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金發放4萬多貸款額度,用戶稱無法全部使用還被上征信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小林
近日,有用戶向WEMONEY研究室反映,自己在查詢征信時發現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消費金融”)在2022年2月發放了近4萬余元貸款。該用戶表示,自己未從小米消費金融貸款,目前的借款總額也僅有兩萬元左右。

小米消費金融2020年正式開業,是經銀保監會批準,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主要出資人,成立的全國性型消費金融公司。
近期,小米消費金融進行了人事和業務的調整,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退出董事職位,新增季春江為董事。業務方面,將承接小米系天星數科消費信貸業務。WEMONEY研究室發現,目前天星數科的現金貸業務、小米分期(消費分期)業務均被并入小米消費金融。
01小米消費金融借貸利率24%
近期,黑龍江的孫女士準備購置新房,需要辦理房貸,因此查詢了自己的征信情況,卻意外發現多出了一筆由小米消費金融發放的4萬余元的貸款,征信記錄顯示,“2022年2月19日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放的42142元其他個人消費貸款,2025年2月18日到期。截至2022年3月,余額4207。”孫女士大為震驚,她并沒有在小米消費金融貸款,并且目前所有的總貸款額也僅兩萬元左右。
孫女士致電小米消費金融客服,客服表示這筆4萬多的征信記錄貸款并不是實際貸款金額,而是小米消費金融給孫女士的貸款額度。
據孫女士回憶,她曾在2022年2月19日從某網貸平臺借款4000元。合同顯示,資金方為小米消費金融,借貸利率為24%。正因為這筆借款,孫女士的征信報告才產生了4萬多元的貸款記錄,這筆記錄也就是小米金融客服口中的貸款額度,而不是真實的貸款金額。
據了解,多家網絡借貸平臺與小米消費金融有合作。多位投訴人也表示,他們是從不同的網絡借款平臺借款,通過貸款合同發現資金方為小米消費金融。并且他們也遇到了與孫女士相同的情況,征信莫名多出一筆消費貸款,并且征信顯示金融大于實際貸款金額。
孫女士認為,她并不知情小米消費金融發放的該筆貸款額度,也從未注冊過或者使用過小米消費金融的任何產品。因為使用其他網貸產品而獲取貸款額度,也應該在產品顯著標明貸款來源。她疑慮,小米消費金融無緣無故多出的這筆記錄否會影響到申請房貸。她要求小米消費金融去掉該消費記錄。目前,對方未給出最終的解決方案。
對此,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WEMONEY研究室,目前征信報告涉及到循環貸款會顯示貸款額度和使用額度。一般來說,無法更改征信記錄。
孫女士表示,目前其在網絡借貸平臺的貸款僅有1萬多元,又沒注冊過小米消費金融的貸款產品,如何獲得4萬多的貸款額度?孫女士連同其他用戶表示,無法理解小米消費金融僅給一個“貸款額度”的說法。
他們認為,自己是從網絡借貸平臺借款,在下款時平臺也沒有顯著標明資金來源。而且,莫名多出筆數大額的貸款記錄,而征信顯示的貸款額度根本無法全部使用,他們懷疑小米消費金融虛假上報貸款額度,影響個人征信。
02小米分期業務被并入小米消費金融
用戶的疑慮在于為何貸款產品沒有直接注明資金方?對此,一家消費金融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監管要求助貸產品注明資金來源,但由于每家的產品設計不同,無法和信用卡一樣做一個標準化的產品。
2021年11月,支付寶中的“借唄”啟動品牌隔離,更名為“信用貸”,且明確提示由銀行提供服務。螞蟻集團回應稱,由銀行等金融機構獨立提供的信貸服務則會在“信用貸”頁面展示。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強化金融監管,預計后續其他互聯網平臺公司也會有類似的整改措施落地。
從上述投訴人的反饋中,小米消費金融在和各家平臺合作時未顯著注明資金方,導致用戶誤解,給用戶帶來了困擾。
小米消費金融開業僅兩年,在產品設計和合作平臺上仍有許多不足。在孫女士的貸款合同中可以看出,小米消費金融的貸款利率為24%。
按照民間借貸新規,借貸利率為LPR(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2022年1月一年期LPR已經下調至3.7%,即14.8%。按照此計算,小米消費金融的貸款利率遠遠高于新規。雖然小米消費金融不屬于民間借貸機構,但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
此外,在業務層面,近期小米消費金融合并了小米旗下的信貸、電商分期業務。WEMONEY研究室發現該兩項業務雖然已經接入小米消費金融,但未全面開放。
WEMONEY研究室以用戶的身份注冊了小米消費金融的隨星借,但隨星借并未給額度,僅向省唄、京東金條、豆豆錢等產品導流。WEMONEY研究室也注冊了小米商城,同樣未獲得分期額度。
天星數科客服表示,現金貸和分期額度均由隨星借評估給出,沒有額度的用戶可以通過在小米商城購買商品來獲取,需要通過系統審核。
自2020年5月開業以來,不到兩年時間,小米消費金融連續盈利。該公司人事方面迎來調整,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退出董事職位,新增季春江為董事。
隨著小米消費金融承接天星數科消費信貸業務,其體量有望快速增大。
猜你喜歡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核心業務指標全面收縮,仍需平衡規模與質量
興業消費金融2024年總資產達821億元,貸款余額819.4億元智能家電巨頭試水消費金融,追覓科技能否突圍?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追覓科技正在積極布局金融科技板塊,組建金融團隊,并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消費金融業務。
WEMONEY研究室
共2660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