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創始人瞿芳竟然高調上了《人民日報》
來源:一見財經
在不少互聯網企業大佬隱退和保持緘默之際,小紅書和創始人瞿芳卻反其道而行。
一見君注意到,小紅書最近不僅在《人民日報》做了整版廣告宣傳,而且瞿芳還在《人民日報》撰文。
難道小紅書和瞿芳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1
每年5月10日,是 “中國品牌日”。
在這天前后,《人民日報》兩次出現小紅書和創始人瞿芳。
5月9日,小紅書彩色整版廣告出現在《人民日報》16版,標題為:2億人的生活經驗,都在小紅書。
5月11日 ,作為唯一的互聯網平臺企業,瞿芳撰文出現在《人民日報》10版“中國品牌日·特別報道”欄目,文章標題為“創造美好生活 搭建價值橋梁”。
瞿芳在撰文稱,品牌創造產品,用戶分享體驗,更多用戶被種草進而消費,從而推動產品和品牌的創新,不斷螺旋上升形成正循環。小紅書為美好生活和優秀品牌搭建了一座橋梁,幫助品牌精準找到用戶價值,幫助用戶找到令生活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盡管瞿芳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有人在小紅書這些年也問題頻發。
2021年12月,央視報道稱,小紅書涉嫌未成年隱私泄露及內容審核不嚴等問題。
2021年9月,四川成都的小學生家長蔣先生在“小紅書”App上搜索親子樂園后,發現越來越多明顯泄露未成年人身體隱私的視頻被推送過來。
央視記者在后續調查中也發現,視頻拍攝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拿手機自拍時鏡頭直接對準了自己的隱私部位;而在含有未成年人的短視頻中,還有大量的用戶留言、彈幕,有的留言帶有強烈的性暗示。
對于這些泄露未成年人隱私、留言審核不嚴的亂象,小紅書工作人員表示,是由于短視頻數量多,造成了審核的漏洞。
除了未成年人隱私泄露的問題,記者還發現一些小學生也成為“小紅書”平臺入駐商家的“帶貨主播”。據工作人員表示,短視頻平臺面向未成年人開放注冊,無需實名認證。
報道發布后,小紅書對報道提及審核漏放情況致歉,并表示平臺會啟動新一輪未成年治理專項,將持續提升對不良信息的識別能力,持續提升平臺治理能力。
隨后,小紅書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行政處罰,具體事由為:發現用戶發布、傳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信息,沒有立即停止傳輸相關信息,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處置,被罰30萬元。
該消息出來后,迅速沖上微博熱搜榜首。
有網友指出,現在的小紅書充滿了消費主義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方面:炫富和軟色情。久而久之,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就會出現問題,這一點在未成年人身上格外明顯。
也有的認為,小紅書在加強改正后會越來越好。
2
相信不少年輕人都在用小紅書。小紅書是由瞿芳和毛文超于2013年在上海創立的。
小紅書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發現世界的精彩”為使命,用戶可以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記錄生活點滴,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興趣形成互動。
截止2019年10月,小紅書月活躍用戶數已經過億,其中70%用戶是90后,并持續快速增長。
在最新的宣傳里,小紅書更是借劉昊然喊出“2億人的生活經驗,都在小紅書”這句品牌文案。這意味著,小紅書至少已聚集了2億用戶了。
而在小紅書中,由于分享者與發布者相互影響,大多數博主和用戶都是素人,大家相互信任和分享生活經驗,小紅書成為知名消費體驗分享平臺。
不過,“種草經濟”流行,也滋生了代寫代發等黑產,因而小紅書被詬病充滿了消費主義的味道。
早前,央視《朝聞天下》點名批評小紅書等電商平臺上有刷評論、刷點贊等違規行為,暴露其背后的黑色產業鏈。
也因此,小紅書前一段時間訴訟微媒通告、成寶、南京貽貝等4家通告平臺和MCN機構。小紅書稱,這些機構從事“代寫代發”虛假種草筆記的業務,幫助商家及博主進行虛假推廣,對平臺內容生態和平臺信譽造成極大傷害,同時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小紅書要求上述機構立即停止針對小紅書的虛假推廣交易等行為,并賠償小紅書經濟損失1000萬元,賠償金將用于平臺虛假種草治理。
據悉,小紅書共有6輪融資,最新一輪為2021年的11月8日,投后估值超過20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267億元。
小紅書盡管估值高,還被《人民日報》報道宣傳,但是企業越大越要小心,前車之鑒已經不少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小紅書千億估值一度腰斬!有人坐不住了...
小紅書傳出了上市消息:或最快將于2024年下半年赴港上市。12月25日,小紅書上午第一時間否認這一消息,稱目前暫無上市計劃。社區做商業,小紅書想明白了?
小紅書走到了其商業化的全新里程碑,小紅書 COO 柯南認為,順應生態生長的節奏與規律,構建小紅書原生的商業系統,去幫助商業角色創造價值——這是商業更好融入社區的唯一路徑。小紅書為啥急了
11月23日,小紅書舉辦了一場教育行業年度營銷峰會,會上提出了“小紅書種草,可全域拔草”的概念。隨著競爭的門檻被極度抬高,成本也隨之增大,小紅書需要趕緊掙錢。
WEMONEY研究室
共2665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