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因信用卡資金違規被罰285萬!
隨著各大銀行發布信用卡用卡規范,越來越多的領域被銀行限控,即便銀行在加強對信用卡的監管,但難免因疏忽導致信用卡資金被挪用。
01
信用卡資金被挪用
近日,「支付百科」注意到,中國銀保監會廣西監管局公示行政處罰信息,華夏銀行南寧分行因“七宗罪”被罰款285萬元,這也是華夏銀行今年有一次領到百萬級別的罰單。
具體來看,華夏銀行的違規行為包括貸款管理不到位信用卡資金被挪用于限控領域;貸款管理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違規以貸轉存滾動辦理存單質押貸款;貸款管理不到位形成不良;員工消費貸款違規挪用于限控領域;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利用同業存款虛增一般性存款問題屢查屢犯。在收到此次罰單之前,華夏銀行宿遷分行在今年4月份因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發放主體結構未封頂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貸款資金被挪作他用等行為,剛剛被中國銀保監會宿遷銀保監分局行政處罰,罰款金額超過百萬。
今年以來,華夏銀行已累計收到監管部門開出的7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超過1000萬元,最高的一張罰單是在3月份,因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銀保監會罰款460萬元。根據「支付百科」統計,華夏銀行已成為被罰較多的銀行之一,從2021年開始,其收到的罰單就接連不斷,在去年5月份還收到了銀保監會9830萬元的巨額罰款。
作為第一家股份銀行,華夏銀行的光環正在褪去,如今更是問題頻出,不僅業績上被其它股份制銀行超越,還面臨著高管出走的情況,近一年來,華夏銀行董、監、高人員離職非常頻繁。
02
銀行明確信用卡“禁區”
因信用卡業務業務違規被罰,也反映出華夏銀行在信用卡業務方面的經營不夠審慎,即便發布了進一步加強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的公告,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落實的并不到位。早在2020年9月,華夏銀行就曾發布過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稱個人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于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去年9月份,華夏銀行再次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的公告,表示信用卡資金不得通過非正規交易渠道或虛假交易套現用卡及代還行為,將對信用卡套現及代還行為持續加強排查和管控。此外,信用卡資金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不得用于房地產、投資理財、證券市場、投資性貴金屬、生產經營等非消費領域,并且會對華夏銀行信用卡部分類別商戶的交易設置限制,并根據監管要求和風險管理要求持續更新完善。
可以看到,在各家均在加強信用卡用卡規范的大環境下,華夏銀行也跟隨其它銀行的步伐,對信用卡的使用做出限制,但如果僅僅停留在提示的層面,最終起到的作用也會十分有限。近年來,信用卡業務成為了銀行違規的重災區。除了華夏銀行以外,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也都因對信用卡資金流向管控不嚴遭到處罰。
今年1月份,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行因存在信用卡申請人資信調查流于形式、信用卡審批不審慎、信用卡異常交易監測不到位、信用卡發卡操作不規范等問題被銀保監罰款195萬。隨著信用卡新規的發布,對銀行開展信用卡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準確監測和管控信用卡資金實際用途,持續優化交易監測規則,提升預警能力。
在監管大網的包圍以及巨額罰單的懲罰之下,銀行開始愈發謹慎,對于銀行而言,應在明確信用卡限控領域的基礎上,長期加強對信用卡資金流向的監測,從而引導持卡人正常消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激流勇進二十年 啟航新征程華夏基金舉辦“一年一度指數大會”
華夏基金發布了《ETF20周年指數基金投資者洞察報告》,并重磅推出指數投資服務平臺——紅色火箭。9家股份行三季報看點揭秘:浙商營收領跑,浦發貸款增速迅猛,招行不良率再創新低
9家A股股份行前三季度合計日賺14.94億元。華夏銀行三季度凈利潤增3.10%至185.11億,增速同比微降2.05個百分點
華夏銀行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2.05個百分點。
支付百科
共115篇文章
知名支付行業內容平臺,長期分享獨家與深度評論,隸屬ShowFin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