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個羊”通關詐騙陷阱被揭 消費金融公司防范欺詐有錦囊妙計
“羊了個羊”小游戲走紅網絡,游戲看似簡單,但是想要通關難度極大。于是,網絡上就出現了很多通關秘籍。據央視報導,警方對此發布風險提示:當心打著游戲旗號的詐騙陷阱,游戲玩家不要輕易去點擊二維碼鏈接等,更不要向陌生賬戶進行轉賬。
央視揭秘的“羊了個羊”通關詐騙陷阱其實是老瓶裝新酒的欺詐把戲,這也讓防范金融詐騙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防范金融風險,嚴守風險底線,維護金融安全,其實是關系民生、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
為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增強消費者理性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能力,遠離非法金融活動,今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爭做理性消費者,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金融機構紛紛行動起來,給投資者普及金融知識。
財經觀察站
作者 若愚
欺詐花招層出不窮 金融風險時有發生
由于部分消費者在金融活動中,金融安全知識缺乏、防范意識差、維權意識薄弱,而違法分子的花招又層出不窮,導致在消費金融領域被欺詐的事件時有發生。
虛假網貸App實施詐騙。很多詐騙分子會以“無抵押、無利息”等低門檻為由,誘導消費者在虛假貸款網站/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寫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要求繳納保證金或解凍金。繳納后,詐騙分子會迅速拉黑借款人。
小王最近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消費金融公司的客戶經理,承諾可以給他高額度、低費率的貸款產品。于是小王就通過“客服”發來的鏈接下載了App,注冊完成后卻提示額度無法提現?!翱头碧嵝研⊥?,辦理貸款需要保證金,當小王將錢打到對方發過來的賬戶后,對方就失聯了。
近來部分詐騙團伙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臺,給用戶授信數萬額度,但要拿到這些額度需要繳納工本費、押金、解凍費等幾百上千元,很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小張則是收到一條不知名短信后,步入了欺詐陷阱??吹健翱梢赞k理高額、低息的貸款,只需下載短信鏈接中的APP進行申請,審批通過后即可放款”,小張為了緩解家庭消費的資金壓力,點擊下載了APP。同樣面對提現困難,在“熱心”客服的“幫助”下繳納了置卡驗證金6000元后,對方又稱還需要其他15000元的保證金,小張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近期,國家網信反詐中心監測發現多起仿冒投資平臺的詐騙事件。其中,有不少虛假網貸APP仿冒銀行、金融平臺,在網絡上通過發布“黑戶可貸”“無審核”等廣告,吸引用戶下載。隨后,冒充銀行、貸款公司工作人員,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等為由,誘騙用戶進行轉賬匯款。
虛假服務實施詐騙。部分違法分子以代辦洗白征信、代為投訴、協商還款、專業反催收、代辦注銷貸款額度等為由,騙取信任,向消費者收取費用,繳納費用后消失。
小李作為一名正在求職的年輕人,由于害怕自己的不良征信記錄影響求職而感到擔憂。她在網上看到“征信洗白”的廣告,客服聲稱繳納一定的傭金就能“洗白”她的不良記錄。向客服簡單咨詢后,小李購買了“征信洗白”服務,該公司為小李偽造了“因疫情影響被隔離”的假證明,然而小李之后再次查詢報告時卻發現信用記錄并未更改,同時還受到當地公安部門有關涉嫌造假行為的問詢。她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但此時對方已無法聯系。
最近有很多不法分子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臺客服給受害人打電話,“您好,國家相關政策對個人現有信用額度有限制,要求用戶一旦注冊,就必須將網貸平臺上的額度清空,否則將影響個人信用。您在我們平臺還有3萬元的貸款額度沒有注銷,必須在三天之內注銷?!比缓笾敢芎θ伺浜仙暾堎J款額度并轉賬到個人賬戶,造成很多人上當受騙。
詐騙分子還經常會以平臺“客服”名義電話通知需要協商還款,再發送短信鏈接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和銀行賬號密碼等實施詐騙。近期,就有不少不法分子打著某某消費金融機構的旗號發送“欠款逾期”等內容的短信,并以“協商還款”為由,誘導用戶向其私人賬戶轉賬,從而實施詐騙。
非法獲取并利用個人信息,實施電信詐騙強迫申請貸款。詐騙團伙,通過非法手段購買各類個人信息數據,刻畫消費者畫像,將受害人進行分類,制定精準的詐騙方案,讓受害人深陷其中。最后通過威逼、利誘等方式迫使受害人在電話聊天、語音聊天、視頻聊天、屏幕共享過程中申請各類貸款,并轉賬到詐騙團伙賬戶。
消費金融機構防范金融欺詐早有妙招
近些年,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在金融安全知識宣傳、構建防范體系、專注技術防范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加強群眾消保安全意識,降低金融風險的發生,保護好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在宣傳普及金融知識、提高群眾金融素質方面,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們利用各種新穎渠道,通過文字、圖文、條漫、短視頻等形式,通過故事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新聞時效性的金融知識科普內容,傳遞金融基本知識,助力守護好老百姓“錢袋子”。
中原消費金融開展了反詐宣傳文藝匯演“云直播”活動,為居民送上“反詐濕巾” “反詐撲克牌”,讓廣大群眾在沉浸式體驗的同時,收獲無處不在的金融反詐知識。同時組建了金融知識進校園宣講服務團,走進大、中、小學,進行金融知識“云直播”普及宣傳活動,讓知識變成社交話題,有效傳遞給更多的學生,形成線下和線下的良好互動。
目前,在各消費金融機構的積極努力下,金融知識宣傳已經覆蓋了老幼、中青、新市民等各類人群,提升了群眾們的金融素養,讓大家能夠充分理解獲取金融服務的渠道和方法,揭露各類金融詐騙的套路,傳播理性消費的理念,近而防范金融風險。
中信消費金融在“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中,重磅上線“中信消費金融金融知識科普反詐錦囊”,為年輕消費者填補金融知識的短板,有效防范針對年輕人的非法金融活動,為他們筑牢金融反詐防火墻。
中銀消費金融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工作,聚焦青少年、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有側重性地定制宣傳內容。以“金融知識普及月”為契機,組織開展了金融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通過“以案說險”、“反詐大作戰”等趣味互動形式宣傳金融知識,強調“理性投資觀念”,識破常見的詐騙手段,幫助消費者進一步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開展金融科普,增強新市民群體的識別和防范金融詐騙能力,也是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的關鍵所在。中郵消費金融積極進行金融知識科普活動,通過線上官方公眾號、線下金融知識宣傳等形式,向新市民普及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及防騙知識,提高新市民的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
防范金融詐騙風險,離不開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術的支撐。消費金融機構積極采用金融科技技術實施技術防范,構建防控體系,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當前,我國的新市民群體已超過3億人,他們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提升該群體的金融知識素養,是深化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中的關鍵一環。
馬上消費金融在開展好針對新市民群體常規金融知識宣教工作的同時,在“金融知識普及月”期間,組織工作人員在新市民集中的城鄉結合部、建筑工地、工廠、市場周邊等地,為新市民送去了為其量身定制的金融知識。
此外,針對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和傳統的金融知識宣傳覆蓋區域不相匹配的局面,馬上消費金融將金融知識宣傳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成立了金融知識宣傳小分隊,組織開展了金融知識進鄉村系列宣傳活動。
消費金融機構針對目前經常發生的金融詐騙類型,為避免金融消費者在日常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權益受損,還提出了許多應對建議:
(1)如有貸款需求,應當選擇合規金融機構申請辦理。拒絕不明來源的貸款信息、不明鏈接和app、不明聯系人員。正規持牌機構,在貸款發放前不會以手續費、保證費、押金等名目收取任何費用。
(2)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正確了解金融產品或服務內容,根據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合適的產品,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使用貸款類產品應考慮借貸成本和還款能力,選擇投資理財產品應符合自身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等。
(3)切勿輕易泄露敏感個人信息,避免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買賣而遭受經濟損失。
(4)樹立依法維權意識,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如通過金融機構公布的統一客服熱線或官網等渠道與金融機構協商和解,協商不成可通過行業糾紛調解組織化解,或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保護自己的良好個人征信記錄,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消費計劃,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避免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養成良好的信用習慣,理性審慎借貸,并做到按時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羊了個羊”通關詐騙陷阱被揭 消費金融公司防范欺詐有錦囊妙計
央視揭秘的“羊了個羊”通關詐騙陷阱其實是老瓶裝新酒的欺詐把戲,這也讓防范金融詐騙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防范金融風險,嚴守風險底線,維護金融安全,其實是關系民生、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吉比特間接持股“羊了個羊”,游戲概念股的“春天”到了嗎?
吉比特投資簡游科技,是意外收獲,還是成竹在胸?背負“抄襲”等質疑的“羊了個羊”還能火多久?廣告營銷策略在游戲界能走的通嗎?助力建設無詐校園 新浪數科發布《大學生金融欺詐調研報告》
在全民反詐背景下,新浪數科、微博錢包聯合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大學生金融反欺詐調研報告》(2021年),對當前大學生群體金融欺詐現狀進行深入調研,探討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學生群體保衛好自己的“錢包”。
財經觀察站
共79篇文章
聚焦財經熱點,關注消費金融,解讀金融科技,觀察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