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2023|消費提振年,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加碼布局原创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劉雙霞
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商務部也將2023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
隨著疫情影響減弱,消費需求復蘇,市場預測消費金融行業也將迎來重要“窗口期”。2023年,消費金融行業實現良好開局,多家機構加碼增資,拓展融資渠道,持續優化對新市民等重點客群的服務。同時,借助科技手段,加強資產質量把控,在運營上降本增效,精細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01.鯰魚入局,持牌消金加碼增資
近日,螞蟻消費金融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從80億增至185億,增資幅度131.25%,這也使其成為30家已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中注冊資本最高的公司。
事實上,2023年以來,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對外公布增資事宜。
2023年1月,背靠上海銀行和攜程的尚誠消費金融完成注冊資本變更,其注冊資本由原先的10億元增加至約16.24億元,增資幅度達62.4%。
在尚誠消費金融之前,湖北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于2022年12月30日發生變更,由9.4億元增加至10.06億元,增資幅度為7%。
2月27日,寧波銀行發布公告稱,對消費金融子公司增資議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擬向寧銀消費金融增資額由不超過15億元增至不超過35億元。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來,還有多家消金公司曾披露增資意向。如海爾消費金融獲批增資至15億元、興業消費金融增資至53.2億元、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新增注冊資本5.8億元、南銀法巴消費金融獲批增資44億元至50億元。
頻繁增資的背后,是消費金融公司補充彈藥,為后續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做準備。
隨著疫情影響減弱,消費需求復蘇,市場預測消費金融行業將迎來重要“窗口期”。事實上,近兩年來,互聯網巨頭及多家銀行加碼布局消費金融市場,僅去年加入的“新玩家”就有寧波銀行、南寧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城商行及國有大行,隨著這些鯰魚入局,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趨勢。
海爾消費金融認為,近年以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整體資產規模穩步提升,伴隨著政策的持續利好以及金融科技能力的持續提升,相信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02.資金資產兩手抓,行業發展提質增效
隨著監管完善和市場格局的不斷優化,行業已由最初的粗放式探索發展向精細化運營轉變,與此同時,競爭也不斷加劇。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消費金融公司一方面要加強風險管理,把控好資產質量;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拓展融資渠道,調降利率。
日前,有消息傳出多家消費金融機構收到監管部門口頭指導,要求個人放款利率降低至20%以內。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從業者表示暫未聽說利率降至20%以內的相關消息,也有從業人士表示利率壓降早已開始,但目前政策未定,利率壓降難以執行。
但消金行業利率下行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側消費貸“利率”內卷,也倒逼消費金融機構下調利率。例如,中郵消金極速貸、中信消金信期貸等產品年化利率為7.2%起。
相較于銀行而言,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渠道有限,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講,資金端要擴寬資金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資產端要通過科技手段等,把控風險,實現降本增效。
近兩年,消費金融公司正在走出“同業借款”的單一融資結構困境,“補血”方式趨向多元化。
如中原消費金融已集齊了包括同業拆借、資產證券化、銀登中心、金融債等頭部機構所擁有的融資手段,更關鍵的是,為用戶提供低成本的消費貸款打開降低利率的空間,體現了其普惠定價、讓利于民的初心與決心。
在資產端,海爾消費金融表示,2022年資產整體平穩,年末受到疫情影響,風險有一定波動,但1月初已迅速回升至指疫情前的水平。
資產的迅速回復得益于風控的提前布局。海爾消費金融表示,從2022年Q3開始,公司風控一直保持謹慎穩健的準入策略,保持低位的新客資產增速,以穩住老客基本盤為主要經營策略。
當前,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呈現加速融合趨勢??萍际侄卧谙M金融資產拓展和資產質量把控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銀消費金融表示,持續加快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科技系統的開發、測試、運維效能,加強數據治理與數字資產的價值挖掘。
03.聚焦新市民客群,以更優服務助力消費提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被放在了首位,促進國內消費也是目前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
在3月初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商務部將2023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將聯合有關部門,調動各地方、行業協會、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確保全年消費活動不斷、精彩紛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費熱潮,增強消費信心和活力。
在這其中,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擁有廣泛的客群、充足的金融資源、可靠的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成為支持提振消費活動的重要力量。
提振消費還需照顧不同消費人群,針對新消費趨勢,有的放矢,精準施策。2022年3月,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著力解決3億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金融需求。
“3億新市民”成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聚焦的重點人群?!锻ㄖ废掳l一年來,持牌消金機構各顯其能,發力新市民服務。
據悉,興業消費金融制定了《關于服務“新市民”金融需求的行動方案》,聚焦新市民群體金融需求,持續優化各項服務,提升新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招聯消費金融為新市民打造多個“定制化”金融服務,有效解決新市民日常生活消費資金周轉困難。截至2022年末,招聯累計服務新市民2023萬人,發放貸款6124億元,服務范圍涵蓋31省307城市。
中原消費金融精準“畫像”、分類對接,根據不同職業的新市民群體推出相應產品。針對新市民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的小微企業和產業基地、園區中的新市民群體,中原消費金融推出主打線下大額的專屬APP,通過專屬客戶經理服務為新市民提供更高額度和更加便捷的服務。
截至目前,中原消費金融通過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業務模式,已實現新市民衣、食、住、行、用等全場景覆蓋,累計服務新市民用戶超過600萬人。
伴隨著消費金融行業從高速發展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精細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面對2023年的良好開局,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應持續優化對重點客群的服務,通過科技手段實現降本增效,真正將金融服務惠及于民,為提振消費貢獻金融力量。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
共2665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