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首次!郭廣昌160億清倉優質資產 已減持套現超340億!
郭廣昌還在“賣賣賣”,最新宣布160億清倉南鋼,如果最終實施,“復星系”套現金額將超340億元,這也不禁讓外界發問“郭廣昌的復星系到底有多缺錢”?
昨日深夜,已停牌3個交易日的復星國際、南鋼股份、萬盛股份齊發公告,正式官宣沙鋼擬收購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一事,該公司是上市公司南鋼股份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南鋼股份經營狀況穩定,擁有理想的現金流狀況,屬于優質資產,而復星系介入南鋼股權已經接近20年,此次清倉出售,可謂搬出“壓艙石”。
而據統計,今年以來,“復星系”先后減持超14家上市公司股份,累計套現超192億元,如果此次160億出售南鋼股份成真,“復星系”套現金額將超342億元。
01
20年來首次減持,到底有多缺錢?
具體來看,10月19日晚間,復星國際公告披露,沙鋼集團與復星高科、復星產投及復星工發(作為賣方,均為復星國際附屬公司)于2022年10月14日簽訂框架協議,賣方有意向沙鋼集團出售目標公司60%股權。
雖然公告并未提及目標公司名稱,但根據多個持股關系,該目標公司鎖定為此前傳聞的南鋼股份控股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資料顯示,南鋼聯合目前合計持有南鋼股份59.11%的股份,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而郭廣昌則為南鋼股份實際控制人。
南鋼股份是復星國際的核心資產之一,其與上海鋼聯、海南礦業一起構成了復星的鋼鐵、礦業布局,按照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2021年,南鋼粗鋼產量為1158萬噸,位居國內鋼企第22位;2019年-2021年,南鋼股份營收從479.9億元增長至756.74億元,歸屬凈利潤從26.06億元增長至40.91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均為正。
而復星系持有南玻股份的時間更是長達近20年之久,在外界看來,南鋼股份可以被視為復星郭廣昌的底牌,自2003年通過要約收購拿下南鋼股份算起,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復星的發展戰略幾度調整,卻幾乎從未出售過南鋼股權。
相較之前歷次資產出售,南鋼股份的這筆交易規模更大,也更加引發市場遐想:復星系到底有多缺錢?
02
2022年已套現超340億元
而頻繁的減持“回血”,或許都是復星不可言說的危機余波,從今年年初開始,復星系就開啟了“賣賣賣”的步伐,甚至越來越大。
今年2月19日和8月26日,海南礦業分別遭復星產投兩度減持,合計套現約7.7億元;5月31日,復星國際附屬公司又將青島啤酒約6680萬股H股股份以62港元/股的價格清倉,套現41.4億港元。
針對上述兩家公司的減持,連同今年前8個月先后對中山公用、泰和科技、三元食品等公司作出的減持和減持計劃,共同組成了“復星系”本輪“賣賣賣”的前奏。
對于資產龐大的復星系而言,這些零星的減持并未引起市場的關注,直到今年8月,復星醫藥的股份被擺上貨架,根據公告和減持當天的股價顯示,復星高科技這次減持將能夠套現約32億元,而對于減持的原因,公司回應稱是自身經營計劃需要。
要知道自從復星醫藥1998年上市以來,復星高科技不僅連續持股24年,還曾對復星醫藥進行了6輪增持,多年來從未賣出過一股,如今卻減持套現超30億元,這也是復星高科首次減持復星醫藥,頗為罕見,一度引發市場對復星缺錢的猜疑。
“復星系”最近一次減持動作是10月9日,當時“復星系”以12.49億對價轉讓1.95億股豫園股份股份,相當于豫園股份總股本的5%。
據金融界統計,今年以來,“復星系”先后減持超14家上市公司股份,累計套現超192億元,如果此次150億出售南鋼股份成真,“復星系”套現金額將超342億元。
03
是否還會出售更多優質資產?
復星集團的頻繁減持,被認為與其自身債務壓力和流動性有關。
8月23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復星國際的企業家族評級調至B1,評級展望為負面;9月13日,彭博社報道稱,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銀保監會近期要求商業銀行摸底復星集團的債務敞口。
連番幾條負面消息又一次將復星推上風口浪尖。此時有評論依據復星國際2022年半年報得出結論稱復星身負6500億巨額債務,對此,郭廣昌在15日的投資者溝通會上表示,公司賬面顯示的6500億元債務是因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們底下保險公司的負債,不屬于集團的帶息債務,也不需要集團為它擔?!?。
債務壓力待解的同時,復星國際的歸母凈利潤也出現下滑,據其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8.9億元,同比增加17.7%;實現歸母凈利潤27億元,同比下降33.6%,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2021年,復星國際實現營收1612.9億元,歸母凈利潤100.9億元,但在2016年,復星國際的歸母凈利潤已達到102.68億元;2017年-2019年,公司凈利潤曾一路增長,達到148億元,2020年,凈利潤下滑46%至80.18億元,盈利能力減弱。
伴隨著業績的不穩定性增加,復星系是否還會出售更多優質的資產,也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