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銀行沖擊A股不良率最高銀行,信用卡被指未經確認自動分期
在2011年年報中就表明要上市的廣州銀行,11年后再次遞交招股書能順利在A股上市嗎?
3月底,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銀行”)遞交了招股書,準備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廣州銀行計劃募資94.787億元。招股書披露,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廣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廣州銀行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
開甲財經注意到,IPO排隊的銀行還有順德農商行、昆山農商行、湖州銀行、東莞銀行等10余家,其中廣州銀行的資產規模位列主板在審銀行第一位。
不良率最高的準A股銀行?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廣州銀行資產總額7273.95億元,股東權益512.64億元。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廣州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3.79億元、149.18億元、165.64億元以及87.76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43.24億元、45.55億元、41.01億元以及15.84億元。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以及2022年6月末,廣州銀行不良貸款合計分別為 35.18 億元、36.39 億元、 60.84 億元和 102.13 億元,本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 1.19%、1.10%、1.57%和 2.49%。
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按資產總額算,廣州銀行7273.95億元在A股42上市銀行中排第26名,在長沙銀行8599.65億元之后,重慶銀行6636.35億元之前。按營業收入算(2022年上半年),廣州銀行87.76億元排第26名,在成都銀行99.95億元之后,貴陽銀行79.63億元之前。按凈利潤算,廣州銀行15.84億元,在齊魯銀行17.38億元之后,廈門銀行12.32億元之前。
根據銀保監會2022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95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7%。據媒體此前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A股42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在0.7%至1.8%之間,只有5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在1.67%以上,分別為華夏銀行1.79%、鄭州銀行1.76%、民生銀行1.73%、青農商行1.72%、蘭州銀行1.71%。
這也意味著,如果廣州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其大概率將成為A股不良率最高的銀行。
受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金額升高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末廣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降低超60個百分點至123.96%,而監管的最低要求是大于120%,二者已經十分接近。從某種程度講,撥備覆蓋率驟然降低會變相減輕廣州銀行凈利潤下降的壓力;另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廣州銀行的凈利差、凈息差均較2022年有所上升,這也導致其營收同比增加約10億元。
然而,不良貸款率上升而撥備覆蓋率下降的廣州銀行,這次能順利沖擊A股第43家上市銀行嗎?2020年11月底,廣州銀行IPO獲證監會反饋意見,證監會要求廣州銀行對規范性、信息披露等四大方面共51個問題進行回復。其中,貸款集中度、不良貸款與處置、股權問題被市場重點關注。
涉房貸款不良率“狂飆”
廣州銀行不良率高主要受房地產業貸款拖累。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廣州銀行的房地產行業公司貸款和墊款為 404.23億元,占廣州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為 22.40%,不良貸款率為 5.38%;廣州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 321.76 億元,占本行個人貸款總額比例為 17.94%,不良貸款率為 1.06%。
招股書顯示,廣州銀行前十大不良貸款客戶的貸款總余額46.66億元,其中,第二大客戶、第四大客戶、第七大客戶,以及第八大客戶均為房地產業,合計貸款余額18.50億元,房地產業貸款占前十不良貸款客戶總額39.64%。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方面,廣州銀行不良率由2019年末0.39%、2020年末0.68%、2021年末0.89%一路飆升至2022年6月末的1.06%。
據媒體此前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42家上市銀行中有25家銀行披露了房地產業在0.62%至6.15%之間情況,其中不良率超過4%的只有兩家銀行,分別為蘇州銀行5.58%、重慶銀行6.15%。
截至2022年6月末,42家上市銀行中有23家銀行披露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在0.08%至1.34%之間,其中不良率達到0.7%的只有2家銀行,分別為渝農商行0.70%、鄭州銀行1.34%。
對比上市銀行房地產業貸款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發現,同樣是“涉房”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相對銀行來說是優質資產,而房地產業貸款相對銀行來說是負擔。對廣州銀行而言,無論是房地產業貸款還是個人按揭住房貸款,其不良率均在A股上市銀行處于“高位”水平。
踩雷“寶能系”34.29億或打水漂
2022年上半年,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就暴增41.30億元,這或與踩雷“寶能系”相關。
去年8月,“寶能系”融資平臺鉅盛華暴雷,債務逾期總額高達375.04億元,37家金融機構“踩雷”,包括10家銀行、12家信托公司、3家證券公司以及12家非銀金融機構。
不幸的是,廣州銀行也位列其中。據悉,10家銀行“踩雷”,逾期金額共計102.48億元,占逾期總額的27.3%,其中僅廣州銀行一家涉及金額就達到34.29億元。
以鉅盛華現在的債務情況來看,廣州銀行這筆借款或面臨“打水漂”的風險。公開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末,鉅盛華的有息債務余額為 822.91 億元,另外還有對外擔保總額為 572.89億元。
鉅盛華的第一大股東為寶能投資集團,持股比例為67.40%。在過去幾年里,鉅盛華充當了給“寶能系”輸血的角色。
鉅盛華在2021年公司債券年度報告中表示,截至 2021 年末,鉅盛華其他應收款達到 896.90億元,考慮到寶能投資集團目前存在流動性緊張,相關往來款未來或較難回款。
進入2023年,“寶能系”的債務危機還在繼續。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僅寶能集團、鉅盛華、中山潤田三家“寶能系”公司被列為被執行人就高達90次,累計被執行總額約為633.96億元。寶能集團和鉅盛華還接連被加入“老賴”名單,姚振華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費。
信用卡被指未經確認“自動分期”
招股書顯示,廣州銀行個人貸款方面,除信用卡貸款不良率處于報告期內(2019年末至2022年6月末)最低水平外,消費貸款、經營貸款、住房貸款,以及其他貸款不良率均處于最高水平。
遺憾的是,廣州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唯一下降的業務——信用卡貸款卻深陷“未經確認強制分期”的投訴漩渦。
例如,3月22日,有網友在黑貓平臺反饋,其廣州銀行京東金融聯名信用卡強制自動分期,從2021年10月4日開始,一共10筆分期,其中有2筆經本人同意分期,其余8筆自動強制分期,均未經本人確認同意。向銀行反應后,客服稱這是銀行卡的功能,提前還款需繳納5%的違約金。
值得注意是,上述網友反映的情況并非個例。早在2020年底,有網友就曾發帖反映,本人沒有提出分期需求,名下信用卡賬單卻被自動分12期,指點廣州銀行,客服表示“廣州銀行京東金融聯名卡”是自動分期卡,沒有辦法取消。
2022年11月,另一網友反映,其在京東辦理的廣發銀行京東金融聯名卡,不知有強制自動分期,去柜臺激活也沒有告知,分期后也無短信通知,今天去還款發現被自動分18期還款。
廣發銀行官網信用卡頁面披露,只要已出賬單金額滿500元,即可“申請”將已出賬單辦理分期,分期期數為1-24期不等,每期分期手續費為0-1.8%,折算年化利率為0-24%。
開甲財經注意到,今年3月8日,廣東銀保監局發布《2022年銀行消費投訴通報》顯示:2022年,廣東銀保監局及其轄內分局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16837件,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9165件,個貸業務投訴5282件。
其中,廣州銀行投訴量在城商行(含民營銀行)分類中以267件(不含信用卡)排名第一。按信用卡業務投訴量排名,廣發銀行7586件排名第一,廣州銀行760件排名第二,廣州農商行220件排名第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掉隊的省會城商行:廣州銀行沖擊上市15年未果,歸母凈利潤連降,不良率高企
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李大龍接任廣州銀行董事長。再收900萬罰單,不良率超A股銀行平均水平,廣州銀行IPO勝算還有幾成?
當前,國內一線城市中僅廣州尚且沒有本土銀行登陸A股。廣州銀行IPO前夕股權被拍賣,不良貸款率持續走高
截至2020年6月底,該行房地產業貸款和墊款金額占比23.04%,較2019年末下降2.5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