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遞交招股書,第四范式的IPO之路為何這么坎坷?
商湯(0020.HK)、創新奇智(2121.HK)登錄港交所,帶動了國內人工智能廠商的上市潮。第四范式也是其中的一員。
9月5日,第四范式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這已經是第四范式第三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了。
2021年8月,第四范式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2022年2月失效。緊接著第四范式再次遞交,半年后再次失效。
同為AI賽道上的明星企業,為何第四范式的上市之路這么坎坷?
01
資本的寵兒
第四范式一直都是資本的“寵兒”。
根據招股說明書,自成立至今,第四范式已經完成了11輪融資,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D輪融資金額高達7億美元。
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創新工場,第四范式還是第一家獲得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共同投資的AI企業。
也許正是眾多資本的青睞,變成了上市時候的壓力。
但是看第四范式業績恐怕又很難支撐起太高的估值。
2018年,第四范式營收1.28億元,2019年營收4.6億元,同比增長259.7%。2020年營收9.43億元,同比增長105%。2021年營收為20.18億元,同比增長114.23%。
第四范式保持了4年的高速增長。
但進入2022年,2022年上半年第四范式營收10.58億元,同比增加34.3%,增幅出現大幅度下降。
02
持續虧損
與之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虧損。
2018年第四范式虧損3.72億元,2019年虧損7.18億元,2020年虧損7.5億元,2021年虧損18.02億元,2022年上半年虧損5.84億元,累計虧損42.26億元。
第四范式自己也表示,基于過去的凈虧損、負債以及經營現金流出,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
高額的研發費用是虧損的一大原因。
2018年第四范式的研發支出為1.93億元,2019年為4.16億元,2020年為5.66億元,2021年12.5億元,2022年上半年為5.58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51.2%、90.6%、60%、61.9%、52.7%,雖然隨著收入的增加,研發費用占比明顯下降,但研發費用還是不斷增加。
03
毛利率太低
與此同時,在毛利率方面,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42.7%、43.5%、45.6%、47.2%及50%。在更新的招股書中,第四范式表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先知平臺及產品的毛利率保持穩定,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的毛利率輕微下降。
雖然總的毛利率有所增加,但是對一家AI企業來說,第四范式的毛利率太低了,即便達到50%,也仍然稱不上高。
這表明高額的研發投入還沒有轉化為產品的競爭力,在市場上還沒有形成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但偏偏第四范式的競爭對手們都很強大。
04
強勁的競爭對手
在第四范式的招股說明書中,將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劃分為四大類:決策類人工智能、視覺人工智能、語音及語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
決策類AI是識別數據中的隱藏規律,指導基于數據洞察的決策過程,并解決與核心業務運營密切相關的問題,第四范式是決策類AI的代表公司。
視覺類AI最重要的應用是人臉識別和自動駕駛,代表公司有被稱為“CV四小龍的”商湯、曠世、依圖、云從。
語音語義AI就是文字轉語音,代表公司時科大訊飛。
人工智能機器人的代表公司則是大疆。
第四范式布局在決策類AI賽道,躲開了“CV四小龍”,但目前看,第四范式面對的競爭對手比“CV四小龍”還要大。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按2021年相關收入計算,決策類AI前五大參與者合計占約51.5%的市場份額,第四范式是中國最大的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提供商。
按照第四范式在招股說明書中的附注,與其有競爭關系的A、B、C、D四家公司應該分別為百度、阿里、華為、騰訊。
金融領域一直在第四范式的營收中占比最大,不過金融業的占比逐年下降,到了2022年上半年,能源與電力已經超過了金融。電信、運輸也在加大,有趕上金融的趨勢。
第四范式靠金融行業數字化起家,金融占比下降有自身行業分布越來越分散的原因,但也與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有關。
金融領域早已是AI廠商的商家必爭之地,如今已經進入白熱化。與騰訊、阿里、華為、百度等巨頭在金融業數字化領域競爭,第四范式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招股說明書中,第四范式承認,競爭加劇或會使銷售額下降、價格下降、利潤率下降及市場份額流失。之前我們提到的毛利率偏低的問題,也證明第四范式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力。
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第四范式的上市路為何如此波折了。
一直找不到“最完美”的時機,但對第四范式來說,提升盈利能力才是其當務之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二沖”港股,第四范式如何造血?
盡管二次沖刺IPO已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一定的市場認可,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但無法否認的是,相較于“補血”,資本市場更關注的始終是“造血”。這也是大科技領域中各賽道選手都要思考的一個商業本質層面的問題。
消金界
共117篇文章
消費金融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