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關注24%利率執行情況,點名多家消費金融機構
近日,「消費金融頻道」獲悉,監管機構相關部門約談多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指導并督促利率下調,并點名多家機構,對各家產品現存的超過24%利率的業務提出要求,務必盡快完成此前的要求。
接近監管的一名人士透露:有機構依舊在做接近36%的資產,會議要求6月底停止新增。
「消費金融頻道」同時了解到,按照監管相關要求,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要向監管提交消費金融落實利率時間表和自評估報告,落實6月30號前完成,經監管“審定后放行”,但對于存量超24%的業務,具體如何消化還沒有具體說法。
目前看來上述人士表示有領導希望6月末存量結清,并不現實。
消費金融公司調整利率
去年6月,多地監管部門向轄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個人貸款產品年利率降至24%以內,并給了1年用于清理超標的存量貸款,如今距離該期限僅剩不到兩個月。
有頭部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對「消費金融頻道」透露,窗口指導之后,多數消費金融機構在年末啟動利率調整,新發產品利率均為24%以下。
四月以來,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公布了產品最新利率,相較于2021年,貸款利率普遍存在下降,在保證低于24%的紅線之外,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甚至將利率控制在15%以內。
尚誠消費金融公布了第二版產品價格,按照單利計算,個人利息的年化利率在5.4-24%區間,此外逾期違約金、貸款挪用違約金、提前結清違約金等會按照合同利率進行不同程度的上浮。
中郵消費金融也公布了自營貸款業務定價及收費項目公告,包括郵你貸和郵你購,其中郵你貸分為循環貸款和非循環貸款兩類。
郵你購循環額度類產品年利率按照單利計算年利率為10.8%~23.76%,罰息計算方式為逾期金額×約定貸款年利率/360×150%×逾期天數(對欠付款項按逾期天數收取罰息)。
非循環(一次性)額度類產品按照單利計算年利率在14.04%~23.76%,逾期之后罰息計算方式與循環類產品相同,不同的是非循環類產品提前還款需要交提前還款違約金,標準為提前償還的貸款本金的3%,且不少于人民幣100元。
郵你購-學期分期的年利率相對更低,在12.6%~14.4%,其中商戶貼息模式為12.60%,等額本金;客戶付息模式為14.40%,等額本息。逾期罰息與上相同,但在提前還款的違約金上,商戶貼息模式為0元;客戶付息模式收取標準為提前償還本金的3%且不少于100元。
此前央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1〕第3號》,要求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載明,也可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
相較于中郵消費金融公示最低利率,其實際貸款利率會更高。
去年11月中郵消費金融披露了首單ABS“郵贏2021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說明書中,入池的163972筆貸款主要涉及的是郵你貸相關產品,年化利率20%以上的占了約94%的比重,單筆貸款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達到了22.95%。
事實上,目前多數消費金融自營產品的雖然做到貸款率均低于24%,但相較于展示的最低利率,實際到手貸款利率則并不低。
招聯金融也存在同樣問題,目前該產品的APP仍然使用的是年化利率(單利)最低7.3%起,但點開旁邊感嘆號利率說明,又顯示具體利率以實際審批為準。
根據《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五期金融債券》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招聯金融累計發放貸款11700億元,平均貸款利率約19.00%。
壓降利率是趨勢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年期的LPR連續經歷了兩次下降,分別是2021年12月20日由原來的3.85%下調至3.8%,2022年1月20日又調至3.7%。民間借貸法定上限也由15.36%下降至14.8%。
近期,央行公布最新一期一年期LPR報價,保持3.7%不變,民間借貸法定上限繼續保持14.8%。
雖然金融機構的借貸利率不受4倍LPR影響,但是從融資渠道而言,一年LPR下降,會從資金端降低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從而間接影響信貸產品的貸款利率。
消費金融公司的成本由括資金成本、風險成本、人員管理成本、科技投入等方面。在資金成本上,LPR主要影響消費金融公司在股東資金、同業拆借、發行ABS、金融債、銀團貸款等方面的成本。
不過即使整體消費金融信貸產品的利率出現下降,個體在進行申請時也不一定能有直觀感受。影響貸款利率的因素很多,個人信用評級占有重要影響,目前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風控系統已十分智能,會根據用戶的信用進行利率的調整。
此外,消費金融公司利率調整,也與市場、客群、成本、政策等多種因素相關,基本符合我國貸款市場的整體走勢。相關部門已經多次下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扶持實體經濟,此種大背景下,未來消費金融公司的利率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
消費金融利率壓降對助貸平臺設置利率也造成影響。相較于消費金融公司,助貸平臺以收取平臺服務費盈利。隨著線上獲客成本增加,24%利率上限對助貸平臺的挑戰更大。
目前頭部助貸平臺中360數科、樂信等公司已表示利率壓降到該標準。360數科相關工作人員曾公開表示,到2021年底,平臺上的貸款平均利率已經低于24%,在2021年四季度末,360數科超過70%的客戶的價格低于24%。
中腰部助貸平臺僅有達到監管要求。據了解,諸如桔子分期、維信金科等平臺雖然顯示利率合規,但疊加擔保費、服務費、中介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率,綜合利率直逼36%,甚至部分達到60%。
小花錢包信息流廣告顯示,其年利率區間為7.3%-35.99%,貸款資金是由錫商銀行、百信銀行提供。拍拍貸信息流廣告顯示的綜合年利率是在7%-36%,資金來源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海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金美信消費金融的合作方國美易卡顯示年化利在7.2%-35.75%之間。
行業中目前默認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利率貸款利率的上限為24%,并多數機構自覺調整利率以達到要求,有部分法院在消費金融公司的借款合同糾紛判例中,已使用年利率24%作為司法保護上限。
但實際上此次利率窗口指導并沒有文件下發,只是口頭指導,且也限于部分地區的消費金融公司受到該指導,因此即使有部分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利率超過該標準,也不算違法行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其中提到要深入落實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退稅降費政策。推動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等多種措施,向實體經濟讓利。
在減費讓利的趨勢下,不排除監管部門會在未來為壓降貸款利率制定專門的法案。此外,較低利率能吸引更多優質客源,要想在行業競爭中不被淘汰,主動降低利率也是大勢所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核心業務指標全面收縮,仍需平衡規模與質量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總資產達821億元,貸款余額819.4億元
消費金融頻道
共97篇文章
專注消費金融行業原創評論,隸屬ShowFin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