“市場信心會逐步提升,疊加歷史低位的估值分位,我們對于未來市場的表現比較樂觀,目前的倉位已經提升到接近上限。”
新能源、AI板塊遭減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概念股和以AI為首的TMT板塊三季度遭公募基金大舉減倉。
具體來看,寧德時代的基金持股總市值縮水最多,減持市值為146.36億元,持有該股的基金數量從1093減少至994只。晶澳科技、陽光電源等新能源概念股也遭大舉減倉,減持市值均超100億元。
同樣,上半年大火的中興通訊、科大訊飛和金山辦公等AI相關個股也成了公募基金減倉對象。其中,中興通訊三季度被公募基金減持113.69億元,并退出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基金持股數量更是從520大幅減少到316只。科大訊飛、金山辦公被減持市值也均超70億元。
據興業(yè)證券統(tǒng)計,三季度消費醫(yī)藥板塊配置比例整體提升較多,食品飲料倉位提升至14.38%,醫(yī)藥生物倉位也升至13.03%。另外,TMT倉位整體回落,計算機、通信、傳媒倉位分別下降1.78%、0.71%和0.47%。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fā)展商業(yè)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