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彎道超車淘寶、京東?
進入2023年以來,拼多多屢屢站上熱搜。
先是在“超級碗”(NFL年度總決賽,又被稱為超級碗)上一擲千金,后又靠著Temu“北伐南征”,登錄美國和加拿大后又瞄準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除了在海外打得火熱,拼多多在國內也沒閑著,先是搞了“為你讀書”活動,后又在3·8節期間開啟大促對抗其他電商平臺。
不過上述這些都還算是電商公司的基本操作,讓人意外的是拼多多已經開始進軍短視頻領域了。
據36氪報道,拼多多旗下短視頻業務“多多視頻”DAU已于去年底至2023年初突破1.5億,目前穩定在1-1.2億,用戶時長峰值超過40分鐘,目前穩定在30分鐘上下。
DAU破億是什么概念?這個數字雖然和抖音(超6億)、快手(近4億)的DAU仍有差距,但已超過小紅書(近1億)、嗶哩嗶哩(約9300萬)、愛奇藝(約9700萬),且用戶時長已比肩微信視頻號(30分鐘左右)。
作為電商平臺旗下的內容產品,多多視頻的快速成長是一個“意外”,淘寶、京東都曾向“內容平臺”磨刀霍霍,可惜收效甚微。
但從結果來看,多多視頻顯然是想成為下一個“抖音”,通過短視頻的粘性和活躍度拼多多可以進一步激發用戶的消費欲望,進而拉動GMV的增長。
跟抖音學“帶貨”
資料顯示,早在2020年春季,拼多多就在APP中上線了"多多視頻"功能,取代了此前的直播入口。但直到2021年底,拼多多才為多多視頻提供了主頁一級入口加強導流力度,而且只是向部分用戶內測,并未全面鋪開。至于全面上線,已經是2022年2月的事了。
但自去年以來,為了應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影響,拼多多開始將分散的直播和短視頻業務合并管理,內部將這一業務統稱為“VideoView”,代號“VV”。
而之所以能只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做到DAU破億,還是因為延續了拼多多此前一貫的“撒錢”作風。
上線至今,多多視頻獲取用戶的方式主要為現金獎勵,一是根據用戶瀏覽時長與瀏覽視頻數,分階段發送紅包至微信賬戶,這一部分由拼多多來承擔;二是商家根據成熟用戶在平臺上總的停留時長與視頻數、評論數與點贊數進行提現獎勵,由商家承擔。
36氪報道,拼多多2022年給予多多視頻的用戶補貼金額逼近10億元。其中,補貼最狠的二季度補貼額在3-4億元,也是在這一時期多多視頻的DAU從一季度的1億增至1.2億。到三季度,由于補貼下降,DAU回落至9000萬左右,但拼多多在四季度繼續加大了補貼額,去年雙11期間,多多視頻DAU峰值一度突破了1.5億。
受補貼力度影響,多多視頻的DAU和用戶時長等數據有較大起伏,但總體來看,多多視頻目前已經穩定圈住了上億的用戶,這也是拼多多起初入局短視頻想要實現的目的。
同時,在內容生態上,拼多多也有自己的想法。
打開多多視頻主界面,會發現其設計與抖音其實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只有 " 關注 " 和 " 推薦 " 兩個欄目,由于沒有搜索框,所以用戶能看到什么內容就全靠系統推送。而“關注”欄目下,都是各個品牌或者中小商家的直播,而“推薦”欄目下,是日常搞笑、生活類等各類型視頻。
圖源:多多視頻
正常情況下,一個擁有上億日活的內容平臺,幾乎毫無疑問會是當下網絡中的重要輿論場??啥喽嘁曨l的影響力不僅與同級別的小紅書、嗶哩嗶哩有著天壤之別,甚至還不如日活在千萬量級的知乎。
這其實也是多多視頻如今的問題所在,雖然它過億DAU的漂亮數據,但立住腳后,多多視頻接下來怎么走仍在探索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眾所周知,"直播+帶貨" 這個組合是近幾年互聯網的風口,直接捧紅了無數網紅,也幫助不少公司觸底反彈。
2021年7月,“雙減”政策的落地,也讓國內各類教培機構跌落到谷底。為了“活下去”,曾經的教培龍頭新東方在當年12月28號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當晚8點將推出直播帶貨新平臺“東方甄選”。
不過低調的東方甄選直到2022年6月才徹底出圈走紅。
此后的半年時間里,東方甄選先后設立東方甄選、東方甄選之圖書、東方甄選自營產品、東方甄選美麗生活、東方甄選將進酒、東方甄選看世界6大直播間,分別聚焦不同品類。
2022年12月28日,東方甄選曬出了直播帶貨一年的成績單:賬號從1個增加到6個,粉絲總量突破3600萬,推出自營產品52款,總銷量1825萬單。而根據招商證券估算,東方甄選2023財年GMV將達90億元。
東方甄選的火熱也直接拉動了二級市場的預期,新東方在線股價在2021年12月28日港股收盤價為7.21港元/股。但到去年12月28日,其股價攀升到52.65港元/股,一年上漲約630%。
無獨有偶,羅永浩也靠著直播帶貨還完了高達6億元的債務,并開啟了新的創業旅程。雖然現在他已經很少出現在“交個朋友”直播間,但不可否認的是,直播曾在羅永浩的低谷期“救”了他。
各類直播間的成績讓所有人眼紅,拼多多當然也不例外。據報道,2022年多多視頻(短視頻+直播)的商業化率僅為33%,而同期淘寶直播的商業化率已經逼近70%,這說明拼多多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今年預計將“短視頻+直播”的商業化率提升至66%,但不收取坑位費,僅通過抽傭來獲取收入,這對營收、用戶增長和商戶粘性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圖源:多多視頻
對于入駐的作者,拼多多也給足了誠意。多多視頻激勵政策顯示,達人站外粉絲量至少100萬才有資格申請平臺為期3個月的保底補貼。不同粉絲量對應不同的補貼額度:
100萬——500萬粉絲,每月保底3000元;
500萬——1000萬粉絲,每月保底8000元;
1000萬粉以上,每月保底10000元。
杭州某MCN機構運營負責人Peter表示,去年9月中旬公司開始做多多視頻的達人矩陣,旗下入駐拼多多達人近百位,月收入10萬元左右。據Peter介紹,這個收入在拼多多已經算高的,很多MCN機構一個月收入只有1萬塊上下。
不過,如今各電商平臺的綜合性逐步加強,各平臺都在原有的特色和產業重心上加入了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以期吸引更多的用戶,這使得整個行業逐漸進入了“內容互卷”的時代。
同質化的內容生產模式或許如今還未被用戶所厭倦,這是因為不管是什么領域,都總有新的網紅出現,內容主角的不同遮蓋了形式的同質化,但是這卻不代表這種形式能夠一直保持優勢。況且拼多多在這一領域還是個新人,難免要走些彎路。
說白了,拼多多如何幫助商家和品牌帶貨出圈是多多視頻的重中之重,這也是能夠吸引更多品牌商家入駐的“噱頭”。
品牌化是未來
復盤拼多多的崛起歷史可以發現,自始至終拼多多都深諳“流量”玩法。
早期,拼多多依靠微信社交拼團模式拉新促活,積累早期種子用戶,基本上沒做過廣告投流。
中期,拼多多通過游戲、微信社交裂變等方式積累高粘性用戶,流量帶動GMV迅速增長。
后來,拼多多在2019年6月推出“百億補貼”頻道,利用蘋果手機、飛天茅臺、SK-II、戴森等高貨值明星單品低價引流,吸引五環內用戶進入拼多多。
2021年H2至2022年,圍繞下沉市場的性價比電商市場競爭逐漸進入尾聲,疊加疫情帶來的消費收縮,進一步強化了拼多多的市場地位。
在五環外,據QuestMobile報告:
主打下沉市場的淘特App和京喜小程序2021年下半年出現瓶頸,月活用戶達到1.6億、2.45億后陷入停滯,與拼多多2021年月活超5億、同比增速15%以上差距明顯。就五環內市場看,京東主站市場份額基本穩定,阿里則將競爭焦點從拼多多轉向抖音電商。
拼多多頭部電商地位確立后,主要通過提升商家廣告端的支出提升收入。從前幾年的利潤來源看,拼多多通過迭代推廣工具取代部分商家營銷職能,僅保留商家履約價值和墊資價值,商家的一部分渠道利潤轉化為平臺廣告收入。這也讓過去一段時間拼多多的凈利率持續走高,2022年前三季度拼多多的銷售凈利率分別為10.92%、28.30%和29.82%。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拼多多另外一大部分收入則由白牌商家貢獻,這些商家由于品牌溢價較低,可以將產品價格打到最低,進而配合拼多多的調性和平臺用戶需求。
不過拼多多現階段仍在提升平臺調性定位,品牌方入駐多多可獲得大量流量扶持和費用減免。同時拼多多先后開展百億補貼及品牌超新星計劃,前者針對品牌商品補貼流量和現金,后者引入品牌官方旗艦店為平臺增加背書。
可以預見的是,品牌化將作為拼多多平臺調性提升的手段長期堅持,短期內收入增長主要依靠白牌商家,但長期還是要靠品牌。
總結來看,傳統電商“工具屬性”極強,消費者都是“即買即走”——買東西就來,買完東西就走。以往在內容影響決策這一環都是“站外種草、站內消費”,比如消費者在小紅書種草,然后前往淘寶、京東等進行購物消費,但這一操作流程中,每一環節都會造成用戶跳轉的流失。
所以在當下流量存量時代,電商平臺必須把消費全環節留在自己平臺內,尤其是抖音、快手短視頻電商來勢洶洶情況下,傳統電商面臨史無前例的壓力。拼多多推出多多視頻可以說是順應當下潮流的動作,雖然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想要將這些用戶留在多多視頻上,除了簡單粗暴地“撒錢”之外,還要考慮“用內容留人”,淘寶有李佳琪和烈兒寶貝、抖音有董宇輝和小楊哥、快手有辛有志和瑜大公子,這些能將直播和帶貨完美結合的內容生產者可遇而不可求,能否成功打造自己平臺標志性IP十分考驗拼多多后期的運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拼多多“農研夢想”:讓科研成果落地,讓科技興農生根
2024年開年之初,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拼多多杯”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決賽在云南大理順利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