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萌影業三次沖刺IPO,“鵝選之子”要離開舒適圈
15個月內,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檸萌影業”或“檸萌影視”)三次沖刺上市,看上去有點焦慮。
2022年4月8日,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檸萌影業遞交的上市申請材料,檸萌影業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此前,有報道顯示,檸萌影業曾在2021年1月啟動A股上市計劃,半年后終止輔導,同年9月轉戰港交所,但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如今,檸萌影業再次提交,重整旗鼓再次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中產階級宇宙”造物主?
提到檸萌影業,很多人都不陌生。從《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正好》,該公司近年制作出品一系列現實生活題材劇幾乎都是爆款,有網友戲稱其試圖打造一個“中產階級宇宙”。
在招股書中,檸萌影業自稱是一家基于深厚的版權IP儲備,專注創作精品劇集的中國劇集公司,致力于進行劇集的投資、制作、發行、宣傳、衍生授權等全產業鏈運營。
發展至今,檸萌影業僅有8年的歷史。早在2014年,蘇曉在當時成立了該公司于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上海檸萌以開發并制作劇集,聯合創始人為陳菲、徐曉鷗、周元。
值得一提的是,四人均來自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前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即東方衛視),出走前合作的代表作為《甄嬛傳》。
很快,這家由傳媒業老手成立的新公司就引起了各方注意。成立不到一年,檸萌影業拿到了騰訊的天使輪投資1億元,并陸續完成5億元及數億人民幣的B、C輪融資。三輪融資后,檸萌影業的聯合創始人蘇曉、陳菲、徐曉鷗、周元仍為主要股東。
股權架構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披露,本次IPO前,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蘇曉持股20.60%,騰訊持股19.78%,差距不到1%。蘇曉曾在公開場合笑稱:“檸萌是企鵝下的一個蛋。”而據貝多財經了解,在檸萌影業的三輪投資中,騰訊從不缺席。
這樣的看好并不是毫無根據。2015年,在檸萌影業舉辦的首次片單發布會上,蘇曉正式提出了“超級內容連接新大眾”的戰略方向,并圍繞“IP”展開了一系列布局。
2016年,《好先生》及《小別離》播出,雙雙入選國家廣電總局年度好劇20強,其中《小別離》還在2018年榮獲第31屆飛天獎“優秀電視劇”大獎。
踐行戰略的同時,檸萌影業一路高歌。
“金蛋”的三大焦慮
據招股書,從成立到截止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檸萌影業共發行17部劇集,其中15部為其擁有專有權的版權劇。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檸萌影業分別發行了2部、3部、3部版權劇,通過版權劇、內容營銷、其他業務三條業務線,分別實現收入17.94億元、14.26億元和12.49億元,利潤分別為8039.8萬元、6254.5萬元和6091.3萬元。
盡管檸萌影業收入和利潤年年下滑,但毛利和毛利率則均保持增長態勢。報告期內,檸萌影業分別錄得毛利4.01億元、5.46億元和5.59億元,毛利率為22.3%、38.3%和44.8%,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收緊了劇集預算控制和其他業務毛利率的增加。
來源:招股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檸萌影業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中國五大劇集制作公司之一。
在2018年至2020年間,檸萌影業播映的七部劇集中有五部屬于精品劇集【精品劇集指于有關年度名列前20名電視劇(以收視率計)或前20名網絡劇(以觀看次數計)清單的劇集】,精品率高達約71.4%,遠超中國五大劇集制作公司40.8%的平均精品率。
通過招股書描述,在中國五大劇集制作公司榜單中流動的劇集公司里有三家上市公司,不難看出是新麗傳媒、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其中,新麗傳媒2019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32.36億元、20.33億元和12.17億元。
同期,華策影視營收分別為26.31億、37.32億和29.68億元(三季報累計),慈文傳媒營收分別為16.86億、19.88億和4.00億元(三季報累計)。對比來看,檸萌影業與同行的差距可見一斑,這種類似俱樂部門檻的“階級”,或為檸萌影業除了收入利潤下滑的第二個焦慮,一旦身處不同的資本市場,就算都是頭部公司也會因為資源差異漸行漸遠。
第三個焦慮,可能來自于騰訊。
檸萌影業作為內容供應商,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19年至2020年,來自騰訊的收入分別為0.80億元、4.67億元、2.11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4.5%、32.7%、16.9%,騰訊也成為同年該公司“第五大、第一大、第三大客戶”。
從股份到業務的深度綁定,檸萌影業也意識到風險,并在招股書中稱“若我們不能維持與騰訊集團的業務關系,則我們可能須尋找新的網絡視頻平臺來出售我們版權劇的播映權以及我們的制作服務。”
“鵝選之子”也要離開舒適圈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從2016年至2020年,中國視頻內容市場增長迅速,市場規模由人民幣1739億元增加至371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9%。受需求增長的推動,預期視頻內容的總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人民幣8,414億元,從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7.7%。并不是這杯羹不夠分了,而是分羹的人該怎么做。
目前檸萌影業的版權IP儲備及項目管線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披露,在檸萌影業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總收入中,版權劇播映權授權所得收入約占91.0%、84.7%及84.2%。在解釋為何利潤年年下滑時,也反復提到是由于某部劇集數減少、某部劇授權費較低,甚至某部劇集成本過高,這意味著由于收入結構單一且占比巨大,這家公司某年的利潤完全可能被某一部劇集影響。
換句話說,要追求發展,檸萌影業最好沒有任何一部劇“撲街”,答案無法肯定。
這一點檸萌影業不是沒有想到,在招股書未來計劃部分,它提到了對募資金額的分配計劃。其中,10%用以拓展IP庫,50%用以劇集制作與推廣,15%用于開拓新商機,15%用于尋找戰略投資和收購機會。
根據介紹,開闊新商機包括但不限于短視頻中劇集角色賬號的開發及商業化、內容營銷及廣告的開發及商業化以及非視頻娛樂媒體的IP延伸;戰略投資和收購則是針對擁有IP或IP開發能力的公司(例如擁有文學IP的公司)和下游業務(例如內容營銷及電商),以實施以IP為中心的長期增長戰略,以促進概念開發及行業滲透以及培育充滿活力的IP生態系統,從而進一步提升影響力。
而面對渠道的單一化,檸萌影業也做了嘗試。2022年,檸萌影業與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獵罪圖鑒》成為開年首部小體量罪案題材劇“黑馬”爆火。招股書還顯示,其新劇《膽小鬼》預計2022年在優酷“懸疑劇場”播出。
檸萌影業似乎并不回避與騰訊的亦敵亦友,在招股書中還直言,“由于騰訊集團及本集團均從事劇集的制作,騰訊集團與其可能存在潛在競爭”。騰訊應該并不介懷檸萌影業的“另辟蹊徑”,畢竟19.78%的股份在手,你賺錢就是我賺錢,這條路檸萌影業理應走得毫無負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貝多財經
共72篇文章
洞察商業故事,破解資本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