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運營盈利背后:積憤的會員,難平的虧損
文|李不知
來源|博望財經
如果說愛優騰芒加上B站5家長視頻平臺中,要評選出一個“網紅”,非愛奇藝莫屬。
幾天時間內,因為2022年財報全年運營盈利、限制會員投屏、一個月會員28天、花式收費等等事件,長久霸占熱搜頭條,讓眾多花錢買熱搜的明星小花們,羨慕不來。
其實熱議話題的核心,還是在于會員權益。
從2020年開始,愛奇藝會員價格一年一漲,普通月付會員已經漲到30元/月。之所以總是被網友們罵上熱搜,不僅僅是因為漲價,還因為漲價之后不斷被壓縮的會員權益。
這次限制投屏被7年“老粉”會員告上法庭是其一,過往限制登錄設備、會員無法跳過廣告等情況,也讓會員積累了不少怒氣。
對于占據核心營收的會員收入,愛奇藝還能漲價多少?還要被罵上多少次熱搜?又能持續運營盈利多久呢?
01
愛優騰芒當中的“優等生”?
就在被罵上熱搜之前,愛奇藝還大肆宣傳了一波2022年度業績。
財報宣傳口徑高度統一,“營收290億”、“全年盈利”、“連續四個季度運營盈利”等字眼見諸各大媒體。
這些是擺在明面上的,愛奇藝還有沒說的。
數據顯示,愛奇藝去年全年營收290億元,同比減少5%;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1.36億元,同比增長97.8%。
其中,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177億元,同比增長6%;在線廣告服務營收53億元,同比減少25%;內容分發營收25億元,同比減少14%;其他營收35億元,同比減少11%。
運營盈利不等于凈利,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主要來源,但是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
至少從目前來看,愛奇藝歸屬股東凈利潤還是負的,沒有為股東賺到錢。
圖:百度股市通
作為對比,其他幾家公司的最新數據表現如下:
2023財年前三季度,優酷所在的“阿里巴巴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4.4%,達 232.09億元;
B站總營收218.99億,同比增長12.98%,虧損74.94億,同比擴大10.42%;
芒果超媒總營收102.39億,同比下降11.97%,凈利潤16.78億,同比下降15.24%;
騰訊未單獨披露騰訊視頻的營收數據。
的確,從財報數據來看,愛奇藝算得上是長視頻平臺里面的“優等生”。
從前年虧損61.9億到去年虧損1.36億,虧損縮窄將近60個億,愛奇藝下了“血本”。這其中包括打會員的算盤、裁員、砍項目等等。
02
降本增效是否等于飲鴆止渴?
作為行業當中的優等生,愛奇藝的良好表現不僅體現在財報上,爆款作品方面,也可圈可點。
從2022年爆火的劇集來看,《人世間》《蒼蘭訣》《罰罪》《卿卿日常》和《風吹半夏》等等,都獲得破萬數據。
2023開年,《狂飆》也給愛奇藝開了一個好頭。
但這種境況,能否長虹,則不太明朗。原因在于,持續縮減的內容支出,或讓愛奇藝后期內容項目庫存告急。
去年開始,愛奇藝就大幅縮減內容購買支出,“精品”路線的背后是項目難過、劇集減少,據云合數據,愛奇藝在三季度上新劇集數量39部,同比減少7部;上新綜藝25部,同比減少6部。
作為營收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全年內容成本從去年的207億減少到165億,作為對比騰訊2022年上半年內容成本就有392億。
2022年,愛奇藝的研發費用、營銷費用和營業費用加在一起,比2021年少了42個億。
短期來看,裁員、精簡項目能夠做出一份好看的盈利報表,但是長期來看,消耗掉已有項目之后,增量難尋,頗有飲鴆止渴意味。
其直接體現就是會員數據的增長受限。目前長視頻平臺活躍數據都趨于穩定,愛奇藝2022年會員數據也是整體圍繞1億左右上下波動。可能伴隨某個爆款劇集,能有個把季度的增長,但總體來看,很難實現突破。
在用戶付費率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愛奇藝只能增加單個會員收入來維持基本盤。因為其營收結構決定必須如此。
從營收結構來看,愛奇藝大部分營收來自會員收入。具體來看,愛奇藝全年會員費收入占比61%、廣告占比18%、版權費占比8%,以及包括直播、電商、游戲等業務在內的其它業務占比13%。
這里存在的一個悖論在于,未來,愛奇藝收入想要增長,要么繼續漲價繼續挨罵,要么用戶付費率得到突破。畢竟廣告業務前景也不太明朗,其他業務各垂直領域都有巨頭耕耘。
這兩點,第一個,需要給用戶漲價的理由,要么是內容足夠優秀,要么內容足夠豐富;第二個,付費率得到突破,存量時代,就只能去別處搶地盤,而能讓用戶放棄優酷、騰訊、芒果選擇愛奇藝的理由,又只能是依靠內容上的人有我無,這就必須加大內容支持力度。
無論如何,愛奇藝都繞不開內容平臺的本質,而內容平臺過于依賴會員收入,以及不對等的為獲取用戶而付出的內容、流量成本,讓整個長視頻領域成了互聯網時代以來,最慘烈的行業。
03
長視頻平臺的“商業迷局”待解
最初的時候,長視頻經歷了一段不計成本的跑馬圈地時代,和互聯網其他領域的草莽時期的發展策略并無差別。
彼時,用戶可選擇的范圍不多,處于有啥看啥的階段,對內容要求評價也沒有現在這么多標準。
現在,不管是平臺還是用戶都回歸理性,潮水褪去,讓平臺和用戶都看清了不少現實。
縱觀現有的幾個長視頻平臺,除了有湖南衛視背景的芒果TV,其余皆是虧損連連,平臺經不起不停的耗資,用戶也看不得腦殘劇集。
從產業整體來看,是向好發展。
愛奇藝熬過了挺長一段至暗時刻,現在多年媳婦熬成婆,讓行業其他競者跟著他的節奏來。在有了多個爆款做背書之后,內容創作者、演員、編劇等等,天平都會向愛奇藝傾斜,因為收益有保障。
但這并不代表長視頻未來找到了出路,長期來看,騰訊視頻背后的靠山資金實力雄厚,愛奇藝卻只能依靠外部融資。如果騰訊沿用在游戲界買買買的策略來搶愛奇藝飯碗,也不是不可能。外部環境的改善,并不代表行業內部競爭不激烈。
回到整個長視頻商業模式來看,僅有的幾個變現途徑,都彌補不了內容成本的缺口。
難道就沒有解決之道嗎?
或許有——比如出海。
既然國內用戶到了天花板,那就往國外走。同樣的內容成本投入,通過擴大海外收入來增加邊際效益,向全球巨頭迪士尼、奈飛學習。
目前各大平臺在做的大多是向東南亞國家進行內容輸出,屬于一種“降維打擊”。愛奇藝從2019年開始探討霸總劇出海,其他平臺也不甘示弱,無論是政策還是行業戰略方向都是大勢所趨。
在更大的舞臺上,去和全球巨頭們搶奪蛋糕,需要更多的優質內容支撐。
況且,長視頻戰局很長,過去了十年,未來還有很多個十年。愛奇藝這兩年“沖刺”成績不錯,到了全球舞臺上,或許更需要比拼耐力。而且愛奇藝自身擁有的產業鏈生態,遠不及騰訊視頻和優酷背后的阿里強勢,再過十年來看,是誰引領行業節奏都未可知。
最后,從《狂飆》的表現來看,2023年一季度,愛奇藝的成績應該也不太差。并且從待播劇集來看,愛奇藝的庫存2023年還夠用。
只是,到了下一個十年,愛奇藝拿什么去和競者比拼,還是漲價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愛奇藝2023總營收319億元 ,持續鞏固“多樣化高品質內容制造者”標簽
2月28日,愛奇藝(NASDAQ:IQ)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博望財經
共209篇文章
有深度的財經媒體,解讀不一樣的財經事件。
最近更新文章
-
深扒《繁花》金主麥吉麗:被藥監局點名,疑似涉及傳銷
2024-03-19麥吉麗 -
凈利潤大漲難改股東“提款機”命運,百麗時尚再沖港交所只為“還債”?
2024-03-14百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