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室·每周回顧:中國平安一季報喜人,近8年來股價首次漲停;珍酒李渡上市:無基石支撐,暗盤表現不佳,首日破發大跌18%
一、宏觀行業
券商一季度業績爆發!最高增速15倍
4月27日,18家券商披露一季報,目前披露一季報的券商總數達34家,其中33家歸母凈利增速為正,增速中位數為333.19%;增速1倍到數倍的有16家,其中多為中小券商。一季度歸母凈利增速較大的10家券商分別為太平洋證券(1503.35%)、長城證券(675.92%)、東興證券(628.25%)、國元證券(533.05%)、東方證券(525.67%)、興業證券(430.09%)、中泰證券(424.00%)、東吳證券(412.84%)、華創陽安(396.97%)、國金證券(380.09%)、國海證券(333.19%)。不可忽視的是,一些券商的高增速與同比基數密切相關。根據已披露數據,一季度歸母凈利排名前10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54.17億元)、中信建投(24.33億元)、中國銀河(22.49億元)、東方財富(20.29億元)、申萬宏源(20.11億元)、東方證券(14.28億元)、中泰證券(11.53億元)、光大證券(9.58億元)、興業證券(8.28億元)。
統計局: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1.4%
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7.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7.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4.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9%,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10.1%,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8.4%,汽車制造業下降24.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30.6%,紡織業下降34.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54.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57.5%,有色金屬自選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57.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97.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盈利轉為虧損。
國家能源局:加快推進縣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4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快推進縣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縣城、鄉鎮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探索充電設施與光伏、儲能相結合,加大縣鄉村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為新能源汽車下鄉創造良好條件。
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房地產稅來啦?
4月25日,據新華社消息,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4月25日在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會議上宣布,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這意味著,經過十年努力,從分散到統一,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建立。在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陳杰看來,目前而言,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與房地產稅開征之間還沒有太大的必然關系。房地產稅是地方稅,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而不動產統一登記并不完全是住宅,而是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因此不必要過度解讀。
二、公司
中國平安一季報喜人,2015年8月以來股價首次漲停
4月26日晚間,中國平安披露了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3.52億元,同比增長48.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413.85億元,微降3.4%。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平安壽險、財險、銀行、資管、科技分部歸母營運利潤同比增速為-2.1%、45.9%、13.6%、-49.4%和-74.8%,占比為68.0%、10.9%、20.4%、3.2%和1.7%。凈利潤增速超出市場預期,新準則影響整體偏正面超出預期。東吳證券非銀認為,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拐點顯現。
藥明康德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降至個位數,大股東套現不斷股價跌停
國內CR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在發布一季報后的首個交易日跌10%,H股盤中跌超10%。2023年一季度,藥明康德營收同比增速降至個位數,為5.77%,這也是其自2018年上市以來,一季報首次出現增速為個位數。據媒體測算,自2022年以來,藥明康德大股東多次大幅減持套現,若加上4月初的減持計劃,合計套現金額或將達到150億元以上。再加上藥明康德細胞基因治療子公司藥明生基臨港工廠關閉消息得到證實,以及其對2023年的收入增長僅保守估計在5%-7%,外界不免擔憂,藥明康德失速了嗎?
愛爾眼科營收增速創上市以來最低,葛蘭張坤一季度雙雙“撤退”
愛爾眼科(300015.SZ)25日晚間發布了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愛爾眼科業績降速,營收增速創上市以來最低,凈利潤增速創近10年來最低。在愛爾眼科一季度業績增速重回兩位數的情況下,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和“公募一哥”張坤卻雙雙減持。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減持了1357.3萬股,中歐醫療創新減持177.02萬股,合計減持愛爾眼科1534.3萬股。減持比例相對整體持倉來看,并不算大,愛爾眼科當前仍是這兩只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則在一季度退出了愛爾眼科十大流通股東。該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現身愛爾眼科十大流通股東,三四季度持股未動。
國聯股份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國聯股份2022 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機構,對公司 2022 年度內部控制進行了審計,對公司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立信審計了公司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強調事項”意見如下:“我們提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使用者關注下列事項:(一)國聯股份 2022 年度部分交易僅保存客戶簽收單,缺乏有效證明國聯股份取得或擁有商品控制權的相關單據,國聯股份對這些交易調整為以凈額法確認收入,交易單據保存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二)國聯股份部分信息技術相關控制(如數據審核和授權制度、生產系統訪問和變更權限等)存在缺陷和不足。本段內容不影響已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發表的審計意見。”
三、IPO
全球IPO發行規模翻番,亞洲區占主導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3月和4月,全球IPO發行規模約為250億美元,幾乎是今年前兩個月的兩倍,當時新股上市幾乎陷入停頓。分析師表示,從中國香港到米蘭,隨著市場波動性的下降,發行人看到了一個機會窗口。其中,亞洲區的IPO發行活動尤其活躍,4月,亞洲區IPO占全球新股發行的近80%。歐洲的上市數量也有所回升。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令美國發行人仍對上市望而卻步,減緩了全球IPO市場的全面復蘇。同時,交易規模較歷史平均水平也較小,使得今年迄今籌集的資金仍比去年同期低51%。
燦芯股份IPO:深綁中芯國際獨立性存疑,綜合毛利率低于同行
近日,燦芯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首輪審核問詢回復,擬登陸科創板。值得注意的是,燦芯股份在招股書中表明公司無控股股東及實控人,重要決策屬于各方共同決策,各方的決策效力卻或并不平等,重要關聯方中芯國際對公司經營影響頗深,上交所曾直接問及未將中芯國際列為控股股東或實控人的原因。作為一家擬科創板上市的高技術公司,燦芯股份綜合毛利率卻整體大幅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亦是墊底的存在。此外,報告期內,公司董事變動相對較大,多位前高管將公司告上法庭。
珍酒李渡上市:無基石支撐,暗盤表現不佳,首日破發大跌18%
4月27日,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06979.HK)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作為首家赴港上市的內地白酒股,從1月13日遞表,到4月17日招股,總計不到100天,珍酒李渡本次IPO可謂神速。不過,這只港股白酒第一股,沒能重現A股白酒被哄搶的熱烈場景,上市首日開盤就跌破每股10.82港元的發行價,大跌17.93%,讓那些企圖搏一把的散戶申購者叫苦不迭。截至當日收盤,珍酒李渡股價收報8.88港元/股,總市值290.5億港元,滾動市盈率25.2倍。
第四范式更新招股書:已先行布局企業級類GPT產品
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四范式”)于2023年4月24日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更新的招股書披露,第四范式于今年3月推出了一個專為業務場景設計的企業級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SageGPT。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的營收分別為9.42億元、20.18億元和30.63億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14.2%和52.7%。2022年,第四范式的毛利率為48.2%,較2021年的47.2%和2020年的45.6%再有提升。盡管收入進一步增長,但第四范式尚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至2022年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3.90億元、5.59億元以及5.04億元。同時,虧損在進一步收窄——2022年,第四范式的經調整凈虧損率為16.4%,遠低于2021年的27.7%以及2020年的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