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肖風剛獲公募基金功勛獎章,手下就曝出老鼠倉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雪巖
前不久,新浪財經基金嘉年華暨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浙商基金董事長, 博時基金原總經理肖風榮獲致敬公募25周年評選基金行業功勛人物。
作為新型公募的拓荒者,肖風在博時基金待了13年,這期間,公司資管規模從20億出頭,突破2000億,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頭部公司,因此,其得獎可謂名至實歸。
遺憾的是,1個月后,肖風現任的浙商基金旗下,就曝出一起老鼠倉事件。

01、無知無畏的劉某
近日,浙江證監局披露了一起老鼠倉事件。
浙江證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劉某入職浙商基金后,參與管理浙商滬港深精選混合,負責該基金產品的投資分析、投資決策等工作,但劉某控制“唐某卿”賬戶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進行趨同交易,趨同交易合計成交金額1760.24萬元,趨同交易合計虧損約36.5萬元。
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浙江監管局決定對劉某處以30萬元罰款。
消息傳出,市場嘩然。
首先,人們震驚于劉某的無知無畏。
在監管機構對公募基金進行嚴格監管、嚴厲打擊內幕交易等“老鼠倉”行為的背景下,包括劉某在內的少數基金經理仍然鋌而走險。可見,當下部分基金經理素質之差,貪欲之大。
其次,人們驚訝于劉某的愚蠢透頂。
身為海歸,擔任基金經理期間,這家伙不僅在管產品巨虧,就連老鼠倉都虧了幾十萬。這樣的水平,如何能勝任基金經理?難怪有基民調侃:“劉某不僅讓老東家浙商基金蒙羞,就連其他老鼠倉操作者,恐怕也嫌他丟人。”
對照多方信息,浙江證監局處罰決定中的劉某,即為原浙商滬港深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劉煒。
履歷顯示,劉煒曾是倫敦商學院金融學碩士,并在多個海外賣方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一度成為賣方研究主管,并曾被《亞洲貨幣》等權威雜志評為“最佳中國分析師”。
2021年2月1日起,劉煒擔任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

02、老鼠倉交易細節
浙江證監局的處罰決定書,披露了劉煒老鼠倉操作的具體細節。
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9月5日,劉煒因職務便利,知悉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交易有關的研究報告、投資策略、交易標的、交易時間等未公開信息。任職期間,劉煒控制“唐某卿”賬戶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進行趨同交易。
具體來看,自賬戶開立后至2022年9月5日,“唐某卿”國聯證券賬戶共交易滬市股票41只,交易成交金額1972.55萬元,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趨同交易股票2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1172.67萬元,趨同交易股票只數占比56.1%,趨同交易金額占比59.45%,賬戶趨同交易虧損223,280.86元。
上述期間內,“唐某卿”國聯證券賬戶共交易深市股票24只,交易成交金額1318.72萬元,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趨同交易股票1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587.57萬元,趨同交易股票只數占比54.17%,趨同交易金額占比44.56%,賬戶趨同交易虧損141,814.23元。
經計算,劉煒利用“唐某卿”賬戶趨同交易合計成交金額1760.24萬元,趨同交易合計虧損365,095.09元。
盡管履歷光鮮,但浙商滬港深精選混合在劉煒管理期間,虧損超過40%,任職年化回報超過-30%,幾乎在同類基金中墊底。這樣low的操作水平,老鼠倉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身為基金經理,做“老鼠倉”居然還能做虧30多萬,難怪網友評:“太丟人了!”
想當年,肖風在博時基金總經理任上,那可是在圈內叱咤風云,在市場上大殺四方的牛人。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老東家浙商基金,恐怕也為此人感到羞愧。

03、貪婪與狡辯
公司研究室仔細查看了浙商滬港深精選凈資產規模近年的變化,結果發現,這只基金的凈值規模,正是在劉煒上任后,開始急速下跌。
當然,這也許與大盤指數的下跌時間恰好同步有關。

有意思的是,對于浙江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劉煒還提交了申辯意見。
他的主要申辯理由如下:
第一,無違規操作的故意。由于未對境內法律法規進行詳細及全面了解,造成本次違法行為。
第二,未獲取任何非法利益。趨同交易與基金的交易系同一時間發生,不存在個人賬戶在基金賬戶買入股票拉高價格后獲益的情況。
第三,未造成投資人經濟損失。
第四,糾錯態度良好,積極配合調查、提供資料等。
第五,不存在其他違法行為。
第六,已采取糾正措施。包括出具承諾函、已完結所有個人相關的交易、辭去基金經理職務等。
不過,對于劉煒的申辯,有不少基民并不認同。
- 浙商基金招聘基金經理時,難道沒有考察應聘者的法律法規意識與相關知識嗎?果真如此,那可就麻煩大了,一幫子法盲在負責操盤,這樣的基金誰還敢投資?
- 基金經理上班干私活,搞老鼠倉,任職期間基金凈值跌超40%,自稱未造成投資人經濟損失,說出去誰信?
- 至于未獲取任何非法利益,那是其水平拙劣,不代表沒有過錯。相反,正好從反面暴露,其能力并不勝任基金經理這個崗位。

浙江證監局認為,劉煒作為基金從業人員,理應學習并遵守基金法律法規,不了解法律法規等不能成為其免責理由。非法利益獲取情況、投資人經濟損失情況、糾錯態度、不存在其他違法行為、已采取的糾正行為等,在作出行政處罰及量罰時已充分考慮。綜上,對劉煒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
04、肖風面臨的新挑戰
當然,公司研究室注意到,劉煒任職期間,其實是與另一位基金經理賈騰,同時管理浙商滬港深精選混合基金。
當然,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無論如何,對于浙商基金而言,這起老鼠倉事件,對公司品牌與形象都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浙江證監局曝光這一事件后,浙商基金方面對媒體表示,“公司已第一時間處理。”
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在發現劉煒違規后,第一時間暫停了他一切職務,并關閉其全部系統權限及公司門禁,根據內部決議啟動對其的責任追究機制。同時,公司原督察長對其進行了合規談話,公司總辦會批準解除其基金經理職務,并全力配合監管機構等的相關調查。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廣大基民自然期盼,浙商基金能在基金經理的遴選、聘用、監管上,真正扎牢籬笆,不要再讓類似的碩鼠混進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浙商基金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至今已13年,期間曾發生過激烈的股權爭奪,目前,萬向系資本成為公司實控人,肖風則是實際上的掌舵者。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這家基金的規模,2017年至2018年期間曾經大起大落。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其管理規模從114.64億元增至609.66億元,增長413.80%;其中,貨幣型基金從13.61億元猛增至458.64億元,增長3269.88%。隨后一路下滑,到2018年四季度末時跌至213.60億元,較2017年一季度末下降64.96%。

據天天基金網,截至2023年3月31日,浙商基金管理規模為564.19億元,基金數量74只,經理人數共15人。

如圖所示,2019年后,浙商基金管理規模再度上揚。
這一次,擔當主力的是混合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股票型、指數型的規模始終不大。截至2023年3月31日,浙商基金債券資產規模285.56億,占比50.61%;混合型基金122.59億,占比21.73%。
不過,以3年期平均業績來看,浙商基金旗下混合型產品近3年平均下跌11.34%,同類平均下跌10.04%,滬深300下跌13.2%。因此,這家公司的主動權益投資,略微跑輸同行,稍稍跑贏滬深300.
以5年期來看,浙商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不僅跑贏同行,更遠遠跑贏滬深300.這說明,肖風可謂寶刀不老,但中短期業績一般,公司甚至出現老鼠倉,這都無疑對位圈內大咖發出警示。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