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再成“支柱產業”,林園、丘棟榮如何看待地產板塊2023行情?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地產組
文|交泰
2022年,房地產行業政策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整體基調從“限制”變為“松綁”。開發商端,從救項目到救企業,民營房企融資渠道再次打開;居民端,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例下調、多城市放開限購、發放購房補貼等刺激性購房政策頻頻出臺。
受政策利好影響,近來地產板塊相比前兩年活躍了許多,多家券商以及林園、丘棟榮等知名基金經理也表示了對地產板塊的短期看好。
01、全年出臺調控政策1120次創新高
2022年,中央和各地方頻繁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全國各地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多達1120次,較2021年增加了469次,創下歷史新高。
2022年1月,與房貸利率緊密相關的5年期以上LPR時隔21個月再次迎來下調;2月,山東菏澤打響降低商貸首付第一槍,“無房無貸”購房者首付比從最低30%降至最低20%。隨后,遼寧、廣西、海南等多省市陸續出臺“松綁”政策。
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锻ㄖ分兄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繳存人,不能正常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不作逾期處理,不作為逾期記錄報送征信部門。此外,5年期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降至4.45%。
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針對爛尾樓問題進行集中部署,要求各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同時強調“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銀保監會多次提出,推動中小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樓”工作。
8月,5年期LPR再次下調至4.3%,2022年累計下調35個基點。
9月,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連續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11月,房地產政策由需求端轉向供給端,房企融資端“三箭齊發”,融資環境發生根本性轉變。
“第一支箭”信貸融資,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16條”,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重點支持優質頭部房企發展;“第二支箭”債券融資,交易商協會表示將繼續推進并擴大房企增信發債;“第三支箭”股權融資,證監會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5項措施,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
進入2023年后,1月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購買首套房的需求支持。住建部也表示,對于購買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
2023年,在經濟恢復的關鍵期,穩定房地產行業至關重要??硕鹫J為,地方將加碼政策力度促需求,一線及強二線城市調控政策或將局部放松。中指研究院認為,核心一二線城市特別是核心二線城市,政策優化空間較大。
02、多家券商看好短期估值提升
房地產市場得到“松綁”后,被壓抑兩年多的房地產板塊也活躍了許多。
1月11日盤中,地產板塊強勢拉升,電子城、皇庭國際、中天服務漲停,招商蛇口、三湘印象、濱江集團漲超5%。
針對2023年房地產板塊的走勢,多家券商給出了各自的看法。
瑞銀證券表示,隨著中國境內的經濟活動不斷活躍,以及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會在2023年逐步消散。
瑞銀認為,如果房地產板塊還有利好政策推出,板塊會有不錯的機會,總體來看,地產股會逐漸從底部反彈,卻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然而,由于政策出臺存在不確定性,瑞銀維持“中性”判斷。
在供給側融資支持力度和范圍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國金證券認為,尚未出險的民營房企中,估值偏低的標的有更大的恢復彈性,如碧桂園、中駿集團控股等。同時,國金認為建發、綠城、濱江等頭部央國企或改善型房企,更受益于需求側寬松政策的利好。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短期內看好供需兩端政策共振帶來的板塊修復行情,中長期的機會來自于拿地利潤率和市占率的提升,政策會導致房企分化邏輯加強,優質資源將向頭部房企聚集。
招商證券認為,在判斷經濟各方面緩慢復蘇的前提下,2023年市場仍會注重價值和穩增長主線,但對價值股的要求更高,或選擇更具備進攻屬性的個股。
招商證券稱,短期來看,政策呵護會帶來地產板塊估值提升,碧桂園、美的置業、金地集團等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更具有彈性;中長期來看,具備穿越周期能力的優質房企、持續內生性現金流創造能力的高質量周轉公司,如保利、萬科、中海、華潤、龍湖等更值得關注。

03、林園丘棟榮認為存在短期投資機會
作為“操盤手”,林園、丘棟榮等備受市場關注的基金經理在談到2023年投資策略時,也表達了他們對地產板塊的看法。
2022年末,私募大佬林園在一次直播路演中表示,2023年他會重點關注過去三年出現“大問題”的行業,比如房地產。1月9日,林園在采訪中稱,現在地產的泡沫快擠完了,2023年整個地產板塊都有機會。
林園之外,也有一些公募基金經理表達了對2023年市場的樂觀態度,以及對地產板塊的看好。
近日,中庚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丘棟榮認為,相比國外,2023年他更看好中國的消費需求以及中國經濟的復蘇。從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看,與經濟復蘇相關的行業,包括傳統產業、房地產投資相關的產業鏈等優先級可能更高一些。丘棟榮重點提示了四大方面機會,其中就包括大盤價值股中的金融、地產。
建信基金FOF投資負責人姜華認為,2022年影響全球的資產價格定價的很多不利因素已經緩解,他個人對2023年的市場比較樂觀。從勝率賠率的角度來看,姜花認為2023年金融地產有投資機會。
姜華解釋稱,2021年以來,地產銷售和投資下滑,目前已經到了要改變的時候。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防風險的角度對地產著墨很多。因此,2023年地產可能在一系列供給側及需求側政策作用下實現企穩回升。從賠率的角度看,地產及其背后的金融板塊,目前估值偏低,存在一定的配置價值。
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基金經理吳越認為,2023年的市場主題將回到核心資產的打法,不過他認為2023年只是階段性的過渡年。短期只看2023年的話,吳越對消費行業內部的投資排序是地產鏈、白酒、港股消費這三個細分方向。如果看中長期,吳越表示,黑馬很難出現在家電、白酒、地產等傳統消費賽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房價全線下降,房地產已經進入了黑鐵時代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披露了2023年12月份與全年房地產相關數據,一言以蔽之:沒有最冷,只有更冷。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