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在火上的“脫口秀第一股” 笑不出來的笑果文化
“散戶膜拜我,機構針對我,證監會調查我!”這是脫口秀演員House在中秋期間播出的《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中,講述關于投資的段子,但幾天后卻真的要“理想照進現實”,面臨監管機構的自律監管措施。
在這場脫口秀表演中,House成功的將自己塑造成一位“膨脹”的投資者,從剛開始的投資順風順水,放出了“巴菲特就那么回事”的豪言,到最后“12萬元本金虧到只剩2.5萬元”,不僅成功炸場,還在最后披露了讓他損失巨大的股票代碼——“600759”。
而從脫口秀表演到被監管機構調查,正是源于這最后一句話。
“脫口秀第一股”誕生記
隨著House的脫口秀表演節目的播出,事件開始朝著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作為股票代碼“600759”的公司ST洲際,不僅登上了雪球熱股榜、東方財富熱榜第一名,其股吧也成為諸多網友的打卡地。
雖然House在節目中調侃的,是自己的投資心態和投資結果,但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一只股票擁有這樣的曝光度,對于上市公司不一定是壞事,因為資本市場經常發生“壞事變好事”的神奇現象。
最終ST洲際被投資者和媒體戲謔的吹捧成“脫口秀第一股”,因為當時正值中秋節期間,大批投資者也起哄ST洲際,賭他在節后會迎來漲停。
ST洲際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出圈了,作為一家石化企業,ST洲際面對如此巨大的曝光度可謂戰戰兢兢,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就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注意到相關的報道,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然而這并未影響投資者情緒的釋放,在9月13日中秋節后開盤首日,ST洲際直接漲停,甚至不少投資者還戲謔地說,幫助House回了點本。
脫口秀節目內容往往取材于生活,用辛辣的語句展現人們生活現狀和心理變化,那么脫口秀節目可以調侃投資嗎?當然可以,畢竟股民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但脫口秀節目可以曝光投資細節乃至于股票交易代碼嗎?答案是否定的。
似乎是感受到公眾輿論變化和內容上的問題,笑果文化官方公眾號笑果工廠早早發表文章《House:九局下半|從段子到段子》,文中寫到,“House事實上并沒有虧掉12萬那么多,從年化收益率這段開始,后面的東西都是計劃外寫出的梗,想把那種滑稽得不可一世感再往上寫一倍。”
House也連夜在ST洲際開盤前發表微博,稱“脫口秀終究是脫口秀,創作這段內容的本心也只是想給大家帶來一些快樂,大家圖一樂就夠了。”
House的投資經歷用喜劇的表現形式,展現了投資有風險這個亙古不變的主題,但也因為把一家上市公司作為自己“炸場”的幕布,使得事情的發展開始不受控制。
爆紅的600759股吧里,不乏有資深的投資者質疑,在節目中暴露上市公司代碼行為是否恰當,并且勸退來圍觀的投資者。
然而流量與市場目光的傾注,就會帶來一只股票在二級市場的異動,雖然“脫口秀概念股”是股民封的,但總有人想試一試,不是想要被收割,而是覺得自己不會成為最后的接盤俠。
隨著ST洲際的大漲,當中是否存在薦股等違規行為,也成為不少投資者津津樂道的話題,所以House才著重強調了,他和家人目前都沒有持有這只股票。
虧損情況是段子,是為了節目效果做的藝術化呈現,本人又沒有持有股票,那么是否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呢?
真“黑嘴”還是誤踩“紅線”?
翻閱《證券法》條文,其中第五十六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各種傳播媒介傳播證券市場信息必須真實、客觀,禁止誤導。傳播媒介及其從事證券市場信息報道的工作人員不得從事與其工作職責發生利益沖突的證券買賣。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律師臧小麗認為,此次“脫口秀第一股”事件,播放脫口秀節目的平臺、脫口秀演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各種傳播媒介傳播證券市場信息必須真實、客觀,禁止誤導的這個條款。
“證券監管部門有權對編造虛假信息的脫口秀演員、播放虛假信息的平臺作出罰款。還好股價當天是漲停的,不然投資者是可以索賠的。”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也認為,關于脫口秀演員House在節目中披露投資某股票引發廣泛關注事宜,并非“無法可依”,其實是有法律邊界的,切勿冒險“踩紅線”。
首先,內容必須是“真實、客觀,禁止誤導”。如果在節目中虛構投資股票經歷,誤導公眾,引發股價異動,其后續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民事索賠訴訟。其次,脫口秀演員屬于“公眾人物”,其節目言論具有“放大”效應,如果內容涉嫌“對證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有可能被認定為違法違規,引發監管部門關注甚至處罰。
House在節目中是否存在誤導投資行為,這個需要監管層的調查。但內容真實、客觀方面,他們已經不打自招了......
被股民封為“脫口秀第一股”的ST洲際,能夠從事件中獲得的熱度也僅僅是中秋節后開盤的漲停,甚至在當天沒有維持住漲停的勢頭,于下午就打開了漲停板。
隨后幾個交易日,ST洲際的股價接連下滑,最終股價跌回了漲停前,而且價格還要更低。如果真有投資者追逐熱度在漲停板追高ST洲際,那么現在已經面臨浮虧的局面了。
上海證券交易所9月13日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關于ST洲際相關情況的通報。通報稱,當日上午ST洲際價格走勢異常。上市公司已發布澄清公告明確,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上交所依規對拉抬股票開盤價等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
上交所同時表示,將持續加強監管,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從嚴認定、從重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并提醒投資者關注風險,審慎參與,合規交易。
顯然,脫口秀帶火股票一事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段子。立足資本市場角度,公眾人物和節目如果在公眾平臺公開某個股票,從而形成“誘導”行為,業內一般統稱這種行為是“黑嘴”。
近年來社交平臺逐漸成為證券相關信息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一些夸大、不實甚至虛假信息導致個股乃至市場大幅波動的事件屢見不鮮。《脫口秀大會》恰恰踩中了這個紅線,接下來他將面臨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行為的監測、甄別和查處。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資產價格影響因素之一,但這種影響并不能持久,一如ST洲際的股價,其走勢的強勁不過是一個上午的時間。即便如此,幾個小時的交易高峰,也足夠不少莊家逢高出貨了。
出道既巔峰的笑果文化
成立于2014的笑果文化因《吐槽大會》一炮而紅,現如今估值達30億,如果說ST洲際是民間封的“脫口秀第一股”,那么笑果文化的的確確在朝著“脫口秀第一股”努力著。
笑果文化和它的招牌綜藝《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帶來了國內的脫口秀文化和熱潮,也讓呼蘭、王建國、楊笠、李雪琴等人憑借該節目迅速走紅,隨著節目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脫口秀演員甚至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職業。
然而脫口秀并不是相聲,其需要更多來自于生活的感悟和共鳴,而不是編織故事和情節,因此隨著節目的播出和內容的挖掘,槽點總有吐完的一天,脫口秀也有說不出口的時候。
于是,一些節目創新也在不斷出現,比如領笑員。今年的那英和周迅作為領笑員顯然是沖著他們的牌面,不過兩位演員也需要與節目有更好的融合度,發揮更好的作用。
而內容上從前幾季的驚艷,到此后的蕭規曹隨,從《脫口秀大會》第五季豆瓣評分的走低可以看到,公眾對于節目開始出現了審美疲勞。
而脫口秀演員們對現實生活的辛辣嘲諷,也多出自“安全”話題,畢竟第二季剛剛播出就因為話題過分犀利尖銳而被叫停過,現如今笑果文化已經較為懂得尺度的掌握,但也因此失去了很多銳度,雖然最終有House投資炒股話題在第五季實現了炸場,但扎扎實實引來了新的爭議。
中秋假期新播出《脫口秀大會》之所以被廣泛關注,不僅僅因為House的節目效果,更因為節目質量較以往有更好的呈現效果,很多演員帶來了富有水準的表演,但除了House的話題被熱炒,更多的觀眾評論依然聚焦在投票制度和PK以及笑點硬傷上。
此外,節目審核的漏洞也擺在笑果文化面前,作為一家文化企業,它已經成為脫口秀行業的領軍者,也代表了這個行業的天花板,然而資本的腳步卻也在逼迫笑果文化走出舒適區。
從2016年笑果文化獲得來自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天使輪融資,到現如今完成A+投資和即將啟動B輪融資,南山資本、天圖投資等業內知名投資公司已經早早下注笑果文化。
資本的訴求是企業快速成長與上市,而笑果文化卻呈現出一種出道既巔峰的即視感,曾是笑果文化頂流的池子,2020年因為薪資問題與笑果文化不歡而散,爆料笑果文化拖欠他演出費,還牽扯出銀行的違規操作問題。
但大多數追隨《脫口秀大會》的觀眾都能感受到,脾氣暴躁且愛惹事的池子,已經與喜歡炒作人們早已熟悉的升學、婚姻、生病等老梗的笑果文化,漸行漸遠了。
雖然笑果文化帶給觀眾大量歡聲笑語和麻辣金句,但在流量和審核的天臺上,唯一的鋼絲繩還是被資本方掌控著,哪怕是公司的靈魂人物李誕,持有笑果文化的股權不過5.04%,這樣的笑果文化,
每天為了平衡過審和節目效果,以及輿論影響和收益,戰戰兢兢的平衡著各個維度的問題。
未來笑果文化,以及它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走向何方,值得后續繼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笑果被罰1335萬,葉烽、李誕的40億資本布局崩塌?
曾經因為吐槽股市,一度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甚至制造出“脫口秀概念股”的脫口秀演員李昊石(HOUSE),又因為一個“問題段子”引發了軒然大波。
紫金財經
共62篇文章
紫金財經-聚焦最頭條的科技行業資訊,極具深度的科技行業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