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聯合發布消保公告,向非法“反催收、代理維權”宣戰!
近日,山東銀保監局、央行濟南分行、山東省高院、山東省公安廳、山東市場監督局、山東地方金融監管局、山東網信辦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金融領域非法代理維權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告》。
近年來,“代理退保維權”、“專業反催收聯盟”、“征信修復”等形式的“代理維權”隱匿于網購社交和短視頻等平臺。這些違法行為,不僅擠占正常投訴維權渠道和資源,還擾亂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危害社會穩定。
為扼制此類亂象,公告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規范。一、要警惕“非法代理維權”的危害。輕信“非法代理維全”組織,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自己的個人信息也會遭到泄露,影響正常生活;
二、提醒消費者自覺遠離“非法代理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應選擇正常渠道;
三、提醒消費者要正確認識金融產品,在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時,一定要充分了解該產品的服務內容及合同文本,謹慎簽字;
四、消費者一定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泄露給他人,不委托他人代辦相關手續;
五、在遇到“非法代理維權”時,消費者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對金融產品有疑問時也應選擇正規渠道進行訴求。
黑產形式層出不窮
“代理投訴”、“反催收”、“征信修復”等擾亂金融秩序的亂象,長期存在于金融市場,這些違法組織隱蔽性強,不僅進行電話詐騙,還存在于社交軟件的每個角落。他們有的打著“法律咨詢”的幌子提供“債務優化”,還有的自稱官方客服進行征信修復。
近日,北京大興公安分局發布電信詐騙案例,詐騙分子打著“京東金融”旗號進行詐騙,騙子以賬戶升級、清理網貸記錄、調整貸款利率等幌子,并以“會影響征信”威脅,引導對方下載軟件,共享屏幕,之后不斷貸款、轉賬、驗證,有事主甚至被騙137萬元之多。
這些詐騙分子成包裝金融機構或者銀保監會官方人員,提升身份,給予事主震懾。而這些事主大多學歷偏高且對征信較為重視,一聽到會影響自己征信等字眼就引起了重視,一步步被詐騙者引導入甕。
根據國務院《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
另外,反催收也是違法行為的重災區。今年6月,重慶市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重慶恒云格法律咨詢公司”進行取證調查,發現該公司打著“法律咨詢”的幌子,每天通過電話、微信、QQ等社交工具與部分借貸機構客戶聯系稱可幫其進行“債務優化”。
在代理投訴過程中,代理向借款人索要高額的手續費,甚至達到20%-50%,一般費用支付方式采取預付的形式。還有部分代理直接截留套取借款人資金,讓借款人向其他平臺再次貸款,增加了借款人債務負擔。
經過反催收團伙誘導,借款人的逾期更嚴重,征信也無法洗白,同時也損失了一筆資金,同時,還存在個人信息的泄露,被倒賣轉手。
多地開展代理維權綜合整治
為了遏制反催收、代理投訴風險蔓延,全國多地的監管、警方等部門聯合清理非法“代理維權”。
從去年開始,重慶市、湖南、深圳、海南、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山西、黑龍江等多地銀保監局聯合當地公安廳、市場監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監管局先后發布聯合打擊非法代理維權活動。
今年4月,央行印發《關于開展“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工作的通知》,要求2022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此項工作。在央行統一部署下,各地也加強對非法代理維權查和監測,及時發現“征信修復”違法線索,對涉嫌違法違規的企業,聯合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打擊。
不只是執法部門,不少金融機構也積極加入打擊代理維權的大軍中,面臨代理投訴、反催收,也采取了果斷的回擊,一方面提醒消費者注意風險,另一方面將反催收組織送至警方。
在多地還聯合多政府部門進行協同治理,對“反催收”“征信修復”等類似黑產開出多措并舉、綜合整治的一劑猛藥。
最后,「消費金融頻道」提醒,如果出現個人貸款或信用卡逾期,可主動選擇與銀行、借貸平臺等溝通協商,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債務優化”或“征信修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信用卡還清欠款5年仍有不良征信,中行被判賠償
新規的實行,對于征信信息處理不當的金融機構,將面臨著更為嚴厲的處罰代價,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與征信相關的違規行為。百年交行真的老了?營收和利潤被招行越甩越遠 去年比招行少賺323億
未來,交行能不能迎頭趕上,再次超越招行重拾自身國有大行的“尊嚴”,只能交由時間檢驗。央行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剝離與個人征信相關的業務
11月3日,央行官網信息顯示,央行行長易綱在參加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活動時,談及了個人信息保護問題。
消費金融頻道
共97篇文章
專注消費金融行業原創評論,隸屬ShowFin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