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回暖,視頻號、海外游戲、AIGC成騰訊下一站
出品|派財經
文|瑪利亞 編|派公子
騰訊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3月22日,騰訊發布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四季度利潤重回兩位數增長,流量基本盤穩定,但受宏觀環境影響,廣告、游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承壓。

之所以四季度業績出現回暖,一方面靠視頻號和小程序拉動下廣告實現了增長,游戲業務整體雖然低迷,但海外游戲部分表現不錯。
另一方面,靠著增本降效,騰訊四季度凈利重回兩位司機增長。在過去一年,騰訊將營銷費用砍掉一半,進一步精簡了非核心業務,縮減了在三大主力業務的投入。To B業務成為核心收入板塊是本次財報的一大亮點,而在外界普遍關注的AI大模型領域,騰訊稱正在加大研發,騰訊總裁兼投資委員會主席劉熾平表示各方面仍處于早期階段。
接下來在2023年,騰訊將重點發力方向是視頻號、海外業務及AI大模型領域。
1、二號人物劉熾平退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披露同時,騰訊公告了劉熾平將退任騰訊董事的消息。具體到2023年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后,他將正式卸任但依舊擔任公司總裁兼投資委員會主席。
出身于高盛的劉熾平被認為是騰訊投資帝國的締造者。早在高盛時期,由他主導的廣東粵海集團重組案,一戰成名。初升騰訊總裁之際,劉熾平就定下了5年100億的宏偉大計劃,將騰訊的業務不斷延伸至門戶、網游、搜索和電商四大板塊。
憑借著“資本+流量”換股的模式,騰訊的朋友圈不斷壯大,先后結盟了美團、滴滴等多個行業巨頭。
劉熾平為騰訊的萬億商業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于卸任董事一事,劉熾平在電話會上回應,自己離開董事會只是正常輪動,目的是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讓管理層更好地向董事會匯報;把董事會位置讓給去年加入的張秀蘭教授,也能提升騰訊董事會的多元化水平。
新任董事張秀蘭是董事會中唯二的女性成員,于去年8月正式加入騰訊。此次劉熾平交接完成后,騰訊女性董事占比將提升到25%。與此同時,交接完成后,騰訊獨立非執行董事占比將提升到63%。
2022 年騰訊實現營收 5545.52 億元,同比微降 1%;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 1156.49 億元,同比降低 7%。
值得肯定的是,作為騰訊業務的流量基本盤,以微信和QQ為代表的用戶在2022年保持了穩定的增速。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用戶數達到13.13億,連續兩年保持著3.5%的同比增速。QQ的移動月活止住了下滑態勢,從2021年的同比下滑7%,轉為同比上漲3.6%,目前達到5.72億,再次回到了2021年三季度的水平。
但年度營收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在“增本降效”作用下,四季度的財務表現正在重新回歸穩健。
2022 年四季度騰訊營收 1449.54 億元,同比增長 1%。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 297.11 億元,同比增長達到 19%,是騰訊自 2021 年三季度以來,首度恢復兩位數增長。
縱觀四季度業績回暖的主力是依靠視頻號拉動。
2、視頻號以一己之力拉動增長
視頻號業務曾被馬化騰稱為“全場希望”,2022年四季度,視頻號業績增長也成為了騰訊財報的核心亮點,過去一年視頻號發展迅猛。
騰訊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 年四季度視頻號及小程序使用時長,分別為上年同期的三倍和兩倍,均成功超過朋友圈使用時長。根據劉熾平在財報會上透露,四季度視頻號的總用戶時長達到了朋友圈的 1.2 倍,超過 10 萬個點贊的視頻數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多。
去年 7 月,騰訊上線了 " 視頻號小店 "" 原生信息流廣告 "" 視頻號原生廣告競價推廣能力 " 等服務,加速推動視頻號商業化進程。
在視頻號信息流廣告及小程序廣告帶動下,2022 年四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創下了連續五個季度以來的新高,達246.6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社交廣告收入 214 億元,同比增長 17%。
在視頻號帶動下,網絡廣告業務成為了四季度唯一實現了增長的業務。但全年來看,騰訊網絡廣告2022年仍在承壓。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下降7%至827億元。
另外三大業務均呈現了不同程度下滑,增值服務、金融科技與服務以及其他業務,分別同比下滑 2%、1.4% 及 5.9%。
增值業務中,國內游戲業績承壓。主要源于騰訊的拳頭產品《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收入下滑,新游戲出現斷層。
財報數據顯示,2022 年騰訊游戲業務總營收為 1707 億元,同比下降 2.1%,對整體營收貢獻首次被騰訊 To B 業務超過。
四季度,騰訊游戲業務的總營收為 418 億元,同樣低于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的 472.4 億元。
不過,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To B業務)雖然首次超過游戲成為核心營收來源,但整體表現不佳。四季度首度出現季度下滑,同比下降1%至472億元,全年收入略有上揚,同比增長3%至1771億元。
但好消息是,隨著游戲版號監管政策的放松,騰訊拿到了更多游戲版號。2022 年底,騰訊陸續斬獲《無畏契約》《命運方舟》等多款重點游戲版號,據游戲葡萄統計,截至今年 2 月,騰訊擁有至少 20 款已拿版號但未上線的產品。
另一大利好是四季度以來,騰訊游戲海內外新品也開始貢獻流水。四季度,騰訊海外市場游戲總營收 139 億元,同比增長 5%,海外游戲在游戲總收入的占比也從2021年同期的28%增至33%。
增值服務中的另一大業務社交網絡變化不大,2022年年收入穩定在1100億元的水平,主要是源于視頻號直播服務和音樂付費會員服務的收入上漲,對沖了音樂直播和游戲直播的收入下滑。
3、增效降本壓出利潤,下一增長在哪?
2022年是整個互聯網行業大步放緩的一年。在大環境帶動下,騰訊也通過增本降效,成功將不掙錢的消耗業務陸續剝離。
精兵減將是第一步,去年3月開始,騰訊開始陸續裁員、縮減崗位,砍掉不賺錢的項目。截至2022年底,騰訊員工人數為108436名,同比減少了4335人。
四季度,騰訊凈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的主導因素其一是收入成本下降。而騰訊收入成本下降的核心是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成本同比下降了10%。騰訊在財報中指出,這是由于公司縮減了虧損活動使得云業務成本降低。
其二是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的減少,根據財報,這部分支出由去年同期的116.16億元減少至61.15億元。
砍掉虧損項目是騰訊實行降本的手段之一。根據公開報道,過去一年騰訊砍掉了很多非核心業務,有多款游戲項目宣布解散或停運,關停、下架的知名 App超過 16 款。
在大刀闊斧改革下,四季度騰訊業績開始回暖。
在業績電話會上,劉熾平表示,過去一年的降本增效是痛苦的,但從結果來看騰訊已變得更加穩定,整體業務更加聚焦、靈活、高效,也更加注重效率和可持續發展。
對于騰訊的增本降效成果,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給出了肯定,他表示,2023年,騰訊會繼續減脂增肌,把降本增效作為習慣落實下去。未來,騰訊會把更多人員和力量投入到新的、有效的業務,而不是重復的、紅海競爭的消耗戰。
對于騰訊2023年的重點方向,劉熾平也表示,騰訊將在視頻號、海外游戲以及AI大模型等領域發力。
在ChatGPT大火的當下,AI大模型也備受關注。
騰訊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著手開發大模型。在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領域,騰訊的混元AI大模型覆蓋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基礎模型和眾多行業與領域模型,還推出了萬億中文NLP預訓練模型。
對于會否正式推出類ChatGPT的產品,劉熾平表示,現在還處于早期階段,尤其是在服務開發和變現方面還屬于很早期,現在的第一步是先把技術做扎實。
他提到,AI 及大模型對于騰訊整個業務來說是一個增長的擴大器。騰訊過去一直有利用 AI 技術落地內部業務去提高整體效率,推動業務發展,例如廣告游戲、短視頻及云業務等。
但總的來說,大模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財報顯示,2022年騰訊研發投入達到614億元。2018年至今,騰訊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超過2056億元。
在2023年騰訊寄予厚望的三大業務中,短期內能看到結果的是視頻號業務。
若把視頻號與“抖快”對比,視頻號的優勢在于用戶規模,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月活規模突破8億,抖音為6.8億。其次,基于微信生態鏈基礎上,視頻號對于品牌口碑傳播的效果也不言而喻。
但視頻號的短板在于內容同質化過于嚴重,由于起步較晚,多數是從抖音、快手等平臺搬運而來。當前,視頻號生態內并未成長出現象級達人。
受制于微信生態的約束,視頻號的商業化也進行的十分克制,在財報會上,騰訊高管表示,視頻號商業化目前仍然處于早期階段,正在擴大視頻號商業化機會,培育其他新的收入來源,如直播電商,目前正在為直播電商建設基礎設施,來推動總支付量提升。
猜你喜歡
BOSS直聘: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上漲17.6%,新版本已接入DeepSeek-R1
目前,BOSS直聘APP已經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場景中審慎灰度測試。同時,產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南北閣”提供服務。小贏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用科技點亮美好生活 助力小微企業暢通“金融血脈”
小贏科技發布了其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樂信發布Q3財報:營收36.6億,利潤環比大增,各項經營指標全面向好,迎來高質量增長的一季
中國領先的新消費數字科技服務商樂信發布2024年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派財經
共989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
最近更新文章
-
轉轉集團CEO黃煒:成立AI事業部ZAI,招聘行業專項人才
2025-04-01轉轉 -
文小言上新了!支持多模型調度,升級全新語音大模型、圖片問答能力
2025-03-31文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