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聯東上任1年:洋河股份總市值跌破3000億,凈利潤被山西汾酒與瀘州老窖反超
出品/公司研究室酒業組
文/淮上月
最近一年間,白酒業內頭部公司先后更換了掌門人。上任后,這些白酒新帥都亮出了一套自己的招數。新瓶裝舊酒也好,老酒換新裝也罷,最終還是要以財務數據說話,以公司市值表現來分高低。
一年前的2月23日晚間,洋河股份(002304.SZ)公告董事會決議,選舉張聯東擔任公司董事長。自此,這位空降兵正式在股份公司走馬上任。從那時起,到2022年4月29日公司公布2021年年報與2022年一季報止,差不多整整14個月,400多天。
回過頭來看,進入張聯東時代后,洋河股份的市場表現有可圈可點之處,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歸納起來,大致可以用4個詞來形容:進步,徘徊,下跌與收縮。

下跌:洋河股份總市值跌幅19.26%,TOP5白酒中唯一跌破3000億
當代人都喜歡用數字說話,評價一位上市公司掌門人,年度財務數據應該是最好的標準。而公司在投資者眼中的地位,總市值的表現應該是終極評判。畢竟,那是要用真金白銀去買賣出來的。
從上述維度看,如果要用一組數字來形容張聯東上任400多天來,洋河股份的業績單,那就是:營收增長24.64%,銷售費用增長41.48%,研發費用減少5.05%,成本增長17.11%,凈利閏增長17.53%,市值下跌19.26%。

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按照一般的財報周期統計,而是公司研究室根據張聯東上任的具體時間,截取最近的財務數據計算。也就是說,我們統計的實際上是2021年3月—2022年3月之間的財務數據,并將其與之前對應期間的數據進行比較。我們認為,這樣的數據更加貼近張聯東上任以后的工作實際。
總體而言,數據顯示,張聯東上任一年間,不僅穩住了洋河的營收大盤,抑制住了扣非凈利潤連續2年下滑的趨勢,而且更加重視銷售導向,這從銷售費用增幅高達41.48%,而研發費用反而萎縮5.05%就可以清晰看出。

單以市值而言,在2021.2.23-2022.429期間,洋河股份表現在同類中還算中規中矩,在TOP5白酒頭部公司中,洋河股份跌幅19.26%,位居第四。不過,截至2022年4月29日收盤,洋河股份總市值只有2397.03億,距離3000億已相當遠,而與之競爭白酒第三把交椅的瀘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卻依然在3000億元之上。特別是山西汾酒,是這一期間TOP5中唯一一家市值不跌反漲的公司,公司總市值反超瀘州老窖,排行第三。

進步:股權激勵加速落地,銷售部門職工薪酬同比增幅高達64.92%
上任一年來,張聯東給人印象最深的動作,就是快馬加鞭,加速股權激勵落地。以此為契機,他對洋河股份的營銷系統進行了調整,從而使公司營收擺脫了前兩年同比下滑的局面。因此,公司研究室認為,張聯東上任后確實穩住了公司營收大盤。
張聯東從2021年6月開始掌管公司營銷。2021年8月,洋河股份就披露第一期核心骨干持股計劃,這是洋河股份上市以來的首個股權激勵計劃。
從股權激勵分配的安排來看:公司整個高層占比8.28%,三大核心領導張聯東、鐘雨、劉化霜分別持有總授予量的1%,價值約1000萬元。而剩余的9.19億份覆蓋其他核心骨干5085人,占總激勵的91.72%,人均可獲得激勵近20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同步加大營銷力度,在加大廣告投入的同時,大幅提高銷售人員薪酬。這一點,在洋河股份2021年度銷售費用構成上體現得相當充分,廣告促銷費用在銷售費中占比高達53.94%,同比增長35.94%;員工薪酬占比30.7%,同比增幅高達64.92%。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難理解,洋河漲薪意在提高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升銷量和規模。
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53.5億元,同比增長20.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08億元,同比增長0.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3.73億元,同比增長30.44%。
與自身相比,洋河股份營收與凈利進步較大,但如果與TOP5中的同行,瀘州老窖與山西汾酒相比,洋河就相形見絀了。以山西汾酒為例,2021年其營收增速42.75%,扣非凈利潤增速72.81%。

徘徊:千元以上高檔酒沒有話語權,主打產品毛利率81.28%位居TOP5第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度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為965家,較上年減少75家;白酒產量715.63萬千升,同比下降 0.59%;實現營業收入6033.48億元,同比增長18.69%;實現利潤總額1701.94億元,同比增長32.95%。
產量下降,營收卻增長,利潤增速更是超過營收。這說明,高端白酒市場份額在擴大,市場占比更高。具體到洋河股份,2021年,公司銷售規模居行業前三位。以扣非利潤看,公司利潤增速超過了營收增長。

但如果將洋河股份放到TOP5頭部白酒中去對比,公司研究室發現,無論是主打產品(中高檔產品)還是系列酒(普通產品),洋河股份的毛利率都位居第四,排名相對靠后。
從營收占比上看,洋河股份中高檔產品占比87.35%,看上去不低。不過,公司研究室注意到,茅五瀘高檔產品營收主要來自千元以上價位的飛天茅臺、五糧液普五與國窖1573,洋河股份所言的中高檔酒,主要是其藍色經典系列,看上去價格在400元至2500元之間,但市場真正經常看到的還是100至400元區間的海、天系列,千元以上的夢之藍M9、夢之藍·手工班、雙鉤的頭牌蘇酒,目前都沒真正起量。
對此,洋河股份董事長張聯東自己也坦言,洋河股份的業績中包攬大頭的依然是中端產品,真正的高端線沒有市場話語權。

收縮 :理財踩雷后計提減值2.51億,信托投資未到期余額20.83億
2021年,與其他頭部白酒公司相比,洋河股份遭遇了一個另類風險:那就是理財踩雷。之前,公司研究室對其踩雷恒大等地產公司進行過關注。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洋河股份理財投入達到頂峰,全年累計投入資金超300億元。此后,公司逐步縮減了理財投入,但投資風格更加激進,高風險、高風險的信托產品進入公司視線,且大量資金間接流入房地產行業。
從2019年開始,洋河股份高風險信托產品超過百億,首超銀行理財產品投入。2021年,洋河股份信托理財發生額127.34億元,未到期余額20.83億,逾期未收回金額6879萬。從這一數據看,洋河股份已經大幅收縮了在信托投資上的投入。
洋河股份表示,“期內,公司有數以億計資金通過信托產品,投入到恒大、寶能等爆雷的房企,已產生減值2.51億元,后期資金的回收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在2021年年報中,詳細列舉了具體逾期項目與計提減值金額。其中,公司購買的“中信信托?嘉和118號恒大貴陽新世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到期,部分本金和收益延期兌付,公司于2021年12月4 日披露了《關于委托理財到期本金和收益延期兌付的公告》(公告編號:2021-044號),基于審慎原則,公司做公允價值變動處理,計提減值金額3625.67萬元;此外,公司對報告期內存續的其他信托理財產品進行了梳理,基于審慎原則,公司做公允價值變動處理,計提減值金額21448萬元,合計25073.67萬元。”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276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