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股份還能在空中“飛”多久?
12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出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并發表演講。他表示,上交所將以新一輪《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其中舉措包括開展投機炒作整治專項行動,多措并舉遏制“炒差”“炒概念”亂象等。
隨后12月21日,供銷社概念股天鵝股份早盤低開低走,迅速跌停,但隨后快速拉起,收盤時還微漲了0.38%。
10月底,天鵝股份因涉及供銷社概念,開啟了一波連板行情,隨后,該股停牌核查,期間該股多次提示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并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上交所也持續對該股進行監控,但復牌后,該股竟上演地天板,隨后雖有回落,但股價一直在高位運行。
一飛沖天的天鵝股份,還能在空中飛多久呢?
補助撐起利潤 主營業務難盈利
天鵝股份的主營業務為棉花采摘及棉花加工機械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從下表中看,棉花輔機、軋花設備和采棉機等產品共同構成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由于行業本身增長率有限,天鵝股份在行業中又沒有什么特別的辦法能夠提升市占率,近年來天鵝股份的業績出現了持續下滑,單看凈利潤還并不明顯,但從反映主營業務經營情況的扣非凈利潤來看,公司的主營業務連盈利似乎都有困難,特別是2018—2020年,天鵝股份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
那為何凈利潤總額好像近幾年還在有所增長呢?原來是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其他收益”貢獻了公司大部分的利潤,例如2021年,天鵝股份凈利潤3613.55萬元,僅投資收益和其他收益就貢獻超3000萬元。2018年開始,千萬元左右的凈利潤總額,其他收益的貢獻比例也很大。
這些“其他收益”的來源是什么呢?從天鵝股份最近的一期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可見一斑。8月5日至11月3日,不到3個月的時間,天鵝股份就獲得政府補助超過400萬元,如果以此規模計算一年收到補助超過千萬元應該是比較輕松的事情,而前三季度天鵝股份凈利潤總計只有1300萬元。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公司的主營業務只能貢獻營收,利潤卻還是要“靠補助”。
除了盈利多靠其他收益的問題,天鵝股份的減值損失部分的數據也令人擔憂,自2017年開始,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逐年減少,到了2021年僅有36萬元,這對于一家需要生產農機機械的公司來說是不太合理的,如果不是公司一直采用了某種特定的折舊方式,那么這里就存在利用資產減值損失調節利潤的可能。
此外,天鵝股份的信用減值損失近三年也出現了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公司從2015年開始就不再公布前五大客戶的詳細信息,從15年以前的情況看,公司客戶主要集中于新疆建設兵團和一些邊境的進出口貿易公司,按理來說風險較小,至于近年來公司是否因客戶結構變化而遭受了更大的信用風險,從數據上來看只能傾向于“是”。
曾被供銷社“無償劃轉”供銷資本 后者開啟“減持模式”
業績不佳,前景也不佳,顯然天鵝股份是在“炒差炒概念”。由于天鵝股份的大股東是山東供銷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市場便把它當作了純正的供銷社概念股,大肆炒作。
如果天鵝股份有注入優質資產的實質動作或者相關預期,那么展望未來,天鵝股份確實有值得被看好的理由。不過,從山東省供銷社近兩年有關天鵝股份的動作來看,似乎供銷社有逐步遠離上市公司的趨勢。
2021年以前,天鵝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就是山東省供銷社,山東供銷資本投資是第二大股東,彼時山東省供銷社是直接控股天鵝股份的。而在2021年3月,山東省供銷社卻選擇將上市公司的31.94%股權無償劃轉至全資子公司山東供銷資本投資,對此,供銷社稱其目的是推進社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等。
盡管對于國有企業改革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客觀上看,本次劃轉完成后,天鵝股份與供銷社之間便隔了一層供銷資本的關系,供銷社直接參與天鵝股份運作的可能性也小了不少。
此后一段時間,除了天鵝股份的分紅送配外,山東供銷資本集團對天鵝股份的持股數量保持穩定,維持著60.87%的高持股率和絕對控制權,然而,隨著天鵝股份股價大幅拉升,山東供銷資本投資也坐不住了,選擇了開啟減持模式。
12月9日,天鵝股份公告稱,山東供銷資本公司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240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98%,且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如果以21日收盤價29.11元計算,這筆減持預計將套現近7000萬元,要知道,在天鵝股份本輪行情啟動前,每天的成交額也不過以兩千萬元,趁著股價高企,成交量巨大的風口時期減持,從控股股東的角度看無疑是劃算的。
不過,這次減持卻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山東省供銷社,以及山東供銷資本投資集團似乎有意要逐漸遠離上市公司,如果公司股價長期保持高位甚至還能創出新高,考慮到本次減持完成后,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比50%仍要高出8%左右。不排除供銷資本投資集團在本次減持完成后有進一步減持的動作,甚至減持比例相較本次還要更大。
此外,天鵝股份的高管近期也有減持動作,12月6日天鵝股份公告稱,副總經理王中興擬減持不超過4.0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3%。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副總經理王中興持有公司股份16.3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35%。
業績不佳,股東高管集體減持,天鵝股份短期的走勢更多的是情緒與博弈的成分。殊不知,純粹的炒差炒概念難以長期維持,一支已經被上交所連續監控多周的“天鵝”還能在空中“飛行”多久?相信市場會給出答案。
〖 證券之星資訊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天鵝股份還能在空中“飛”多久?
10月底,天鵝股份因涉及供銷社概念,開啟了一波連板行情,隨后,該股停牌核查,期間該股多次提示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并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上交所也持續對該股進行監控,但復牌后,該股竟上演地天板,隨后雖有回落,但股價一直在高位運行。
證券之星
共129篇文章
證券之星始創于1996年,是國內領先的金融信息及綜合服務平臺。關注證券之星,即時獲取有價值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