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2022年普惠貸款增速超40%,綠色貸款余額近4萬億,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領航作用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3月30日,工商銀行公布了2022年經營情況。在全球銀行業極具挑戰的一年,工商銀行依然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經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高質量發展特征更加明顯。
報告期內,工商銀行總資產增加至近40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400億元;凈利潤突破3600億元,增速3.1%。截至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38%;逾期貸款率1.22%,比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連續11個季度為負。
在3月31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表示,“2022年,工商銀行經營指標穩中向好,‘強優大’經營特征持續彰顯。”
在規模和業績穩步增長的同時,工商銀行自覺將社會責任融入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活動,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公益事業等方面受到廣泛贊譽,彰顯國有大行的責任和擔當。

01、 效益和質量雙穩,多項指標保持全球大行前列
2022年,工商銀行“強、優、大”核心指標持續向好,資產、利潤等保持全球大行前列。
“強”的方面,資本充足率增至19.26%,撥備覆蓋率209.47%,穩定在較好水平;資產撥備余額近8,000億元,風險抵御能力增強;不良貸款率降至1.38%,連續8個季度保持下降態勢。
“優”的方面,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9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11.43%;凈利息收益率(NIM)1.92%,加大讓利實體經濟力度并保持在合理區間。
“大”的方面,總資產增長12.6%至39.6萬億元,營業收入9,180億元,凈利潤增長3.1%達3,610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規模和業績穩步增長的同時,工商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健態勢,扎實推進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強化一道防線風險管理職責,全面推行風險官制度。
截至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38%,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逾期貸款率1.22%,比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連續11個季度為負。同時,綜合運用多種處置方式,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全年清收處置轉化不良貸款1700多億元,整體資產更加清晰、潔凈。

截至3月31日收盤,工商銀行市值約1.6萬億元,保持全球領先。根據2022年年度分紅預案,工商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035元(含稅),與股東共享發展成果。
02、 6.4萬億投向實體經濟,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領航作用
金融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2022年,工商銀行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措施,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國有大型銀行的引領和支柱作用。

通過貸款、債券、租賃、投資等工具,2022年工商銀行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超過6.4萬億元,其中,境內人民幣貸款增加超過2.6萬億元,實現同比多增、逐季穩增、市場領先;債券投資凈增超1.2萬億元,保持第一。同時,順應市場利率下行走勢,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持續向實體經濟合理減費讓利。
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制造業、綠色、科創、普惠、涉農等領域的貸款規模保持領先,貸款增速高于全行貸款增速,有力地支持了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萬億元,增速超過40%;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余額在國內同業中首家“雙破萬億”,有效支持國產大飛機、復興號動車組、載人航天等一批“國之重器”建設。綠色貸款余額近4萬億元,保持市場領先。普惠貸款增速超過40%。
作為一家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始終堅守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本源,與小微企業風雨同舟,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發展數字普惠、創新服務模式,為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工商銀行創新普惠服務模式,鍛造“精準、流暢、聰明”的數字普惠新形象,持續完善e抵快貸、經營快貸、數字供應鏈三大產品線,普惠貸款較年初增長超4,500億元,增幅超40%,客戶數突破100萬戶。全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3.84%。涉農貸款余額33,001.96億元,增加6,489.76億元,增長24.5%;全年新發放涉農貸款平均利率3.86%,比上年下降27個基點。
03、 綠色貸款余額近4萬億,繪就品牌底色和比較優勢
近年來,中國金融機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金融實踐快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居全球第一。
綠色金融日益成為工商銀行的品牌和比較優勢。廖林總結道,去年,工商銀行的綠色金融在“規模、創新、風控和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

第一,綠色金融投融資規模保持行業領先。2022年末,工商銀行綠色貸款規模達到3.98萬億元,保持國內同業第一,并領先全球同業。
第二,綠色金融服務創新不斷增強。工商銀行成功發行了碳綜合主題境外綠色債券,發行了首支ESG主題理財產品。
第三,綠色金融風控體系日益完善。工商銀行建立了投融資綠色分類管理、投融資的綠色指南、ESG風險智能管理等機制,將相關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有效保障綠色金融穩健發展。
第四,綠色金融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在ESG標準制定、信息披露等方面為全球綠色金融治理貢獻了多個金融方案,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信貸人。
綠色信貸仍是工商銀行2023年的投放重點。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將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繼續鞏固制造業、科創、綠色信貸等領域的發展優勢,繼續加強對鄉村振興、消費等領域的金融支持,繼續做好重大項目。
圍繞“雙碳”目標,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正成為工商銀行的高質量發展底色。
04 、客戶生態奠基,數字工行戰略驅動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隨著“揚長、補短、固本、強基”戰略布局持續推動實施,工商銀行近年來經營業績穩中有進。通過服務實體經濟,積極發揮國有大行支柱作用,工商銀行在全力打造業務新增長極的同時,正逐步邁向價值創造深水區。
面對新的一年,廖林表示,2023年工商銀行具備了繼續保持業務穩步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從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來看,盡管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廖林指出,今年前兩個月,國內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需求明顯改善,經濟回暖的趨勢明顯。經濟強,金融強,工商銀行能夠把握業務增長機遇,創造更廣闊的高質量發展空間。
從高質量發展動能來看,工商銀行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最大的創新動力,加快建設科技強行、數字工行,科技綜合實力持續引領同業。

工商銀行也始終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發展新動能,加快數字工行(D-ICBC)建設,推動業務、產品、服務等數字化升級,不斷培育新增長引擎。去年,工商銀行推出手機銀行8.0和工銀e生活5.0版本,搭建開放式財富社區。個人手機銀行客戶5.16億戶,移動端月活超1.74億戶,均保持同業第一。
從高質量發展的潛力來看,客戶的增長和發展是業務增長的潛力所在。2022年工商銀行推動客戶增長量質雙升。2022年末,對公結算賬戶超過1000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突破100萬戶,個人客戶增加近1700萬戶,達7.2億戶。目前工商銀行的“大中小微個”客戶生態協調發展,是高質量發展保有后勁的底氣。
工商銀行將服務作為立行之本,堅持以服務創造價值。外部環境的變化,雖然給銀行業帶來諸多挑戰,但相信工商銀行憑借穩健經營特質和強勁發展韌性,未來增長更為可期。
猜你喜歡
35家A股銀行2024年報掃描:12家資產兩位數增長,8家營收負增長,浦發利潤增長領跑
在已披露經營業績的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實現利潤正增長,僅有3家銀行出現下滑,整體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