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托1天內被執行4次執行標的近800萬,曾被法院指稱存資金池業務特征
21日,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下稱“民生信托”)在1天內產生了4則被執行信息,執行法院均為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執行標的分別約為121.29萬元、286.69萬元、288.29萬元、96.76萬元,合記793.04萬元。
其中,執行標的為121.29萬元的執行案件,關聯關某與民生信托之間產生的一樁營業信托糾紛,相關案件于今年4月開庭,目前裁判文書網并未公開案件具體進程及結果。而另外3樁被執行案件則未顯示案由。
實際上,民生信托已多次被列為被執行人。目前,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民生信托于今年7月被執行的323.7萬元執行標的仍未消除。今年8月,民生信托又產生了一則783.36萬元的被執行信息。從今年7月至9月,民生信托合記被執行的總金額為1900.11萬元。近年,民生信托共計被執行約1億元,僅今年2月就被執行了2227.88萬元。
據官網及天眼查信息披露,民生信托的前身——中國旅游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2012年12月,原中國銀監會批復公司重組及股權變更方案。2013年4月完成重新登記,名稱變更為民生信托。同月公司正式復牌開業。注冊資本為70億元,公司法人為張喜芳,屬于“泛海系”,由泛海控股(000046.SZ)間接控股,直接控股股東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有投資者“踩雷”民生信托資金池業務事件,在網絡上傳播得“沸沸揚揚”,起因是投資者韓某購買民生信托1500萬理財產品卻只收回7%的本金,即105.79萬元。于是韓某將民生信托告上法庭。
最終北京金融法院宣布判決結果:民生信托需賠付投資者剩余本金1394.21萬元,以及相應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
而該案中民生信托的相關行為,也使其資金池業務浮出水面。按照《資管新規》要求,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于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民生信托公司在一審法院釋明后拒絕提供產品的投資指向,隨后法院依據在案證據,查明其投資存款、債券等債權類比例明顯低于監管部門要求的80%。
民生信托多次向自行設立并管理的永豐1號、永豐2號信托計劃進行投資,而上述信托計劃又投向了該公司的匯豐3號、匯豐2好等8個信托計劃。
法院認為,民生信托的上述行為,具有典型的資金池業務特征。這實際上是以TOT為主要投資形式,通過設立開放式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滾動發行信托單元,采取多層嵌套投資方式,使其設立并管理的不同信托計劃進行循環互相交易的資產管理產品。
可見民生信托在對信托財產的管理及運用上,違背監管部門的剛性要求,增加信托財產的投資風險,違反受托人有效管理原則。
與此同時,民生信托在信息披露方面也侵害了投資人的知情權。合同明確約定了信息披露的事項,但民生信托發布的涉案信托產品季度管理報告僅載明了整體資金運用情況,并沒有對各信托單位的資金運用進行充分披露。
另一份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顯示,今年7月,民生信托在涉非標資金池業務的一起訴訟案件中再次敗訴。產品涉及“民生信托·中民永泰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同時,投資人將背后股東泛海控股一起告上法庭。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董事長曾向民生信托全體投資者出具公開信,且泛海控股出具了流動性支持函,對民生信托負有充足資本及救助義務。
最終,該投資者購買的兩筆合計940萬“永泰1號”集合信托計劃到期后被民生信托拒絕贖回。據北京銀保監局出具的調查意見書顯示,對外宣傳為“現金管理類”的永泰1號產品符合非標資金池業務特征。
關于反映民生信托公司涉嫌自融的問題,經北京銀保監局核查,民生信托還存在違規通過信托計劃受讓股東發行的債券,以及繞道非關聯方將信托資金用于公司股東等問題。銀保監局已責令民生信托限期清理非標資金池業務及整改問責,后續將依法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最終,法院判決民生信托賠償投資者兩筆信托投資損失合計940萬元,并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且中國泛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這是資管領域披露的首起資金池產品違約案例,亦是首例判決金融機構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案例。
民生信托近年的發展不算順利。除了屢屢敗訴遭到投資者維權以外,今年8月,泛海控股發布公告表示,民生信托被廣州農商行起訴,涉案金額15億,起因仍是營業信托糾紛。
公告內容顯示,2019年7月,廣州農商行向民生信托認購兩筆信托產品,分別投資10億元、5億元,產品到期后至公告發出,民生信托未按照約定向原告分配信托利益。廣州農商行申請判令解除被告與原告簽署的相關合同,賠償原告投資本金及利息、為實現權利支付的律師費及被告承擔本案所有的訴訟費用。
據中國基金報披露,民生信托的多個產品出現兌付延期,例如至信516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681號中集車輛IPO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828號鉑首商業地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316號萬達廣場收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1071號中佳盛源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其中,至信828號底層資產為武漢中心大廈,募資規模不超20億元。除此之外,2020年6月,民生信托還卷入道樂武漢金凰珠寶80億“假黃金”事件,其為對方提供的融資規模高達約40億元。
據泛海控股公布的財務數據,2022年上半年,泛海控股的營業總收入為39.2億元,同比下降60.59%;歸母凈利潤為-20.86億元,同比下降了286.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4.55億元,同比下降1834.5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52.28萬元,同比下降99.82%。2022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6.16億元(不含參股公司),占公司營業收入的66.67%。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藍鯨新聞
共57篇文章
財經信息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