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金匯旗下聯動優勢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遭罰千萬 投資者指其跨境支付“紙上談兵”
11月28日消息,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公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遭罰1095.42萬元人民幣。企查查APP顯示,近年來,聯動優勢電子商務累計被罰金額已達3466.32萬元。
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注冊資本5億元,由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系上市公司海聯金匯(002537)全資子公司。據官網介紹,聯動優勢擁有全國范圍的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基金銷售支付及跨境支付等全面的牌照及許可。是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網聯清算創始股東。
據了解,這已是聯動優勢今年第二次遭重罰。今年1月17日,聯動優勢又因“違反外包管理規定;支付交易信息不符合真實性、完整性、可追溯性的要求;未能有效落實特約商戶管理責任,未能有效發現客戶異常情況;交易結算管理不規范;未按要求留存商戶材料;未規范建立代收業務制度”等6項違規被央行營業管理部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15.5萬元,并處罰款392.98萬元,罰沒合計608.486852萬元。
此外,去年7月,聯動優勢因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義務、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等4項違規遭央行營業管理部罰款761萬元。
更早前的2018年,聯動優勢因涉嫌違反法律法規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207.9萬元,并處罰款1216.91萬元,合計處罰金額2424.83萬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聯動優勢涉及的相關消費投訴也不在少數。據黑貓平臺信息顯示,近30天其投訴量達539條,累計投訴量達2.16萬條。投訴主要涉及POS機刷卡亂扣費、費率和扣押金等問題。
今年4月,聯動優勢電子商務工商變更,經理高章鵬退出,黃自力接任。8月,聯動優勢電商全資成立上海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1月,聯動優勢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法人為黃自力,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租賃;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等。該公司由海聯金匯100%控股。
針對成立數科公司一事,11月3日,海聯金匯方面表示,公司在數字科技方面一直積極進行業務拓展和嘗試,會按照監管要求及時披露重大業務進展。
海聯金匯表示,其所處的行業包括智能制造和金融科技。其中,金融科技板塊涉及移動信息服務和第三方支付服務。據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海聯金匯營收20.65億元,同比增長19.45%;凈利潤1681.7萬元,同比下降78.27%;歸屬于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3.7萬元,同比減少-102.76%。今年前三季度,營收57.32億元,同比增長2.15%;凈利潤1.02億元,同比減少55.94%;歸屬于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386.5萬元,同比減少51.37%。截至報告期末,其總資產為79.33億元。
半年報顯示,海聯金匯第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務整體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97%。
金融虎網注意到,11月3日,海聯金匯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三季度第三方支付業務營業收入較同期增長60.21%,占公司總收入的 9.39%。
有投資者問到,公司是否犧牲支付業務的毛利率來實現“以價換量”?海聯金匯表示,其支付業務增長源于近年來對支付渠道能力的建設和擴展,支付業務毛利率整體趨勢與行業相匹配,并未有“以價換量”的安排。
“公司多次在公開渠道提到接下來將大力發展跨境支付業務,但目前看來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請問公司到底什么時候才會有跨境支付領域的實質布局和規模提升?有沒有時間表和具體的發展規劃?”
針對投資者的疑問,海聯金匯表示,公司跨境支付業務占比公司整體支付業務的12%,公司擁有“跨境外幣支付許可”和“跨境人民幣支付許可”,能夠實現進出口雙向的跨境外匯及跨境人民幣的結算;擁有香港“金錢服務經營者牌照(MSO)”、“VISA 國際卡網上收單服務提供商認證”,可以助力更多的中國品牌出口海外,商品銷售全球,實現便捷的外卡收單。
此外,關于公司四季度的業務是否有望較三季度而言向上改善?公司是否存在被監管機構巨額罰款、商譽減值等影響年報的重大事項?海聯金匯回應稱,公司一直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您的問題也基本都在信息披露管理范圍內,如有相關事項發生,公司都會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金融虎
共45篇文章
金融虎網站(jinronghu.com)是專注于金融科技領域的信息服務平臺,實時為讀者提供最具價值的行業信息和資訊。在社交功能上,將為優質新金融類企業、媒體、投資者、用戶提供多維度互動服務。
最近更新文章
-
諾亞控股回應承興案二審維持原判:不會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將繼續監測相關訴訟發展
2024-01-15諾亞控股 -
2023年,2537家私募注銷,VC圈上演“消失的它”
2024-01-10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