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財經·一周熱聞|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9%;雷軍稱小米汽車成功的唯一途徑是進世界前五
一、宏觀行業
1.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9%
Canalys報告稱,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遭遇連續三季度下跌,同比下降9%。三星通過大力開展促銷活動來減少渠道庫存,市場份額達到22%,領先市場。蘋果是本季度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廠商,以18%的份額進一步提高市場地位。小米、OPPO和vivo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14%、10%和9%。
2.機構:2040年全球6G市場規模超3400億美元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預計,2040年全球6G市場規模超過3400億美元,其間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8.1%。該機構認為,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6G市場之一,中國也將成為6G技術的早期采用者。
3.Q3游戲產業報告:國內收入597.03億元,移動游戲表現不佳
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97.03億元,環比同比均下降,環比下降12.61%,同比下降19.13%。其中,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416.43億元,環比降幅較上個季度稍有減小。
二、公司
1.廣汽埃安完成A輪融資引戰
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近期廣汽埃安在廣州產交所以公開掛牌的方式實施增資擴股,完成A輪融資引戰。本次A輪融資共引入53名戰略投資者,融資總額182.94億元,釋放17.72%股份。融資完成后,廣汽埃安注冊資本由64.21億元增至78.03億元,公司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廣汽埃安的股權比例由93.45%變更為76.89%。
2.蔚來“只租不賣”歐洲訂閱模式或有變動,秦力洪稱考慮開賣
針對網友所提蔚來汽車應在歐洲放棄“只租不賣”、提供“買斷”選擇的建議,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在用戶APP中回應稱“考慮開賣”。日前,蔚來汽車宣布以“訂閱模式”進入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市場,提供ET7、EL7(ES7)、ET5三款車型,車輛訂閱期限從1個月至60個月不等。
3.比亞迪: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72.48%-288.85%
比亞迪公告稱,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91億元至95億元,同比增長272.48%至288.85%;預計第三季度凈利潤55.05億元至59.05億元,同比增長333.60%至365.11%。
4.蘋果削減iPhone 14 Plus產量
iPhone 14 Plus亮相不到兩周的時間里,蘋果正在削減該機型產量。蘋果已要求至少一家中國制造商立即停止iPhone 14 Plus組件的生產,同時其采購團隊重新評估對該產品的需求。蘋果在中國的兩家將零部件組裝成更大模塊的下游供應商也分別將產量削減了70%和90%。
5.抖音本地生活新建成都大本營,試水團購配送和外賣業務
抖音本地生活在成都新建大本營,還已成立了外賣業務和團購配送業務,已形成到家團購、到店團購、旅行等多方位的業務版圖,并且餐飲外賣業務將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試點。抖音本地生活的成都大本營已集合了研發、創新業務、商業化等部門,比如,抖音生活服務商家專屬經營平臺“抖音來客”,就是由成都團隊運營,運營主體為字節在今年成立的成都所見所得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6.快手電商和商業化多個業務負責人調整,李邵建出任泓科晟睿CEO
10月18日,快手在電商和商業化業務日前進行了大范圍人事調整。據悉,快手商業化撤銷磁力引擎銷售部、渠道部、運營部以及磁力金牛銷售部、渠道部、運營部,相關團隊和職責并入新成立的渠道業務部。原快手電商用戶運營負責人六郎轉任支付業務負責人,葉恒擔任用戶運營負責人。原快手電商KA品牌商家運營負責人張一鵬轉任快手電商市場營銷負責人,原快手電商快品牌負責人宋震轉崗至本地生活業務。
三、觀點
1.雷軍:小米造車成功唯一途徑是擠進世界前五,年出貨超千萬輛
10月19日晚,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看法,稱相信當電動汽車行業成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貨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
2.特斯拉前董事稱比亞迪是唯一挑戰者
近日,特斯拉前董事會成員、衛思力集團創始人史蒂夫·衛思力表示,第一次認為特斯拉有了一個真正的挑戰者,那就是比亞迪。他列舉,比亞迪今年可能有一百萬輛電動車制造出售,而福特是6萬輛,通用汽車正努力達到5萬輛。“所以現在看起來就是特斯拉和中國的較量。”據報道,特斯拉希望今年交付140萬輛車,但目前完成情況不容樂觀。
3.微軟CEO:不要認為員工在辦公室里工作更高效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表示,企業應當通過數據來判斷員工的表現,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在辦公室里的效率一定更高。該公司最新的Work Trends Study研究報告對11個國家/地區的2萬多人進行調查后發現,87%的員工認為遠程工作或者遠程與辦公室相結合的混合工作方式效率更高。與之相反的是,有85%的領導者認為,混合工作方式導致他們難以判斷員工是否保持效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派財經
共995篇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