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摸排第三方財富公司,非標理財產品誰銷售、誰追償!
來源:債市研究院
某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由市金融辦牽頭,聯合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開始摸排第三方財富公司的情況。
文件中提到,對第三方財富公司的業務模式、產品數量和性質、發行和備案主體、底層資產、產品存續金額、涉及投資者人數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摸排了解。并要求掌握項目真實性,資金流向、發行人資金狀況。
文件中還提到:遏制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新增產品。自2023年3月1日起,全市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一律不得銷售新增非標理財產品,切實加強源頭治理,嚴格控制產品數量和投資者人數,堅決杜絕邊清理邊新增。
落實銷售主體責任,即“誰銷售,誰追償”。
最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要求2024年10月底基本清零的目標要求。
按照“2023年6月底存量業務在目前基礎上壓降25%、2023 年底壓降一半、2024年10月底基本清零”的總體目標,要求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根據風險情況在2月底前制定切實可行的業務壓降方案和風險處置應急預案。
并要求建立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存續產品壓降清單、逾期產品風險清單,按月更新,每月十號前上報匯總,實時掌握產品余額、涉及人數、還款計劃、風險情況。
發文明確表示不得銷售新增非標理財產品,什么是標準化產品?什么是非標產品?二者區別在哪里?
標與非標的定義與區別
標準化產品和非標是相對而言的,標準化產品和非標主要是指底層投資資產是否為標準化資產。標準化資產可以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自由交易,流動性好,比如股票、債券、基金、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
非標資產則并未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進行掛牌交易,資產范圍較廣,包括信貸資產、承兌匯票、應收賬款、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二者區別:非標準化產品的資產一般不公開發行,風險較高,流動性也低,缺乏標準化的證券特征,但名義收益率會高很多;
標準化產品的公開發行、流動性高,安全等級最高,但利率偏低。標準化債權資產,指有公開上市交易的債權性金融產品。
該領導小組發文所注明的非標理財根據以上定義區別,結合目前市場三方財富公司的產品來分析,主要包含以下標的:在金交所/備案中心/產交所等非證券交易所(上海.深圳.北京)發行的收益權轉讓/債權轉讓/定向融資計劃等產品,其他渠道發行的信貸資產投資,地產公司的前融,私營企業的貿易應收,明股實債,保理以及融資租賃等一系列債權產品;
從債權的角度區分標準債和非標債
2020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指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指依法發行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固定收益證券。
主要包括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同業存單等。其他債權類資產,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等分化,可交易 ;信息披露充分 ;集中登記,獨立托管 ;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 ;在銀行間市場、上交所、深交所交易。
除此之外,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債務即屬于非標準債務的范疇。
具體區別:
1、參與主體
標準債的融資人是國家、地方政府機關以及經過監管部門審批、具有公開發債資格的企業,都是符合較高硬性標準的融資主體,這些主體通常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由證券公司或銀行承攬/承銷,在上交所、深交所或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業務,主要參與主體為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
非標準債務的融資人常見的有地產商、民營公司或地方平臺機構等,是信托、保理、融資租賃、三方財富公司等企業為服務融資主體發行的債類貸款行為。這些主體比可公開發債的融資人信用等級低,但收益水平更高。
2、融資渠道
標準債務的主要形式有貸款、債券、證券等各項通過法定交易市場流動的標準化產品, 融資人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募集資金。
而非標準債務的主要形式有信托、委托債權、承兌匯票、應收賬款收益權等;實際融資大多為信托,資管及財富管理公司面向非公開發行的產品(例如各類金交所、備案中心發行的定融等)。
3、風險管控及管理人
標準債的發行主體要通過承銷商對企業的盡職調查、評級公司的評級以及審計和律所的認定等層層篩選才能申請在交易所發行。整個過程有多個權威機構在其中擔任監管角色,會給予債券不同的評級;發行后又受到市場所有參與者的跟蹤與關注,因此預期風險更加明確,產品風險等級較低。
非標準債務的發行主要依靠相關機構自身的風控管理,實際中,不同管理人的風控能力也并不一致。
4、流動性
標準債在公開市場交易且信息披露充分,投資人的標準債權變現時間成本低,資產流動性大。標準債務性的產品通常可設計更加靈活的期限。
而非標債權往往是交易雙方的私下協議,債務信息不公開、只能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交易。非標產品的期限決定于底層項目,無法隨意更改。
一般情況下,標準債與非標債債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上四點。
目前,政策和市場都在積極引導非標準化產品向標準化產品逐步轉型,且監管多次明確發文,從事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必須納入金融監管。在目前的固定收益市場環境中,這一形式有助于彌合長期以來市場資金在定價、供給邏輯上的雙軌制,在當下是有其顯著積極意義的。
標準化債券投資將成為家庭資產配置最需要的標的,標準化產品所提供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是非標所不能比擬的。
普通投資人參與標準化債券投資的幾個途徑:私募基金、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信托、券商資管、期貨資管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第二屆“中信財富節”啟動,中信銀行、百信銀行、信銀理財等共同主辦
在中信金控的指導下,中信各金融子公司再次齊聚“云”端,開啟第二屆“中信財富節”。一哥黯然離場,“投顧”也難雪中送炭?
先鋒領航基金(Vanguard)退出了與螞蟻合資的基金投顧公司,雙方曾合作的代表產品是“幫你投”。本文將對此事展開解讀。開始摸排第三方財富公司,非標理財產品誰銷售、誰追償!
某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由市金融辦牽頭,聯合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開始摸排第三方財富公司的情況。鉅派投資因市值太低遭紐交所啟動摘牌程序:ADS暫停交易 CEO仍被限制高消
與2020年的1700名活躍客戶相比,鉅派投資2021年全年的活躍客戶總數為1248名,同比下降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