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藥業靠退燒藥沖刺IPO,老板還涉足房地產、開幼兒園
疫情當下,提前備藥已成為人們共識。其中退燒藥更是備藥首選,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膠囊等,在疫情爆發時,甚至一粒難求。
然而在退燒藥需求猛增,背后廠商賺的盆滿缽滿之時,有一種退燒藥:安乃近片,并未因此獲得同樣的待遇。安乃近片主要用于急性高熱時的退熱,也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療,如頭痛、偏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痛經等。由于副作用較大,其未獲得全面推廣。
浙江海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森藥業”)便是一家生產安乃近原料藥的企業,除了安乃近,海森藥業還生產抗抑郁類、消化系統類、心血管類等原料藥。海森藥業自2021年12月首次披露《招股書》,沉寂一年多后,于近日注冊制全面實施后,平移至深市主板成功獲得受理。
營收主力產品遭限用,
集采后價格下跌
所謂原料藥,可以理解為藥的原材料,因此其針對的不是患者,而是醫院、藥企等。海森藥業的主要產品便是化學藥品原料藥及中間體,在整個醫藥制造產業鏈中處于上游位置。主要產品包括硫酸鋁、安乃近、阿托伐他汀鈣等。
圖源:《招股書》
其中安乃近在2020年、2021年為海森藥業的第一大營收產品,銷售金額為0.84億元、1億元,占主營收入的比重為29.56%、26.34%。
安乃近為解熱鎮痛藥,具有吸收好、起效快、價格低等特征,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具有較強的副作用。2020年3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表示,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藥品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修訂安乃近片等相關藥品品種說明書。同時,對安乃近相關產品陸續出臺了有限使用、有限注冊或全面禁止的規定。
雖然產品被禁用或限用,但對海森藥業的影響似乎不大。2019年-2021年、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海森藥業安乃近的銷售單價不降反升,分別為63.61元/千克、62.14元/千克、65.3元/千克和79.7元/千克。
“由于上述政策未禁止安乃近口服制劑(如片劑)的使用,且在歐洲市場未全面禁用,以及在獸用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國安乃近原料藥的產銷呈平穩增長趨勢。”海森藥業表示。
安乃近之外,阿托伐他汀鈣的營收占比正迅速上升,從2019年的4.42%提高到2022年6月的21.9%。阿托伐他汀鈣的營收迅速增長與新冠疫情相關。
據《東陽日報》報道, 《細胞》子刊發表文章:武大團隊發起的研究發現,他汀的使用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45%有關。同時,王式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生產造成一定沖擊,但阿托伐他汀鈣原料藥的生產,彌補了這些空白。”
不過阿托伐他汀鈣2019年被納入集采,海森藥業客戶齊魯制藥的阿托伐他汀鈣片0.12元/片,降幅78%。海森藥業的產品售價也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分別為1662.56元/千克、1909.89元/千克、1511.9元/千克和1220.55元/千克。
圖源:《招股書》
幾款主營產品均不具有較大優勢或前景的情況下,海森藥業的營收凈利增長較緩。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2.67億元、2.85億元、3.89億元和2.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95.75萬元、6282.69萬元、9399.96萬元和5686.55萬元。
研發費用低于同行,
市場推廣費被問詢
作為醫藥企業,想要加大優勢,就必須注重研發。報告期內,海森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42.02萬元、1082.56萬元、1206.82萬元和580.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3%、3.8%、3.1%和2.74%。這遠低于同行業6%-7%的平均水平。
圖源:《招股書》
“主要系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資金實力相對較弱。未來隨著公司募投項目‘研發中心及綜合辦公樓建設項目’建成,公司研發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對此海森藥業解釋道。
然而從募資用途來看,海森藥業的6億募資額中僅1.15億元用于研發方向,其中還包括辦公樓的建設項目。募資重點主要是用于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
圖源:《招股書》
與研發費用相對應的,是海森藥業的銷售費用,報告期內分別為2742.38萬元、1051.64萬元、953.96萬元和517.52萬元。銷售費用主要包括工薪支出、運輸費、市場推廣費、業務招待費、參展費和差旅費等。
海森藥業銷售費用率最高達到10.28%,遠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4.08%。此后差距逐漸縮小,到2022年6月,海森藥業銷售費用率為2.45%,同行業為2.18%。
2019年海森藥業的銷售費用之所以如此高昂,與其開展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業務相關。當年因推廣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產生了相應的推廣服務費1502萬元,但從銷售收入來看,并未取得較好的效果,該業務當年銷售收入2196.94萬元。
此后的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海森藥業推廣服務費迅速下降,分別為333萬元、189萬元和93萬元。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銷售收入也隨即下降,分別為502.9萬元、317.13萬元和212.55萬元。
這也被證監會要求說明,市場推廣費報告期內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各期支出的對手方名稱,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系、是否為發行人員工、客戶。市場推廣費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跨期,市場推廣費相關內控制度建設和運行情況。
“市場推廣費有所波動,主要系因公司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業務未參與2019年9月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產品銷售渠道受限,2020年和2021年銷售金額顯著下降所致。”海森藥業對波動原因有所解釋,但交易對手方情況并未披露。
房地產、礦業、開幼兒園,
家族經商有一套
海森藥業沖刺IPO背后,是一位藥店學徒的發家史。
《招股書》顯示,海森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為王式躍、王雨瀟及郭海燕一家三口,王雨瀟為王式躍、郭海燕兩人女兒,三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93.18%的股份。
“一方面這種單邊主義結構的決策風險會隨時間和企業做大做強而顯得極為突出;另一方面,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優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這種決策結構單邊主義畸形。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建立現代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的股權操作模式,也正是為了解決股權過度集中產生的公司治理架構與管理運營實務直接存在的矛盾。”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表示。
王式躍出生于1960年,是浙江東陽人。據《東陽日報》報道,王式躍孩童時期家庭條件十分艱苦,可以說是吃著霉干菜長大。1974年初中畢業后,就去了藥店當學徒。當了兩年學徒后,進入金華衛校學習。畢業后進入市人民醫院,后調往市衛生局,從事了六年的醫藥行業行政管理工作。
1997年12月,王式躍與橫店集團簽訂《資產轉讓合同》,橫店集團公司將東陽制藥廠的設備、管道及低值易耗品轉讓給王式躍,轉讓價款192萬元。這也是海森藥業的部分初始經營性資產。除此之外,橫店集團還借了650萬元給王式躍繼續創業。他很快創出一片天地,將制藥做的風生水起,成功把海森藥業送上IPO之路。
圖源:罐頭圖庫
除此之外,浙江人做生意喜歡“抱團”這一點,在王家人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王式躍除了制藥外,也做了不少“副業”,例如投資藥企、房地產業、礦業等。
首先是投資同類公司,王式躍在浙江孚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85%,目前孚諾醫藥和海森藥業一樣,正處于IPO進程。2019年至2022年,孚諾醫藥的營收分別為2.53億元、2.57億元、2.92億元和3.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518.02萬元、6695.52萬元、7986.02萬元和8447.17萬元。
孚諾醫藥的實際控制人為傅龍云,同樣為東陽人,和王式躍為老鄉。
此外,王式躍還在凱文房地產、慶陽三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0%,浙江坤鍵礦業有限公司持股12%。
王式躍的女兒王雨瀟工作經歷也十分豐富,出生于1986年,2010年時于上海世博會中國木雕館任翻譯,2011年又到渣打銀行上海分行任貴賓部客戶經理,2012年9月回到家鄉,到海森藥業工作,擔任總經理助理兼董事。
大概浙江人“搞錢”都很有一套,王雨瀟也做了不少副業,《招股書》顯示,王雨瀟還在石猿廣告持股49%、東陽市琴嵐幼兒園有限公司持股25%,金寶傳媒持股9.3%。
圖源:海森藥業官網
王雨瀟的夫家一家人也不簡單,其配偶李志揚及其父親李鳴朝通過浙江睿迪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大成酒店持股50%。李鳴朝還是歌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第四大股東,持股3.82%。
歌山控股集團為東陽市的知名房產建設集團,總資產超80億元,員工4萬多名,系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擁有“歌山置業”、“歌山投資”、“歌山品悅大酒店”、“歌山農業”四大業務板塊。2019年實現營收109.93億元,凈利潤2.99億元。
王雨瀟持股的東陽市琴嵐幼兒園,歌山控股集團為第一大股東。
浙江東陽這片土地雖不出名,但有一個景點可謂全國皆知,即為中國版的“好萊塢”——橫店影視城。東陽也出過不少富豪,例如復星國際的郭廣昌、東陽光集團的張中能、花園集團的邵欽祥、華策影視的傅梅城等。東陽還曾上過"全國豪車十強縣級市排行榜"。
據福布斯榜單顯示,2022年東陽市有八大富豪登榜,最后一名為仙鶴股份的王敏強,身價25億元。如海森藥業成功上市,東陽市或許又要再添一個富豪家族。對于王氏一家人的經商故事你怎么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野馬財經
共165篇文章
關注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新經濟發展和商業創新。
最近更新文章
-
3家上市公司陷“詐騙”羅生門,誰在說謊?
2024-03-25飛凱材料 -
安徽“神秘富豪”被留置:身家百億,投資6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