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康達創業板IPO:曾因信批問題被上交所警示,研發費用率連續兩年下滑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7月20日,CRO藥企諾康達將在深交所上會,擬上市地點為創業板。本次IPO,諾康達擬募資7.5億元,分別用于藥物制劑技術升級及智能化生產項目、藥品研發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諾康達曾申請在科創板上市,不久后便主動終止IPO,并于半年后因信批不規范被上交所警示。重啟A股IPO后,諾康達由科創板轉戰創業板,這一次能否順利過會?
01、曾因信披不規范被上交所警示
諾康達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制劑技術為核心的CRO企業,為各類制藥企業及藥品研發投資企業提供藥學研究、非臨床研究及臨床研究等服務。
早在4年前,諾康達就曾申請過在A股上市。2019年4月,諾康達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卻在同年7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在終止科創板IPO半年后,2020年4月,諾康達竟收到了上交所的警示函。
上交所認為諾康達在科創板IPO申請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號——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等相關信息披露的要求,充分披露公司與當時第二大客戶亦嘉新創之間所存在的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導致招股說明書相關信息披露不規范。

2017年和2018年,諾康達的第二大客戶均是北京亦嘉新創醫療器械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亦嘉新創”)。
現場督導查明,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間,諾康達監事為左保燕。左保燕配偶的母親朱殿芝曾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間擔任亦嘉新創的法人、經理和執行董事。
由此,亦嘉新創曾在一段期間內與諾康達存在關聯關系,但諾康達的招股書卻沒有對此進行披露。
2022年6月,諾康達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但2023年5月上會時,又遭遇暫緩審議。
前兩次IPO均“折戟”的諾康達,能否在7月20日順利通過創業板上會?
02、研發費用率連續兩年下滑
根據諾康達科創板和創業板兩份招股書,諾康達收入曾出現過階段性倒退。2016年至2022年,諾康達收入分別為0.22億、0.75億、1.85億、1.52億、1.47億、2.14億、2.76億。其中,2018年和2019年公司收入連續兩年下滑。
作為一家CRO藥企,諾康達主要以仿制藥研發為主。2020年至2022年,仿制藥開發收入占比分別為52.76%、55.78%、60.08%,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2020年至2022年,諾康達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3.91%、47.94%和50.34%,毛利率略有下滑。諾康達稱,2020年業務毛利率較2021年和2022年相對較高的原因在于受托研發服務的藥學研究服務毛利率較高。
作為藥企,研發能力是企業能否壯大的關鍵。2020年至2022年,諾康達研發費用分別為0.28萬、0.18萬、0.21萬,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8.76%、8.36%和7.55%。研發費用總體呈下降趨勢,研發費用率逐年遞減。
凈利潤方面,2016年至2022年,諾康達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6億、0.35億、0.78億、0.26億、0.23億、0.59億、0.84億。直到2022年,諾康達凈利潤才超過2018年。
03、市占率僅0.3%不及藥明康德零頭
根據諾康達招股書,2022年,我國CRO市場規模約為130億美元(905.4 億元),其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3.47%、11.34%、7.83%,而諾康達僅為0.3%。從市占率來看,諾康達尚不足藥明康德的零頭。
2021年前,國內市場曾掛起過一陣CRO的投資風潮。以國內CRO龍頭藥明康德為例,自2018年在A股上市后,2018年至2020年,公司股價漲幅分別為246%、73%、105%。
然而,近兩年CRO賽道又回歸了平靜。2021年和2022年,藥明康德股價漲幅分別為5.84%、-31%。截至2023年7月17日,藥明康德股價為65.86元/股,較2021年歷史高點169.41元/股下跌61%。
藥明康德尚且如此,其他中部和尾部的CRO藥企的日子恐怕只會更加難過。三次沖擊IPO的諾康達能否順利過會,也關乎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