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金融科技Q2:大考、降速與賦能
文:晨曦
今年上半年,金融科技企業們迎來一場大考。
近日,國內金融科技公司陸續公布二季度財報,從數據來看,大部分企業依然延續盈利的態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
對此,業內人士告訴零點財經,這一方面與各家企業在監管之下,將貸款利率下調至24%以內有關;另一方面與疫情期間,企業們主動減費讓利,收縮業務,優化資產質量有關。
不過,這并不影響金融科技企業們為小微企業“造血”的熱情,伴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正在被賦能。
01
信貸需求增長,業務難度增大
據零點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已有陸金所控股、360數科、樂信、嘉銀金科、小贏科技、金融壹賬通、信也科技7家公司披露二季度財報。
報告期內,陸金所控股實現營收152.88億元,凈利潤29.36億元;360數科營收41.83億元,凈利潤9.75億元;信也科技營收26.66億元,凈利潤5.852億元;樂信營收24.13億元,凈利潤2.6億元。
小贏科技與嘉銀金科不相上下,前者營收為8.24億元,凈利潤1.85億元;后者營收為8.12億元,凈利潤2.54億元。
相比之下,金融壹賬通雖錄得收入11.34億元,但整體虧損2.45億元。
從利潤來看,金融科技企業們大多延續了以往盈利的態勢,但若與去年同期相比,部分企業的數據有所下滑。
對此,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零點財經表示,金融科技領域面臨了較為復雜的環境,疫情阻隔以及對經濟的影響,會降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從而影響資產質量。另一方面,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信貸服務的需求雖不斷增長,但同時風險控制等業務難度也在增加。
“金融科技企業營收下滑由內外部因素共同構成,外部環境來看,疫情反復疊加信貸市場環境減費讓利使得各機構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內部因素來看,部分機構采取主動收縮戰略以優化資產質量也會導致業務規模帶來階段性下滑”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告訴零點財經。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二季度部分金融科技企業業績下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二季度受疫情反復影響導致消費需求降低,商家擴大生存欲望不振,整體信貸需求收窄;二是行業利率壓降至24%以內導致放貸欲望收縮,交易規模下滑背景下風控投入提升,也部分程度影響利潤增速。
02
金融科技進入發展新階段 降本提效是核心
當下,中國的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理事長談到,金融科技應繼續深耕小微普惠金融服務。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金融科技深耕小微普惠金融服務,將從單純提升金融服務的速度,效率以及觸達能力轉向著重解決如何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實現與傳統金融機構差異化的發展路徑相融合。
但事實上,在過去近一年多的時間里,一些金融科技企業在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率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
例如,在疫情期間,為滿足客戶的“零接觸”金融服務需求,360數科發揮金融科技線上業務優勢,將智能、語音以及視頻融合,為小微貸業務完成無接觸面審授信6萬多件,解決了小微企業辦貸款資料多、手續繁、時效長的痛點。
小贏科技將普惠金融業務與服務“新市民群體”相結合,將普惠金融業務持續下沉,發揮技術優勢,精準覆蓋既是小微企業主,又是新市民的群體,讓“新市民”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
相比之下,嘉銀金科則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和自研金融科技工具的持續迭代和應用之下,二季度促成借款筆數同比增長59.5%,平均借款金額同比增長49.4%,同時復借率保持在67%以上的水平。
當前,致力于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金融機構不在少數,但能做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的企業卻并不多見。
為解決難題,金融科技企業們不斷拓展自身的合作伙伴,意圖接洽更多的融資渠道,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截至二季度末,樂信已累計與130多個金融機構達成合作,融資成本持續下降,融資成功率持續提升;陸金所控股資金合作伙伴達到78家,比第一季度增長約10%;信也科技對接近70家持牌金融機構;嘉銀金科也已擁有46家持牌金融機構合作伙伴,另有45家正在洽談中。
360數科則另辟蹊徑,在二季度設立了全國首單以數字技術賦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數字經濟”主題ABS,其發行額度高達4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為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的貸款資金。
03
推動產品創新 金融賦能小微
當下,小微企業主綜合金融服務的供給側存在明顯的結構性空白。
今年5月26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其中提及,各金融機構要圍繞增加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有效金融供給,結合區域差異化金融需求,繼續完善普惠金融專營機制。
同時,要持續開展小微企業融資跟蹤監測,動態優化政策措施,快速、精準響應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動科技賦能和產品創新,提升敢貸會貸的水平。
為更好地實現對小微群體的風險把控,360數科自主研發了Argus風控引擎企業版,有效通過關聯灰度來完成對企業健康狀況及負債承受能力的認定,為小微企業提供提供適配的額度、定價、期限的產品滿足不同領域的小微用戶需求。
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陸慧融陸續推出“4+1+1”重點行業扶助計劃,專項支持物流、信息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的小微企業主,用“降、延、免、提、擴”五大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業抵御疫情影響。
樂信推出“小店煙火計劃”,攜手銀行為小微企業紓困,深入三四線城市、小縣城乃至鄉鎮,充分挖掘被主流金融機構忽視、信用良好、有需求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
“從長期看,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能力依然是用科技服務金融的能力,在線上業務、長尾客戶服務、用戶體驗、科技等方面對于金融機構的業務形成補充。”于百程表示。
在技術實力與社會責任的雙重驅動下,二季度,金融科技企業們對于小微企業的支持有增無減。
該季度,樂信面向中小企業主的小微信用借款業務達54億,同比增長36.4%;陸金所控股新增借款達人民幣1295億元,其中86.1%的季度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業主;360數科為小微企業提供授信49億元;信也科技單季為超過50.1萬家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同比增長22.8%,促成借款金額104億元。
2022年上半年,小贏科技撮合和提供貸款總額達321.29億元,在貸款總額中,有46.18%流向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同一時段內,嘉銀金科累計為超過24.77萬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共輻射31個省份和368座城市。
“目前小微確實是金融科技公司重點布局的領域方向”蘇小芮認為,這既能夠讓金融科技企業在舊有零售信貸業務遭遇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挖掘增量業務,也能夠進一步延伸其具備的優勢專長,在B端長尾客群中發揮更為充分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企業們還在金融服務中融入ESG發展理念。如信也科技就將技術創新推動數字化轉型建設、構建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將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了企業運營中。
據稱,信也科技在2021年籌集超過了1100萬元現金及物資用于抗擊新冠疫情、搶險救災、鄉村振興等。
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有效補充,金融科技企業已掌握了提高普惠金融服務效率的核心,他們一手連接用戶,一手連接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們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務。
而隨著金融科技企業們對技術的不斷投入和重視,可以預測的是,未來,國內普惠金融的推進,他們將發揮更大的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香蜜湖金融+】開年首場!金融科技企業與華為云一起逐浪東南亞
福田區金融服務和風險防控中心聯合市委金融辦,依托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華為云初創生態在華為坂田基地舉辦了開年首場對接會——“灣區金科(FinTech)對接會(第三十二期)——走進華為,逐浪東南亞”活動。錢小樂榮獲“年度卓越科技創新先鋒機構”獎項
錢小樂憑借其在數字化創新、社會責任履行、金融普惠性等方面的卓越表現,以及其為金融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樹立的典范,榮獲“年度卓越科技創新先鋒機構”獎項。
零點財經
共53篇文章
我們致力于提供最新的商業模式和最真實的行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