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億“海信系”拆芯謀第5家上市公司,高管重疊獨立性受質疑
進入2023年,“海信系”征戰資本市場的步伐仍在繼續。
1月12日,“海信系”旗下海信視像(600060.SH)公告稱,正籌劃將控股子公司青島信芯微分拆上市。這是繼乾照光電(300102.SZ)入主計劃官宣后,海信視像半個月內對資本市場的再次出手。
來源:海信視像公告
如后續進展順利,乾照光電和青島信芯微將分別成為“海信系”第4家及第5家上市公司。
公告后的一個交易日,海信視像股價微漲,截至1月13日收盤,其股價為15.75元/股,漲幅1.22%,總市值205.96億元。
青島信芯微是誰?
事實上,在一眾家電企業中,海信是最早涉足芯片研發的國內彩電廠商之一。早在2005年,就研發出了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并在隨后十幾年間,推出了從高清到全高清、再到超高清顯示的全系列芯片產品。
2019年6月,海信將原有信芯研發團隊與收購的東芝電視及宏祐圖像團隊整合,并聯合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此次上市事件的主人公青島信芯微因此成立了。
截至2023年1月12日,青島信芯微共有13位股東,除了持股54.95%的海信視像和持股11.39的青島微電子之外,還有多家機構投資者也對其青睞有加,包括常春藤資本、聯合資本、華虹虹芯、匯創聚新等。
來源:海信視像公告
從業務來看,青島信芯微主要負責液晶面板控制芯片及超高清圖像處理芯片的開發,旗下產品包括TCON芯片(顯示時序控制芯片)和畫質芯片等,廣泛應用于電視、顯示器及商業顯示、醫療顯示等應用場景。
僅2020年,青島信芯微旗下的TV TCON芯片就實現了超4000萬顆的出貨量,累計出貨超過1億顆,以超過50%的全球占有率穩居第一。
海信視像介紹,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旗下的TV TCON芯片出貨量依然保持在全球第一。
海信視像提到,本次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寬青島信芯微的融資渠道,提升公司和青島信芯微的核心競爭力。“但分拆上市事項尚處于前期籌劃階段,實施過程中仍然會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需滿足多項條件方可實施?!?
管理層交叉任職,
是否影響分拆上市?
而在分拆上市計劃發出后,有媒體也提到,目前海信視像和青島信芯微尚存在高管交叉任職問題。
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簡稱:《規則》)介紹,上市公司分拆后,上市公司與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資產、財務、機構方面相互獨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不存在交叉任職。
而青島信芯微董事長于芝濤目前在海信視像擔任董事兼總經理,青島信芯微的監事張然然也在海信視像任監事。
來源:天眼查
對于管理層交叉任職是否會影響分拆上市,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A股上市公司要求“五分開三獨立”,其中五分開中明確規定上市公司與大股東應實行人員獨立,但這里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指經營人員,不包括董監。所以母公司高管擔任子公司董事長、母公司監事擔任子公司監事,并不會影響分拆。但是兼職可能會分散人員精力、或許無法做到專注。
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兆全律師也持相同觀點,他介紹,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因此,若公司章程無明確約定,董事、監事并不在高管范疇之內,則監事張然然不屬于《規則》禁止高管交叉任職的情形。
至于董事兼總經理于芝濤任職分拆所屬子公司的董事長,并非兼任的高管職務,嚴格意義上講,也不屬于高管交叉任職。
但楊兆全同時也強調,上市公司與分拆所屬子公司之間人員的混同,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上市公司與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獨立性和規范運作的能力,為母子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危害證券市場、侵害投資者權益等培育不良土壤。
800億“海信系”將迎來第5子?
海信集團成立于1969年,旗下擁有海信視像、海信家電(000921.SZ、0921.HK)和三電控股(6444.JP)三家在上海、深圳、中國香港、東京四地的上市公司。
其中,海信視像是“海信系”最早的上市平臺,1997年,海信集團剝離電視產業核心資產海信電器(海信視像前身)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12月公司更名,同時大股東海信集團將公司控股權轉讓給海信控股,交易對價32.41億元。目前公司實控人為青島市國資委。截至2022年三季度,“海信系”旗下的上市公司總資產約為892.16億元。
而就在2周前,海信視像剛剛官宣了第4子的入主計劃,即通過增持股份擬最終取得LED廠商乾照光電的控制權。
來源:海信視像公告
海信視像首次在乾照光電露臉是在10個月前,2022年3月11日,海信視像曾參與乾照光電的15億元定增,出資4.96億元獲配售6200萬股,持股比6.93%,成為當時最大的發行對象。
從后續表現來看,很明顯,海信視像對乾照光電的欣賞并不止于參股。定增官宣后的3月-12月期間,海信視像多次增持,斥資約9.26億元拿下1.19億股股份,躍升至乾照光電的第一大股東。
截至12月30日,海信視像在乾照光電的持股比為20%,前后總投資達14.22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在此期間,與股權變更同步進行的,還有乾照光電近期密集的人事變動。
先是今年11月30日,在乾照光電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海信視像財務負責人王慧、海信視像助理副總裁李敏華被選舉為乾照光電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而這也是“海信系”高管首次進入公司管理層。
一個月后,12月30日,乾照光電董事、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蔡海防及副總經理張先成宣布辭任。
蔡海防離任,董事會出現1名非獨立董事席位空缺,海信視像因此提請召開股東大會,并提名了何劍出任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同日,崔恒平也被聘任為新的總經理。
具體來看,崔恒平是在2019年加入乾照光電的,任公司執行總裁一職。而與前兩位新董事一樣,被提名的何劍也是不折不扣的“海信系”,歷任海信視像品保部副部長、模組整機部部長、青島智動精工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位,目前是海信寬帶多媒體公司副總裁。
海信視像表示,何劍長期從事激光器、顯示器件和模組相關工作,熟悉行業發展動態,擁有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具備任職乾照光電非獨立董事所需的必要經驗。
世界杯熱潮后,“海信系”舟行何方?
除了兩次向資本市場進軍帶來的關注度外,事實上,最近兩個月的家電市場,海信集團是當之無愧的頂流,這和其卡塔爾世界杯官方贊助商的身份有關。
12月18日,在卡塔爾世界杯決賽前夕,海信集團董事長林瀾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全國客戶大會上介紹,“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到現在,全球發生了很多變化,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需要一屆世界杯”。據國際足聯預測,本屆世界杯的全球觀看人數將突破50億人,作為官方贊助商,海信也獲得了有史以來全球最高的關注。
事實上,在國際體育賽事贊助方面,海信集團已經是老手,2016年-2022年的每一屆歐洲杯、世界杯,海信家電都參與了贊助。單是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杯,海信電器投入資金就在1億美元左右。
而海信集團之所以大手筆贊助,也與其全球化戰略息息相關。早在2006年,時任董事長周厚健提出了“海信未來發展,大頭在海外”的國際化戰略,并成立了國際營銷公司。
過去幾年,海信集團還在海外連續并購了日本東芝電視、歐洲廚電巨頭gorenje、全球汽車空調巨頭日本三電控股,成為世界產業并購市場最活躍的中國企業之一。
來源:罐頭圖庫
而海信長期堅持國際化戰略布局也為公司營收帶來了不錯的反饋,從集團數據來看,2021年,集團實現總營收為1755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海信海外實現收入731億元,同比增長33%,占比達到42%。
今年上半年,海信ULED電視在全球市場表現良好,在北美、澳洲、南非等重點市場漲幅超30%。
不過,重金投入的海外市場雖然為海信維持了營收增長,但盈利方面面臨的壓力也不容忽視。年報顯示,2021年,海信家電實現凈利潤23.43億元,同比下降17.68%;海信視像實現凈利潤15.95億元,同比微增4.57%,與去年89%的增速也有著明顯差距。
禹唐體育商業負責人李晨分析,企業參與世界杯贊助的背后,需要有產品、全球渠道網絡、資金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支撐。要取得好的贊助效果,4年內企業至少要花相當于贊助費2到3倍的資金,并且把戰線拉長,而并非世界杯那幾十天的時間。“這是一場長線的投入,贊助世界杯僅僅是開始?!?/strong>
只有企業能將贊助的巨額資金,轉化為企業、品牌長期的競爭優勢,并在營銷體系搭建、跨界合作、線上與線下資源互補、特許商品開發等方面完成質變,或許才有笑到最后的資本。
而如今,無論是布局LED廠商乾照光電,還是分拆芯片子公司青島信芯微單獨上市,或均是海信集團為開拓、完善多元業務、提升全球競爭力做出的努力。
您買過海信品牌的電器嗎?對于“海信系”對芯片子公司的分拆上市計劃,您怎么看?歡迎評論區聊一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800億“海信系”拆芯謀第5家上市公司,高管重疊獨立性受質疑
只有企業能將贊助的巨額資金,轉化為企業、品牌長期的競爭優勢,并在營銷體系搭建、跨界合作、線上與線下資源互補、特許商品開發等方面完成質變,或許才有笑到最后的資本。
野馬財經
共165篇文章
關注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新經濟發展和商業創新。
最近更新文章
-
3家上市公司陷“詐騙”羅生門,誰在說謊?
2024-03-25飛凱材料 -
安徽“神秘富豪”被留置:身家百億,投資6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